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友广场散文每天写1000字
如何高效学习?给家里有高中学生的朋友们

如何高效学习?给家里有高中学生的朋友们

作者: 心有萌虎 | 来源:发表于2020-08-23 23:32 被阅读0次

    学习不好的有各种理由,但是学习好的学霸都有以下三个特质:

    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保持良好的学习习惯;

    不断总结和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具备以上三个特质情况下,你成绩的提高和付出的努力是成正比的。

    在很多人看来,学习可能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尤其是对学习不是那么好的同学来说,更是如此。

    我明明已经很用心、很努力了,为什么我的成绩还是上不去?

    明明我在学习的时候别人在玩,但是人家的成绩就是比我好?

    如果是出现这种的情况的话,一定是心态、习惯、方法中的一环出了问题。

    关于心态

    什么是好的学习心态,又怎么来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呢?

    其实很简单。

    一件事情,你觉得它该做,你就去做了,并且做好了,这就是好的心态。学习也是如此。

    大道至简,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坚持把一件件小事做好,时间稍长你就能接收到好的反馈,你的信心就会越来越足,你会走的越来越坚定,就不会被那么多的“为什么”干扰,不会因为一点点小挫折就失去信息,甚至陷入自我怀疑,认为做不好。你的状态就会越来越好。

    学习是一件需要高度专注事情,如果没有办法排除心中的杂音,你的专注力一定会被分散,甚至会把心思放在学习以外的事情上。这样的状态下,你即使在辛苦再累,效果都是很差的。

    我的小姨子(老婆的堂妹),三年前很轻松就考入重点中学,我和老婆都是那种中考失利的后面就读于镇上新办高中,虽然后面都考上的相对较好的大学(我上了211,老婆已绝对的优势在提前批被福建省内较好的师范院校录取),但是心里多少都有一点遗憾。小姨子弥补了我们的那点遗憾,所以我们都很开心啊,为此老婆再还带了小姨子去杭州、乌镇玩了一圈。今年小姨子高考了,高考前我还下了一点功夫,去了解哪些学校比较适合她。结果高考成绩出来大跌眼镜,我前面去了解的好的院校和专业没有一个是她能读的上的,我花的那点功夫白瞎了。我很少在知乎上问问题,但是为了这件事情,我还特别在知乎上提问了,直到现在录取通知书都出来了,还没有人回答,相当的尴尬,从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一点,这个问题确实很难回答。

    事后,我们很好奇表妹为什么会考的这么差,稍作分析之后,我们结论是,会产生这样的结果,几乎是必然的。首先,临考前3个月,表妹的心态就崩了,给老婆打电话的时候哭的稀里哗啦的。主题思想明确:

    一样都是学,别人在玩的时候,我也在学,为什么还是不如他们。

    我很笨。

    一通电话打了2个多小时,反反复复表达的意思就是这两点。我们一通劝慰,能考上重点高中的人,能笨到哪里去呢?你就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了。不要把心思用在思考这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不要过于看重分数,你把心思放在学习知识本身,等你知识点一个个都掌握好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然后还给她爸打了电话,让他爸带她去散散心。结果你会发现,人一旦自己陷入牛角尖,就得靠自己走出来,别人说再有道理都没用。

    其实我刚上高中的时候也一度钻进了牛角尖,那段时间成绩遭遇了断崖式的下滑。后面为此我还写了个段子在朋友圈里面自嘲了一下。

    高中的时候开始变得比较哲学,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当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就不行了。

    当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要学习数学的时候,数学就不行了。

    当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要学习英语的时候,英语就不行了。

    当我开始思考为什么要学习的时候,完蛋了,我学习不行了。

    幸好我没有去思考人为什么要吃饭,睡觉,不然你们就见不到我了。

    人的是潜意识真的是非常的玄妙的。睡觉的时候你就好好睡觉,没有那么多为什么,接受了这一点你就能睡个好觉。当你开始去思考睡觉的时候为什么要把双手放在胸口?为什么要把双手放在身侧?放在胸口好还是放在身侧好?那么恭喜入坑,你晚上肯定会失眠。

