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27

作者: 乡间柴禾 | 来源:发表于2017-08-27 23:18 被阅读0次

    清末莒州“捕爷”——何高

    柴禾

    民间谚语是劳动人民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创造,大都以口相传,不仅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而且往往能深刻地反映出历史性的真实。陡沟村两条流传了百余年的谚语,却共同指向了一个人——何高。“何高家两犋牛,不如老聂家扁担头”、“何高家出殡——先搁搁”。前一谚语,不仅指向何高这个人,还说到聂姓人家, 后者却涉及何高家办丧事的波折。那么,何高是什么人?又为何成为谚语中的主角?原来,何高是清朝同治年间,莒州的捕役班头,家就在陡沟村。这两条谚语,跟何高家族的兴衰,以及聂氏家族史有着极深的渊源。

    若想解读这两条谚语的内涵,必须从何高这个人开始。何高,生年不详,初入莒州县衙,为捕役跟班。曾随捕房前往连云港靑口缉拿强盗,夜间濳入强盗歇脚的客栈,在破门捉贼时,被捕房班头故意猛推一把,一头撞进强盗房间。慌乱中,一强盗翻滚下床,拔出匕首扎向何高的小腿肚,何高强忍疼痛双手紧紧捉住强盗的耳朵,迎面一口咬掉对方的鼻子,强盗疼得哇哇大叫,何高却立即朝门外高喊:“逮着了!逮着了!抓紧进来!”房内几名强盗,被这个愣头愣脑的捕役吓得惊慌失措。擒贼行动出其不意,旗开得胜。何高因智擒强盗有功,不久升为捕房班头。

    捕役班头,在民间俗称“捕爷”。这一称呼暧昧不明,但捕役差事,属于“贱业”。待遇微乎其微,养家糊口,则要靠行业的“灰色收入”来支撑;不仅社会地位最为低下,而且在古代还严格规定此类从业者的后代,起码在三代之内,不能参加科举考试。何高干的就是这一职业,并且混成小头目。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非公务员编制的雇佣勤杂人员。但他也因此而得利,从一介贫民,变成拥有两犋牛几十亩地的“中农”户。村里人淳朴善良,对他并没有过多的负面评价,却送给了他两条传之后世的谚语。

    “何高家两犋牛,不如老聂家扁担头”。这一谚语,是从何、聂两家的恩怨争端开始,并形象地反映出这两家迥然不同的境况。

    陡沟聂氏祖先聂太公与四个儿子,被何高家雇去耕地。地段在村庄东北端的“羊窝川”,地中多碎石。时任“捕爷”的何高对聂氏父子横加指责:“花钱雇着你们来耕地,怎么不把石头给拾出来?”“耕地不管拾石头,要拾,自己来!”聂太公回敬他说。一句话惹得何高恼羞成怒,便对聂太公拳脚相加。聂太公的四个儿子见父亲被欺负,一拥而上为父亲出气,将“捕爷”揍了一顿。

    老实本分的聂太公,事后有些害怕,得罪了蛮横的“捕爷”岂 有好果子吃?他的四儿子却不以为然:“我看他何高有多么厉害?大不了坐牢!别怕!坐牢,我去!”何高当时也自知理亏,并没有直接进行报复。但自此之后,处处跟聂氏父子过意不去。

    何、聂两家结下恩怨的事件,现在已难以说清确切的发生年代,但可从聂氏祖墓碑中推测出大概,聂氏祖墓碑文记载:“始祖生于清道光年间,故于同治年间,由咸丰年(一八五零——一八六一)从莒州(今莒县长岭镇王家课庄)迁入陡沟。与始祖母孟氏有六子,历经一百四十多年,繁衍九代,枝繁叶荣。众后裔奉祀”。此碑,为近年聂氏后人为其先祖立的墓碑。

    据此推算,道光年是在1821年至1850年,聂太公出生年代,咸丰年间,聂太公只身来到陡沟村;同治年:1862至1874年,聂太公去世的年代。从道光初年1821年至同治末年1874年,共计53年,因此,聂太公若是生于道光初年,卒于同治末年,去世之年在50多岁。何高欺负他时,四个儿子已长大成人,至少,第四子也在十几岁以上;他与陡沟村孟氏女成婚应在咸丰年1851年后,在20多岁与30岁之间。婚后生育六子,至第四子少年时期,则要将近20年左右的时间,因此就到了他将要去世的同治末年了。他与何高结怨的年代,应在他临近去世的同治末年(1874年)之前。光阴荏苒,140余年过去。聂氏家族,从当年聂太公一人来陡沟“找生活”,繁衍九代,成为村内与赵姓家族比肩的大姓氏。

