美文网首页游 记芳草集谈天说地
《锦江街巷》174:九眼桥上板板车

《锦江街巷》174:九眼桥上板板车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3-02-13 08:47 被阅读0次

    《老成都》(连载)

    (作者:张世光; 摄影:冯水木;编辑:完璧)


     【此文作于2009年】

    1999年九眼桥附近街道上拉煤的板板车(冯水木摄影)

      旧时的成都没有货运汽车,运货的主要工具就只有靠木头做成的人力货运车。这种车可分两大类,运送笨重货物的重型车叫做“板板车”,车架粗大,使用汽车轮胎。拉车人分主力和副手。主力在车的中间拉,叫做“中杠”,除了用双手拉车而外,还有一根宽麻带挎在肩上,以便搭力。“中杠”两边各有一人,叫做“飞娃儿”(近日见有人写作“飞挽”)。他们各用一根背带拉车,当然也可用手抓住各自身边的那根拉手搭力。有时货物过重,车的后面还要增加两个“飞娃儿”。一般说来,拉“中杠”的人要身强力壮,他不光是拉车的主力,还要控制整个车的运行。拉“飞娃儿”的人相对瘦弱一点,他们只起助力作用。

      由于负荷太大,他们一般要喊着号子前进。尤其是上坡下坡,那更是令人敬佩。九眼桥是一座拱桥,当车拉到桥头时,他们一般要稍事歇息,以利爬坡。上桥时,“中杠”一声喊,所有的拉车人一齐有节奏地喊着板车号子:“嘿咗、咗嘿,嘿呀,嘿咗、咗嘿,嘿呀……”步伐整齐,慢慢向前走去。有时一下失力,车欲倒滑,马上就紧张地喊“稳到!稳到!”然后再齐心合力向前走。

      终于,车到桥顶了,稍事休息后,更为令人惊心动魄的一幕开始了。只见“中杠”把车把高高举起,让车的后杠磨在桥面上当刹车用。然后,开始小心翼翼地向下走。即便如此,车速还是越来越快。几个“飞娃儿”使劲向后拖住车子,“中杠”根本压不住车子,整个身体不由自主地被车把举了起来,只能脚尖点地,有时还要腾空。这时他们不停地喊着:“车子来啦!车子来啦!”然后一起向下快速跑去。桥上行人纷纷避让,深怕挡道或被撞倒。

      终于下了桥,但是巨大的惯性使得他们不得不继续向前,要跑好长一段才能停下来。由于劳动强度太大,拉车人都是汗流满面。为了不使汗水挡住视线,他们用麦秆或稻草做成草圈,戴在头上,让汗水顺着草圈流向后脑。这种车已多年不见,恐怕是被运货汽车淘汰了。

      与之相比,架架车(有人写作“架子车”,成都人习惯叫做“夹夹车”)就要轻巧得多。后者的车架要细许多,车身也要窄不少。一般由一个人拉,载货多时再加一个“飞娃儿”。几十年来这种车在成都市区都能看见,至今犹未绝。比如,现在还偶见有送蜂窝煤用这种车。前两年我还在磨子桥附近看见一男一女用架架车拉了满满一车蜂窝煤进城,这已经是难得的景象,只可惜当时没有带相机。

           (下篇:《九眼桥畔求学梦》)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锦江街巷》174:九眼桥上板板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hc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