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题目的时候,自己也思考了一下,什么才是低水平的勤奋?我的理解是:你做某件事情,效率低下,进步成长的速度很慢。
永澄老师是通过爬楼模型来推导出低水平的勤奋:
有一种人,平时很努力地生活着,也很希望自己能够进步、提升。忽然有一天,他们找到了自己楼层的楼梯(可能是积累到了、可能是参考高手标准等),他们进入到了上一楼层。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提升了层次,还在用原有的方式来努力,因此,他们觉得有点不自洽了。而这种自洽就是:低水平的勤奋。
低水平勤奋的表现是:很努力地在投入, 但是,很多事情都没有做到点儿上,看着很勤奋,但实际上是在做些不太重要的事情。
我分析之所以会出现低水平勤奋,主要原因是:
• 自己的层次提升了;
• 但自己并未意识到层次提升;
• 依然使用过往方式努力;
• 努力方式和新层次的要求不相匹配。
从老师的分析上看,逻辑的推论和结论清晰多了,自己的概念太模糊了,根本就不能叫做解释。
在文中的第二部分,提到了你设定的标准决定了你的层次。在之前的文章中也提到了这个概念,你自己对自己是高标准呢,还是随便完成就好呢?
在最后的,给出了跳出低水平的勤奋的策略,一个重要的理论,跳出系统看问题的思路,也是问题可以得以解决的关键思路,更是基于“递弱代偿”原理实现“做少得多”的核心思路。
你必须跳出系统看能量级别的提升问题,如何将当下结构掌握,如何通过变换姿态、切换轨道、调整结构进入下一个能级,这才是关键问题。
那如何才能跳出系统来看待呢?认知跃迁,通过掌握多个领域的范式获得底层规律来倒推自己的定位;大神助力,有那种高你N个维度的人,直接把每个楼层的努力方式告诉你;黄金思维圈,训练自己思考目的的能力并拥有判断假设的敏锐度;对照高手,看看你的努力姿势,高手们做不做,他们不做一定有原因,然后再分析判断。
文章链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