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如何做到“接纳”孩子发脾气? -- 《倾听孩子》

如何做到“接纳”孩子发脾气? -- 《倾听孩子》

作者: Amber_Zhao | 来源:发表于2018-06-03 08:38 被阅读200次

    年妈沙龙六月份的阅读书目是《倾听孩子》。说实话,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我没有什么特别的想要打开这本书的欲望。内心深处隐隐的潜台词是这样的:“倾听,不就是听吗?有什么难的?还用得着写一本书?再说,自己认真学习为人父母已经五六年了,了解了那么多理论以及奏效的方法和工具,这本书还能给我带来什么?”

    略带“应付作业”的心情,开始“听”这本书(没办法,我们在国外买纸质书不容易。)然而,令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听到一半的时候,我的内心已经是五味陈杂:后悔自己曾经对孩子犯下的错误,心疼孩子“遭受”的伤害;孩子屡次以发脾气、撒泼的方式发出“求助”的信号,却被我们忽视和指责。而另一方面,我也很庆幸现在读到这本书,庆幸自己现在开始改正也为时不晚。

    书中对我帮助最大的是第二章---“孩子发脾气的时候”,以及第三章—-“孩子愤怒的时候”。对我们一般人来说,孩子愤怒和发脾气的区别并不大。作者用了很大的篇幅讲述这两种情况。我印象最深的是:看上去孩子是因为一点点儿小事触发而发脾气,背后深层的原因却不单单是因为这一件具体的小事,真正的原因是这件小事引发了他积累的一些负面情绪,之前因为其他事情曾经经历和积累的一些诸如沮丧,孤独、恐惧等等的情绪。孩子天生不愿意背负这些负面情绪,而发脾气,大哭大闹,则是孩子自发的一个自然疗愈的过程。是孩子向我们发出的“求助”信号。孩子这时候迫切需要他亲近的人(一般来说是父母)能够帮助他完成这个疗愈的过程,就好像排出体内的毒素一样。明白了这一点,明白了孩子发脾气背后的积极意义,我们很自然就会从心里接纳孩子发脾气的情形,从而有利于我们倾听孩子。我们需要做的,简单来说就是闭上嘴,温柔而坚定地接纳和倾听孩子发脾气。可以搂着发脾气的孩子,爱抚他。我们通过非语言信号所传达的信息是:我们爱他,他可以在我们这里发脾气。这时候,要切记不要跟孩子讲道理,因为这时候孩子大脑的前额皮层(负责理性思维的部分)不发挥作用,我们要用非语言信号,比如拥抱、爱抚等向孩子传达我们的接纳和爱。当然,我们要在保证孩子安全以及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前提下,另外要避免孩子发脾气时毁坏家里贵重的东西,以免孩子过后内疚和自责。书中还介绍了许多倾听孩子需要注意的事项。

    关于孩子的愤怒,作者的解释是孩子的怒气掩盖着内心深处的伤痛,或者是他曾经经历过的某个可怕的经历。要知道一些对于我们成年人来说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恐惧”的感觉。另外孩子在愤怒的时候,他讲不出恐惧的真正理由。而一件小事引发的孩子在愤怒下的发作,大哭大闹,则是孩子的一个自我疗愈的过程。我们需要做的,与应对孩子发脾气一样,还是首先从心底里接纳孩子哭闹的行为,闭上嘴,少说话。因为,孩子愤怒的时候,噪音已经很大。另外在这种情况下,不是说理的时候。我们能做的还是全然地接纳和倾听孩子。孩子的愤怒和发脾气就好像是暴风雨一样,会有它过去的时候。

    这两章对我的触动之大,导致我在听的过程中常常有想要流泪的感觉。因为我的大儿在小的时候,经常发生“发脾气”的这种情形。当时,我正像书中所描写的一般父母那样,对孩子感到厌烦,恼怒,埋怨孩子不懂事,矫情。后来尽管学习了PD,能尽量让自己暂时离开现场冷静一下,然而心里对孩子的不接纳还是很明显的。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孩子当时那些个胡搅蛮缠是另有其因。我知道,大儿小时候曾经带过他的阿姨,以及后来上的幼儿园对大儿都有过身体及精神上的“虐待”行为,但我当时真的没有把这些事情联系在一起。更恶劣的是,我们没有一次是全然接纳地倾听孩子发脾气,帮助他完成这个自然的“疗愈”和“排毒”的过程。反而是指责、埋怨孩子不懂事。听书的过程中我脑海中屡屡浮现出当年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歇斯底里的恐惧,我却着急把他送走的画面,就止不住要掉泪。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尤其到了温哥华之后,在周边友善的环境下,大儿的行为举止已经很“合乎规矩”,我尤其对孩子在公众场合的行为举止很有信心。在家里,孩子像小时候那样胡闹的场面偶尔还会发生,但已经很少很少了。听了书中作者对孩子发脾气和愤怒的解读之后,我从心底里完全接纳了孩子的“胡闹”行为,心里想,要是再有这样的机会,我可得帮助我的孩子完成这个“疗愈”的过程。