    为何“何高家两犋牛,不如老聂家的扁担头”?因为,何高被聂氏兄弟教训了一顿之后,一直怀恨在心。聂家兄弟无论受雇于哪里,何高就去败坏聂氏兄弟的名声:“怎么敢雇这样的人干活?连我这捕头都敢打,谁还敢使唤这兄弟几个?”在“捕爷”的暗中恶意诽谤下,竟没人敢雇佣聂氏兄弟。无奈中,兄弟几个挑起扁担买起了烧饼。聂氏兄弟因为人诚实,童叟无欺,买卖越做越好,家境也渐渐殷实起来。 而何高家却日渐衰败,儿子吃喝嫖赌,挥霍无度,将何高当“捕爷”时治下的“两犋牛”的家产,糟蹋得所剩无几。这个谚语在向人们启示一个朴素的道理:殷实的家境并经不起无度的挥霍,挑起养家糊口的担子,也是挑起做人最根本的责任,以诚为本,务实肯干,勤俭持家,生活将会蒸蒸日上。

    何高在老母亲去世之前,已经年轻不再,而被县衙解雇,像一个陌生人似的回到村里。

    那时,村外西沟陡峭难行,村民们在乡社组织的倡导下,捐款修建简易石桥。全村村民踊跃捐款并义务出工,而唯独何高一家既不捐钱亦不出工。当时虽没人去跟这位“捕爷”计较,但对何家的不满却都装在心里。

    何高的母亲去世时,在出殡发丧的路途中,一段令人难堪的插曲上演了。何高的祖坟就在沟西岸,安葬去世的母亲,则必须经过村民捐建的石桥。棺材将要抬至沟东岸时,一群村民便涌向桥头,截住了去路。何高根本料想不到,村里人会让他如此尴尬!何高气急败坏地责问:“天底下还有这样的怪事!死了老人还不让埋了?为什么拦住不让走?”领头的村民却不慌不忙地说:“别急,先搁搁!问问董家岭老董家再说!”

    何高家出殡欲过石桥,为何还要问问老董家呢?因为这其中自有背景:董家岭老董家,为莒州东莞董氏之分支,亦即我曾祖母的娘家,曾祖母的父亲董麦,此时是莒西大富户,拥有十余犋牛数百亩土地的家业。曾祖母的父亲与兄弟皆热心公益,为乡社组织负责人,不仅为修建陡沟村西的石桥组织募捐,并且,那时雹泉庙历次重修,也都是他们董家父子挑头负责组织。在当地,董氏父子的威望极高,莒州县令曾数次来拜访,并向他们父子借用过钱款;乡社以及附近村庄里的事情,只要他们出面,皆能妥善解决。

    “捕爷”何高虽为母亲出殡途中的闹剧而窝火,但一听要请示董家,便立马软了下来。因为,他在董氏父子面前别说耍横,就是说话也不敢声高。其实,村内乡亲并非故意刁难逝去之人,而是让蛮横的“捕爷”明白:善良并非软弱,行善自会赢得众人敬!因此,“何高家出殡——先搁搁”,又成了村民以口相传的谚语。

    曾经的莒州一代“捕爷”何高,在老母去世后不久,家道就彻底败落了。他在郁闷寡欢中度过了凄凉的晚年。在他去世后,他的儿子也远走他乡,一去不返。从此,何姓便在陡沟村姓氏中永远消失。

    过了一百多年之后,在1992年的 “平坟还耕”中,何高和他父母在村外西沟岸边的坟墓,成为村里落实任务的首选之处。

    何高父母的并葬坟墓,用青砖围砌而成,上覆三合土,极为坚固。因此,用炸药爆破,才轰开封顶。里面的尸骨早已化为灰土,除了腐烂的的棺木,别无他物。而何高的坟墓却简陋了一些,只在棺材周围灌注了些石灰,而没有砖砌和坚固的封顶。这与家道衰落有关,还是其他原因则难以断定。而耐人寻味的是,在何高的墓室中,发现锈蚀的毛笔铜套和一方砚台,还有一枚铜钮古镜。这个以“武行”见长的清末“捕爷”,为何要带这三样东西入葬?难道他还希望自己百年之后,子孙后辈能应试科考舞文弄墨?那枚铜镜更是引人深思:镜鉴——以“捕爷”为镜鉴,还是另有用意?“捕爷”何高,真的很让人费解!他似乎想留下什么,可是,他终究没能留下!留下的,只有与他有关的两条传之后世的谚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7-08-2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yzid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