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芳草集游 记散文特辑
《锦江街巷》98:复兴桥上跑警报

《锦江街巷》98:复兴桥上跑警报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2-08-26 08:45 被阅读0次

    《老成都》(连载)

    【文章:文   强 ;配图:成都市建设信息中心、完   璧】

            以前,新南门大桥原址处既没有桥,也没有路。1939年,为了城内的居民在躲避侵华日军的空袭时便于出城(当时叫“跑警报”),临时在城墙上开了一个口子,增加了一个新城门,取名复兴门,在城门外的南河上新建的桥便叫复兴桥了。人们为了方便,都把复兴门叫新南门,也就把复兴桥称为新南门桥。后来,在原来的位置扩建了新南门大桥,1997年再一次扩大重修。

    新南门大桥·原复兴桥址(摄于2008年 完璧摄影)

            说起“跑警报”,那是老成都人在抗战期间最为痛苦的回忆之一。抗战期间,每当日本人的轰炸机从汉口等地机场起飞时,成都的空袭预警警报就拉响了。老百姓听到警报后,马上把自家厨房里的炭火灭掉,然后收拾些细软,扶老携幼向城外乡村转移。成都在民国时城墙还比较完好,高大的城墙这时反而成了阻挡百姓逃生的障碍。于是,当局在成都东西南北四面城墙处挖开数个大口子,供老百姓在空袭时逃生方便快捷。

            抗战期间,位于大后方的成都多次遭受日机轰炸,据不完全统计,在1938年到1941年间,成都被轰炸18次,死伤3000多人,房屋被毁10000多间,各类物资损失难以估计。日军除了轰炸成都郊区的机场外,还在市区内的繁华地段盐市口、东大街、顺城街、皇城坝、长顺街、少城公园等处空投炸弹或用机枪来回扫射,屠杀市民。“跑警报”,成为当时成都人的痛苦回忆。

            日机轰炸成都时,成都报警装置比较落后,常以灯笼代之。只要鼓楼洞子挂起了红灯笼,就表示要跑警报。老百姓看到灯笼挂起,就一边狂奔一边高喊:“跑警报罗!跑警报罗!”转眼间,喊声四起,叫爸妈声、唤儿女声、关门声、跑步声混成一片。

            一位叫陈荣华的老人回忆说:当时我只有四五岁,一听说跑警报,就吓得直打抖。母亲一手抓起包袱背上,一手拉着我,按事先选定的路线抢先跑出家门;父亲负责抱起门板关上门,拴上铁杠子锁好,再抓起包袱,忙天慌地追我们。沿途有不少人的鞋子被踩掉了,甚至包袱被挤掉了都不敢去拾,深怕(编者注:即很怕)躬下腰杆被后面奔来的人群冲翻在地,再被无数的人踩上就惨了。晚上跑警报,一切灯火都要灭,以免暴露目标,引来敌机轰炸。如果空袭警报响了,就要赶快躲起来。这时候哪个敢吸烟,就会遭到臭骂,如果还不灭掉,绝对挨顿黑打,还说你是汉奸,给敌机通报消息。如果小孩子啼哭,妈妈就要千方百计想办法,止住其啼哭。一旦止不住,周围的人就只有硬起心肠,把娃娃抢过去,或摔死或淹死,为的是不暴露目标,连累所有人。

            另一位叫秋宇的老人回忆道:1941年7月27日,日机出动了108架飞机,呈一字形由东向西梳子似的轰炸成都。这次遭到轰炸的区域比较广,猛追湾、抚琴台(少陵路)、少城公园(人民公园)和附近的祠堂街、将军衙门(今金河宾馆一带)、西御街、东城根街、长顺上街、长顺中街等都被炸得面目全非。这一天,我和家人跑警报去了城西郊区抚琴台附近的一亲戚家,只听得一阵阵天崩地裂,震耳欲聋的巨大声响,房屋门窗都被震得乱摇晃起来,屋里的大吊灯被震下来摔得粉碎。解除警报之后,在回市区自己家的路上,只见长顺街、将军衙门和祠堂街的许多商家店铺,以及不少住宅房屋已是残垣断壁,或被震得七零八落,摇摇欲坠。街道两旁的树枝和电线上挂了一些扑满了尘灰的红色、白色的人内脏。被炸毁的残破房屋内传来阵阵哭声。

          (下篇:《美食大家李劼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锦江街巷》98:复兴桥上跑警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ba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