    所以,你该学习的时候,好好的学就行了,没有那么多为什么?遵循规律,接受事实。当一个学生把心思放在学习以外,去关注那些有的没的,那你的心态离就处于崩塌的边缘了。有哪闲工夫,好好休息去吧,甚至可以去疯玩一下,它不香吗?放松之后能够更好的学习不是。

    对于我们这类普通人来说,我们知道1+1=2,并遵循这个规律这就够了,去思考1+1为什么会等于2那真的是吃饱了没事干。中科院院士、数学大师陈景润穷其一生也只是证明了(1+2)。要是好奇心那么重,想要证明1+1,等你先成为数学大师了再说。

    关于心态,除了做好从小事做起,构建信心,隔绝心内杂音之外,还有非常重要一点是,你要意识到学习就是你自己的事情,你该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学校、老师、家长都是外因,能帮你一阵子,帮不了你一辈子。为自己的人生负责,是一个人从孩子向成人转变的标志。

    高中开始有两件关乎人生的大事是必须要做的:一件是你要开始掌握自学的方法,逐步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另外一件更重要,心理上要开始独立,逐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

    高中开始自学很重要,一个是主动学习的效果比被动接收知识要高太多。另外一个是高中时期是锻炼,印证自学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最后的机会。上了大学以后,有限的时间里面要传授那么多门学科的内容,老师讲课速度很快。我遇到过讲的最快的时候,一个小时里面讲了书本里上百页的内容。如果不自学,根本听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参加工作后更是如此,需要手把手教的都是最底层的工人,如果你要坐上高端的岗位,除了要自学能力外,你还要懂得怎么教别人。

    关于自学的方法,后面学习方法中再做介绍。

    关于摆脱依赖,开始独立,这相当于人生的一次断奶。

    我们的人生走到后面,师长和父母应该起到的作用应该是站在你的认知和眼界之外,为你指点迷津,提供人生建议。你应该让自己尽快成长起来,成为父母和师长的倚重,而不是还要等着别人来给你擦屁股。

    如果能够尽早意识到这一点并开始行动,你会变得更自由。摆脱依赖就四个字,但是行动起来可能并不轻松。一方面的阻力来源于自己,你需要脱离自己的舒适区,另一方面的阻力来源于父母、师长,护犊子的天性使然,你没站稳之前,长辈是不会放手的,尤其是妈妈,再她眼里,你永远是孩子。很多人到高中时都有一个苦恼,我都已经长大了,为什么父母师长还要管束的这么严?原因很简单,长没长大不是嘴上说的,需要你用行动来证明。方法也很简单,从小事做起,你每证明自己能独立做好一件事,父母师长对你的管束就会少一分。

    很多人高中时开始进入叛逆期,有些人更早,初中就开始了。最大的矛盾就是你想要独立,父母还把你当孩子。解决矛盾的办法就是证明给他们看,然后告诉他们“ 你看,我已经可以做好了,您以后就可以少操点心了。”

    改变自己沟通的方式很关键,只会跟别人说,“我喜欢”,“我不喜欢”,“我要”,“我不要”,那在别人眼里你就是个孩子,长辈怎么可能会放手?

    保持一个平稳的学习心态是学习持续进步的基础,不管是亢奋还是消沉都不是好事。

    对于“高考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一分干倒数万人”、“只要读不死,就往死里读”这类高考励志金句,我从内心深度是抵触的。

    通过这些励志金句打鸡血有用吗?有用的,打鸡血的时候整个人都是处于亢奋状态,洪荒之力都用上了,肯定有用啊。但是同时也是有害的。人在亢奋期过后紧接着就是半死不活的疲劳期。而学习是一个长期输出的过程,需要你保持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状态。所以打鸡血这种事情只能偶尔为之,留到你消沉的时候在用吧。平时就把洪荒之力给用了,等到关键时候就无力可用了。

