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地风采散文✨满天星芳草集
《锦江街巷》26:春熙路繁华之源

《锦江街巷》26:春熙路繁华之源

作者: 完璧 | 来源:发表于2022-04-14 18:49 被阅读0次

    【作者:朱文国 ;摄影:锦江区地志办、完璧】

            凡是知道成都的人,基本上都知道春熙路。春熙路已经成为成都市商业区的代名词。

            春熙路的历史并不长,仅84年。民国十三年(1924年)杨森任四川督理委任其第一师师长王缵绪筹建时,只把它作为一条“马路”修筑,并未作为商业街道修建。为什么能在很短的几年间就形成了商业中心呢,它的“源”在哪里?确鲜为人知。

            要解开这个迷团,首先得从与春熙路近在咫尺的科甲巷说起。科甲巷得名于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此前,该处为成都“郊寨”之地,无巷,有叫“诸葛庐”之名。前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建于1942年)门诊部,在清朝,是按察使大科司署“臬台衙门”之“监狱”。1863年,太平天国领袖石达开就被关押和杀害于此。清康熙至乾隆年间著名的“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我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理学集大成者,与孔子齐名的世界文化伟人朱熹后裔大量涌入四川。他们刚一站稳脚根,便开始商议“设立总祠”及“祠街巷名”之事。经过8年的筹集和商议,最后于1789年6月,由参加“丙午乡试”的朱子裔孙中的举子们确定,购“诸葛庐”范、刘二姓七人之“寨”立“朱祖文即朱熹总祠”。因左已有“北打金街”,故,取“登科中甲”中“科甲”二字作“祠巷之名”。

    2008年正在拆迁中的成都市第一人民医院。此地原为清按察使司署“臬台衙门”之“监狱”(完璧摄影)

           《朱氏族谱》记载:蓉城祖祠,共有五重之广,在大科甲巷,向东大街,前祠门,次考亭坊,三紫阳同堂,四文公殿祖……创始于乾隆,翚飞于道光……每年享祀六次……族众齐集,车马拥挤,轿竿累叠。明、清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解释须依朱熹《四书集注》为准。故,每年一次的“童试”,三年一次的“乡试”和“会试”,前来朝拜、“许愿”、“还愿”的员生及家人“熙来攘往,毂击肩摩,那出进的轿子,更觉络绎不绝”。

    朱熹总祠原址处现为伊藤洋华堂(完璧摄于2008年)

            自朱熹裔孙1789年夏历6月,由所购科甲巷之寨,奠基朱熹总祠起,时至今日,科甲巷就一直热闹非凡。在清朝年间,祭拜先灵的,朝圣的,许愿、还愿的,参加童试、乡试的,从全川各地云集于此。“吃、住、行”成为“当务之急”,这为科甲巷的繁荣带来了生机。首先,与总祠一“篱寨心”之隔的右舍毛氏撤“寨宅”建“客栈”,兼营祭祀品,这是“正科甲巷”形成之萌芽。其次,左邻况姓撤寨建茶房酒肆。清道光年间,科甲巷进入兴盛时期,修建“科甲巷正街”,将“科甲巷”更名为“大科甲巷街”,“良医巷”以北近20米的东西通道修建成了“小科甲巷街”。大清末、民国初,成都50余个“行帮商会”,基本每个帮会都在大、正科甲巷设立有“帮铺”。“玉器帮铺”多达12个;全省著名的“苏广洋货发售所”即“从仁祥号”批发部,就设于此巷内;“科甲巷肥肠”、“科甲巷米花糖”,是当年著名的食品店及食品;还有用牛蹄壳制成的透明冬瓜灯、柿饼灯和纱灯笼灯饰专卖店;神像雕塑和刻字工艺更是全省有名,小孩玩具店也名气不小……在商贾云集,人满为患的情景下,修筑“春熙马路”,缓解了科甲巷之压力,顺应了市场的需求。春熙路受科甲巷辐射而繁华顺理成章。当然,建于1907年的商业场为春熙路的繁华也起到了牵引之作用。

            1992年,政府将朱祖文即朱熹总祠土地使用权转让给外商,总祠房宇被拆,其地段上建起了伊藤洋华堂和利都广场,它为春熙路当今的繁华也增添了光辉。

            昔日的朱熹总祠之陪祠即而今的“朱熹宗祠”,政府已于2003年核定为文物保护单位。

          (下篇:《朱文公蜀地择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锦江街巷》26:春熙路繁华之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xmj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