    结果,暴风雨不期而至。

    一天下午放学之后,大儿在院子里给他种的西红柿套架子,不小心把西红柿苗给毁了。大儿咚咚咚敲门进到屋子里,开始发脾气,大哭大闹,打自己。我知道一场暴风雨来临了,在经历了短暂的不知所措之后,我暗下决心要帮助我的孩子度过这一难关,在孩子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关爱孩子。我心里对大儿没有一点儿反感和指责,我用力搂着他不让他打自己,搂着他坐在沙发上,任凭他大哭大喊。我用力搂着他,爱抚他,什么也没说。但是孩子能感受到我对他的善意,继续“发泄”着,埋怨自己,大哭,满头是汗。我知道这正是书中描写的“疗愈过程”的身体表现。我继续充满爱意地爱抚孩子,心里想到孩子过去所受的委屈以及我们对他的不接纳,我也止不住地掉泪。这种情况持续了近半个小时,大儿的暴风骤雨逐渐和缓下来。期间老公接小宝放学回来,看到这种情况,火上浇油地斥责大儿:“至于嘛!不就是个西红柿苗!”或者“还不是你自己弄得,你怪谁?!” 尽管老公跑到院子里把西红柿苗弄好了,然而老公每说一次这样的话,大儿逐渐和缓的情绪就再爆发一次,我不停地对老公做手势让他离开。因为孩子一旦开始这种“疗愈”的过程,在没结束之前就不想停下来,那件引发开关的小事已经无关紧要。

    小宝看到这种情形,一方面纳闷哥哥究竟怎么了?另一方面很羡慕哥哥的特殊待遇,蹭到我背后,挤在椅子上。小宝能感受到我对大儿的友好态度,于是给哥哥唱了一首刚学会的歌儿,旋律还挺适合安抚哥哥当时的情绪。

    眼看着到了送大儿游泳的时间,我心里想的是孩子想哭多长时间就哭多长时间,不游泳也没关系。老公过来提醒我要送大儿去游泳了,我试探地问大儿,很出乎我意料的是,大儿一点儿也没有反对。于是我赶紧给孩子拿了点吃的,送大儿游泳去了。开车去的路上,我一点都没有提孩子发脾气的事情。孩子的情绪渐渐正常起来,分手的时候,我们用力拥抱了一下,分开之后孩子回头喊了一句:“妈妈,待会儿你来接我!(不让爸爸来接)”

    等游泳结束我去接大儿的时候,在浴室外面就听见大儿和小朋友大声开玩笑的声音。带孩子回到家之后,我们都再也没有提这件事。孩子发脾气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孩子发脾气时候的行为也不是什么令人“羞耻”的事情,我们不想让孩子为自己当时的行为感到难过。后来的几天,我注意观察了一下大儿,很欣慰的是,正如书中所写,我能感觉到孩子由内至外的一种放松,也更加合作。

    关于倾听孩子,作者在书中还分析了,孩子的负面情绪积累到一定地步的时候,往往用一件小事情,比如各种无理要求,或者损毁东西,或者伤害他人等来引发父母说“不”,这样他就有机会大哭大闹了。对于这种情形,作者给出的三个步骤就是:倾听(观察孩子的表现),说不(温柔而坚定),继而(在孩子大发脾气的时候)继续倾听。作者说这是当时情景下给孩子最好的礼物。经常得到父母倾听的孩子心里很清楚,无论他们在经历怎样的困难处境,父母都理解他们,父母都爱他们。他们在父母这里能感受到深深的爱和安全感。

    另外,孩子对我们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往往感到自己作为父母很失败,很沮丧。作者写到,其实孩子对我们发脾气,就好比给我们发了一个奖状,上面写着:“你是个好父母,我在你这里有安全感,所以我才朝你发脾气!”听到这儿,我真的有一种释然的感觉。

    有人担心,这样是不是纵容孩子,我想说的是,绝对不是。我们有界限,我们温柔而坚定地对孩子的不良行为、无理要求说“不”。我们会尽力不让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伤害自己和他人。我们所做的是帮助孩子度过难关,在他最需要关爱的时候,和他在一起,接纳他,而不是指责他。帮助他完成疗愈的过程,让暴风雨过去。这和一味地退让,娇纵孩子有本质的不同。

    通过以往的学习,我们明白了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愤怒等负面情绪。然而道理明白了,行动却往往停留在“臣妾做不到”的水平。困难在于:孩子一发脾气,我们自己往往也气得够呛,脑盖大开,更谈不上接纳和帮助孩子了。通过阅读《倾听孩子》这本书,了解到孩子愤怒、发脾气背后的原因和对孩子健康成长的积极意义,再加上通过书中大量的实例说明,碰到类似情况的时候,很自然地,自己就没有了以往那些厌烦和恼怒的情绪,也就更容易做到“倾听”孩子发脾气了。这是本书带给我最大的收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做到“接纳”孩子发脾气? -- 《倾听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od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