    关于心态,以上分享的内容里面有些听起来和学习无关,实际上都是必须要做的。我们调整心态的最终目的是,把会对学习照成干扰的因素排除掉,或者把影响减到最低。把精力最大程度的用到学习本身。本着这个原则,就算是碰到的问题是上面没有列举到的,你心里也会有一个标尺来衡量该怎么做。

    其实影响到一个人的心态的最大因素只能是人。和父母的相处、和老师的相处、和同学的相处、和朋友的相处,如果是早恋的,还需要和男/女朋友相处。用20%的精力去保持良好的关系,做到60分就好了,把80%以上的精力用在学习本身。

    关于习惯

    一时的兴致可以让你在短时间内保持高效,但是能让持续发力,并做到越来越优秀的只能是好的习惯。

    作息习惯

    什么样的作息习惯才是好习惯?

    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所以什么样的作息习惯是最好,没有统一的标准。

    调整作息习惯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楚我们调整的目的:

    健康

    学习的时候能保持充沛的精力。

    在保持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前提下,休息的时间当然是越少越好,这样才有更多的时间来学习,对吗?如果你休息6个小时就够了,那没必要一定休息8个小时。但是如果一定要休息9个小时才可以,那就不要强逼自己只休息8小时。当然,这只是调整的第一步。为的是让你马上进入正常的状态,让自己在精力充沛的情况下,高效学习。如果因为少睡1个小时就导致剩下的16个小时都处于低迷的状态,那显然是得不偿失的。

    第二步,通过调整学习、生活方式,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上恢复精力。

    别人休息6个小时就够了,你却需要9个小时,就相当于你每天用于学习、生活的时间要比别人少3个小时。时间一长肯定会别人拉开差距。所以休息9个小时才能保持精力充沛的同学一定要主动采取措施,让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恢复精力。

    我们休息时间需要多长,取决于两个因素:

    疲劳程度。精神越疲劳,需要的休息时间就越长。

    身体素质。身体素质越好,恢复的速度就越快。

    明白这一点了,我们就不难找出对策。

    首先,找到一些适合自己的减缓疲劳的方法。比如说,课间站起来走动一下、和同学聊聊天、闭目养神、深呼吸、同桌之间相互捏捏肩、捶捶背、喝水、洗脸什么的。只要是能让大脑短暂的放空,就能有效的缓解疲劳。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你可以闭目养神,但是千万不要在课间睡觉,人一旦进入睡眠状态被打断,整个身体机能都被乱,可能给你整整一节课的时间你都恢复不过来。

    当然,你也可以争分夺秒的继续利用课间的时间来学习。但是就像赛车游戏里面一样,一直把油门踩到底的选手绝对不可能是跑的最快的,反而很有可能会因为发动机炸缸早早的退出比赛。

    通过适当的干预调节下来,可能一天别人都已经累成狗趴下了,你还不感觉疲累。这样你休息的时长就不需要那么长。

    在减缓疲劳的同时,我们要想办法提高恢复速度。

    最佳的方式就是锻炼身体。每天花0.5-1个小时的时间适当锻炼身体,在保证你身体健康的同时,还可以提高睡眠质量。6小时的高质量睡眠的效果,是10小时质量睡眠不能比的。

    科学统计证明:有锻炼的人睡眠质量比没锻炼的人要好。如果是强度较高的锻炼的话,早上、上午、下午、晚上几个时间段中,下午的锻炼更有助于睡眠。作为学生,学习一天下来消耗的主要是脑力,但是体力是还是相对充沛的,你不折腾一下,晚上睡觉的时候身体不安分,睡眠质量自然不是那么好。

    很多人都会认为本来学习时间就不够了,还要我花费1个小时的时间去锻炼,能用的时间不是更少了吗?有这种想法的人都是只看眼前的。锻炼身体对学习影响不是三五天就能见效的。但是如果你能养成锻炼的习惯,你的精力会更充沛,你做任何事情的效率都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提升。尤其是体制差到三天两头感冒、咳嗽、头疼、闹热的,更要注重锻炼了。一旦生个小病,你可能再一整周的时间都处于低效的学习状态。 对于带病学习这种精神,我从内心里是相当抵触的,生病的状态下还要保持高强度的学习,那是在透支身体。我们的目标应该是尽量保持健康不要生病吗。

    另外,谁说锻炼的时候就不能学习了?我们现在有很多职场人为了利用碎片时间学习,不是都在锻炼的时候戴着耳机听书吗?跑步的时候听英语听力是很不错的选择。

    精力分配

    调整好作息习惯,保证精力充足的前提下,下一步就是精力分配的问题了。

    首先就是调整好自己的高效学习时段.

    作为高中生必须关注的一点就是高考时间:

    上午 9:00-11:30, 下午 15:00-17:00

    要把这个时间调整成自己最高效的学习时间。很多人平时考试都挺好,一到大考就失利,出了心态不稳定之外,还和高效时间段有很大的关系。

    你平时写作业都是什么时间?晚自习。

    你平时考试都是什么时间?也是晚自习。

    尤其是正常上课时间不听讲、考小差、打瞌睡,靠晚自习的时候自学的同学,这方面的影响是最大。你的高效时间段是在晚自习,大考的时间安排刚好安排在习惯性分神、打瞌睡的时间段,你觉的到大考的时候你能发挥出自己的正常水平吗?

    高考考试时间是不可能因为你的个人的习惯而改变的,你只能调整自己的习惯去适应它。

    除了高考考试时间段之外,肯定还有其他时间段对你来说是相对高效的,正确的做法是应该把比较费精力,难度较高的复习时间安排到这样的高效时段。

    学习习惯

    怎么样的学习习惯是好的学习习惯?其实很简单,所有学生都懂。

    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课后复习。这是人类几千年积累下来的最经典的学习模式。

    很多人学习不好,不是因为“笨”,是因为太“聪明”了。大家都是从0开始学习的,“笨”学生乖乖的做预习、听课、复习,“聪明”的学生一听课,觉得懂了,太没有挑战性了。

    老师再讲A、B、C、D,讲How are you? 你听着好简单,这种东西还需要学吗?然后你就开小差,不学了。等你收起收心准备再好好学的时候,你突然发现黑板上的句子变成下面这样:

    这什么鬼?完全看不懂好吗?你把字母分开我还能认全26个,合在一起我就完全蒙了。然后这些“聪明”学生就从开始从“极度自负”转变成“极度自卑”,大家都懂,我不懂,我实在是太笨了。

    其实不是笨的问题,天下难事必作于易,直接跳过了从易到难的过程,任谁都看不懂。而要实现这个从易到难的过程,就只能是靠好的习惯。

    我们不能否认有些人确实在学习方面有天赋,但是比起天赋来说,更重要的是好的习惯。我在学生时代碰到不少有天赋的学生,每次新学一门课程的时候都能考满分,但是等到期末考试的时候连60分及格都做不到。到了高考的时候,连本科都上不去,就是因为习惯不好。

    经常碰到有人问,初中基础差,高中怎么学?我的回答都是先把习惯养好。因为习惯不好才导致你初中基础差,不解决习惯的问题,你高中基础依然会很差。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没有好的习惯,再好的方法白搭。

    再养成好的习惯之前,不要去追求什么高深的学习方法,越简单越有效。方法和习惯相悖的,越是复杂的方法,你要把它当成习惯坚持下来的难度越大。

    我们知道“巴氏刷牙法”是清洁牙齿的最佳方法, 但是操作起来是比较费事的。养成用“巴氏刷牙法”刷牙之前,你得先养成每天刷牙的习惯。

    所以,对于习惯不好的同学,先要养成课前预习、上课听讲、课后复习的习惯。当预习、听讲、复习变成每天刷牙一样自然的时候,我们再来考虑怎么预习、怎么听讲、怎么复习更能提高学习效率。

    关于学习方法

    关于学习方法其实有很多。比如说费曼学习法、刻意练习。

    关于学习方法论,我的看法是,凡是能够提升你学习效率的方法,都是好方法。哪怕再怪异,只要是适合你,都值得坚持。比如说李阳的《疯狂英语》,他提倡学生用咆哮的方式来读英语,通过调动情绪来加深大脑的记忆。学起来的时候真的是跟疯子没啥区别,但是只要有效,为什么不去做呢?

    学习方法真的是太多了,我在前面的链接中也分享了一些,讲过的就不再赘述了。

    这次从预习、听课、复习三个维度来拆解分析好的学习方法。

    课前预习

    整体浏览,了解大致内容,估算大概需要花多少时间。

    把你认为是重点标记出来

    把你看不懂、理解不了的地方标记出来。

    估算时间很重要,我们学习的科目不止一科,时间分配很重要,要把更多的时间分配在能显著提高成绩的科目上。不做时间规划的话,可能你会在喜欢的科目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有些科目根本就没有时间来预习。刚开始估算的时候,时间肯定不准,但是时间长了,会越来越精确。通过恰当的时间安排,你可以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将军在各科之间攻城略地。如果不懂时间规划,那你就是一个小卒,只懂得冲啊冲,难免顾此失彼。

    标记重点是为了培养自己的抓住关键的能力。刚开始的时候可能也会抓不住重点,但是没关系,通过你划的重点和老师讲课时的重点做一个对比,这个能力就慢慢培养起来了。

    怎么确定老师说的重点是什么呢?大部分情况下老师会说,如果忘了说,你可以关注一下老师讲课的时间分配,越是重点的部分花的时间是越多的。

    不懂的地方标记出来。老师讲到你不懂的地方时,你要保持高度专注。尽管我们都希望学习的时候一直保持高度专注,但是状态总是有起伏的,通过标记的提醒,可以让你更有效的调动自己的专注力。

    课堂听讲

    碰到自己重点、不懂的标记的时候,要刻意的集中注意力。

    如果老师讲的内容如果你本来就懂,可以适当放松。但是不能分心做别的事情。就算你真的懂了,再听一遍也可以加深印象。关键是理解的内容和老师讲的可能存在偏差,不认真听你连自己理解错了都不知道。如果理解存在偏差,要做好标记,复习的时候花点时间分析为什么会有偏差。

    最最关键的是,如果你分心做其他的事情,等你回过神来,老师讲了你不懂的、有用的知识点就可能被你忽略掉了。被你忽略的知识点,你甚至根本就不知道从哪里去找回来。就算能找回来,你靠自己来消化也要花费成倍的时间。

    提问&笔记

    如果老师的课堂的时间安排的较为合理,碰到有疑问的地方要及时当堂提出来。如果时间不允许,那应该及时记录下来,方便课后或者自己的时候请教。

    通过观察老师教学时间的分配规律,练习自己抓重点的规律。

    这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在锻炼自己能力的同时,还能有效的避免开小差。

    课后复习

    估算所需时间,合理分配。

    跟预习一样,把自己当成将才而不是小卒。

    整理笔记。

    课堂的笔记都记得比较匆忙,当天复习的时候还能准确的回忆起内容。但是过段时间再看的时候靠那些随手写的笔记,你不一定能回忆起来。

    整理笔记还有一个更大的好处是,你在整理的时候相当于把课上的内容在脑子连重新过了一遍。

    做题

    很多人把做题时间安排在课间,我的建议是不要这么做。首先,课间时间是用来放松的。你用来做题,大脑得不到休息。会让你更容易疲累。其次,老师刚讲完你马上就写作业,那个时候印象还比较深,做起来当然更简单,但是不容易发现问题。

    我们做题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如果说我们预习、听课是输入记忆的过程,那我们做题是练习调取记忆的过程。遗忘是大脑的本能,因为大脑要过滤掉无用的信息,才能存储更多有用的信息。所以间隔一段时间后再去做题,这个时候大脑的记忆已经有一定的衰减了,你再去做题目的时候更容易发现问题。

    建议做题之前先完成复习,先把当天所学知识重新梳理一遍,这样做题的效率和正确率都会更高。

    关于复习,我们必须遵循大脑遗忘的规律。所以建议复习整理笔记的时候一定要标注清楚时间,更好的方法是在对应的页面上做标签。

    每周做一次复习,对本周所学的知识做一个归纳,通览所学内容的同时,抓住重点,形成一份周总结的笔记。可以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来进行。

    每月再做一次复习,针对周总结的笔记再进行一次归纳,通览本月所学内容的同时,再抓一次重点,形成一份月总结的笔记。

    如果你能坚持做到每月总结,你的基础知识就会掌握的非常牢靠。

    总结的过程中重点在于知识过脑后提炼精华,通过梳理的过程中在你的大脑里面形成知识结构,让你掌握的知识从列表式的结构转换成树状延伸的结构。我们在整理笔记的时候,尽量用自己的方法去回想,去解读自己掌握的知识点,而不是对着课本和原来的笔记照抄。抄东西的时候不过脑,很难把所学的知识真正转化成自己的知识。

    如果你觉得总结梳理知识的过程很吃力。可能是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你不习惯,因为以前从来没这么做过。脱离了你的舒适区,大脑本能的在抗拒。你一定要坚持做下去。 另外一方面可能是因为你知识确实没有掌握好,碰到卡壳自己又想不起来的时候就不要硬想了,把书本和笔记翻出来看一下,加深印象。把回忆不流畅的地方多看几遍,多回忆几次。

    等到你真正掌握了所有的知识点,形成中长期记忆甚至,永久记忆的时候,你复习起来是很轻松的。我在高三临考前,就用一个小时就能把某一个科目基础知识点全部过一遍。

    强化练习

    等到基础知识点掌握了之后,剩下的就是强化练习了。就是所谓的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的目的就两个:

    第一、提高做题的速度和正确率。

    前面讲到做题是在调取记忆。提升记忆调取速度,能够提高你的做题速度。另外,很多时候所学知识存在相似之处时容易造成记忆混淆。那调取记忆的时候可能会出错。

    你复习的时候根据树状知识结构来回想时,你调取到的信息是正确的。但是如果你的知识树上有几处分支上的树叶长的很相似,做题的时候明明需要调取用到A分支上的树叶的信息,实际上你调取到的是B分支树叶的信息。那答案肯定是错的。这种问题单靠复习是发现不了的。需要通过做题来发现。如果你发现知识点混淆的情况,那一定要把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罗列在一起对比并做区别。这样大脑再调取记忆时就不容易出错了。

    第二、发现自己疏漏的地方,不断的扩充延伸自己的知识树分支,让分支和分支之前建立连接。

    基础知识掌握以后,剩下的就是从易到难、活学活用了。高考的题目很少单独考某个知识点,而往往是不同知识点的组合变化,通过做题的练习,发现知识点组合在一起发生的变化会后,一定要做总结归纳,并且反馈到你的知识树结构上。比如说三角形和圆的组合变化,这是初中的知识,如果在加上函数呢?又会衍生出什么样的变化?

    强化练习是拉开分数差距的最重要的途径。你懂得是一回事,能再有限的时间做出来并且做对,又是另外一回事。

    我高考成绩出来只能上211就是因为强化练习做的不够。时间不够用,数学和理综的大题都没来得及做。高考完把我找到对应的卷子接着做完,发现如果时间足够全部做完的话,我的总分应该能提升80分左右,那就是985的水平了。不过人生没有如果,没有那么多理由对吧。这就是为什么我在前面分享方法的时候那么注重时间控制的原因。

    以上的惨痛教训跟你分享一下,不要掉坑里了。


    今天差点忘了更新,找了一篇在知乎里面的高赞回答顶一下。明天再接再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高效学习?给家里有高中学生的朋友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qv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