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我们爱电影简书电影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电影畅想】关于“寻找”,他们想说的还有很多……

【电影畅想】关于“寻找”,他们想说的还有很多……

作者: 张天福爱电影 | 来源:发表于2017-11-05 16:53 被阅读109次

    你寻找过,一无所获。但你寻找过了,这就是生命唯一性。——汪丁丁

    关于生命的唯一性……

    一、

    我是一个影迷,看电影花费掉的时间比看书要多。这些年,我把大部分精力花费用在了思考和写作上了,而电影则成了我一个不可多得的“灵魂伴侣”。

    虽然电影已成为工业文明下大行其道的艺术形式,但是在我心中,它依然逃不出艺术的基本要求。

    我始终觉得:一部好的电影,必须要有形而上学的思考和起点,探索和解答诸如“人的存在”之类的问题。基于这个思考和起点,再结合创作者(或创作团队)不同的生命视角、生活经验和技术手段加以处理和构建,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

    总而言之,影片的类型、风格、叙事手段和记录手段,都是在为这个基本命题服务,从不同角度作纵深探索。

    今天要提到的这几部电影,和“寻找”有关,它们分别是:《不见》《失孤》《王家欣》和《人山人海》。

    电影《人山人海》剧照

    二、

    《不见》是台湾导演蔡明亮的御用演员李康生于2003年自编自导的一部电影。

    这部电影分两条线叙事。第一条线讲的是一位奶奶(陆奕静饰)在公园里无意中把孙子弄丢了,然后她发了疯似地到处寻找,在经历了彷徨失措和绝望无助之后,她最终求助于逝去的先生,希望先生能显灵帮她找回小孙子。

    另一条主线是一个沉溺于电脑游戏的孙子(青少年),有个老年痴呆的爷爷也在某一天失踪了,但他并没有主动去寻找,而是和同伴继续沉溺于游戏中,同伴因过劳导致心脏病突发身亡。

    最终,失去孙子的奶奶和失去爷爷的少年在公园相遇,少年这才意识到爷爷失踪的严重性,开始寻找。影片的最后,两个人坐在公园的广场上依旧焦虑失措,而公园的铁皮围墙外,爷爷牵着小孙子经过……

    电影很短,两条“寻找”的主线构成了明显的对比,不禁使我们会问:为什么老人丢了孩子,就能发了疯地满世界找;而少年丢了老人,最终的反应是后知后觉的?

    这个设问,最终把线索指向了时间对生命的吞噬(孤独),以及传统家庭结构的崩溃,但同时都和生活支点有关。年龄越长,老人本能地把生命精力都倾斜在儿女身上,以对抗孤独和死亡;而少年随着年龄增长则把生命投向外部世界,离“过去”越来越远……但两个群体的行为都指向未来。

    对这部电影,豆瓣上有个评论很有意思:“相对于蔡导(蔡明亮),还是小康(李康生)温情点。”

    坦白说,影片最后那个场景确实为这两个“失踪”事故增添了些温暖,它以俯瞰的视角给寻找者和旁观者以希望。“多数情况下,我们的生活被一叶障目,但只要找下去,就一定能找得到。”

    蔡明亮和李康生

    三、

    如果一直找下去,最后会是什么样子呢?《失孤》做了一个简单的呈现。

    《失孤》这部电影,是由编剧出身的彭三源导演的处女作。十五年前,农民雷泽宽(刘德华饰)的儿子在无意中被拐卖,从此,他骑上摩托车开始了漫长的寻子之路。十五年来,他几乎走遍了祖国大江南北,通过各种途径结识了很多被拐孩子的父母,也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在福建,他邂逅了被拐到此的青年曾帅(井柏然饰),经历再一次的希望落空后,雷泽宽和曾帅结伴同行,一起去寻找曾帅的亲生父母。几经努力,曾帅终于和他亲生父母团聚,而雷泽宽则继续上路。

    《失孤》这部电影和之前的《亲爱的》关注的是同一个社会问题“拐卖儿女”。因为和亲情有关,这个话题总是很容易牵动人的神经。两部电影的不同之处在于,一个没找到,一个找到了。但,天地不仁,没找到的一直找,找到了的依然要面临种种问题。

    影片的结尾,继续上路的雷泽宽遇到一群出家人,在深夜,他问出家人:“师父,其实我心里总是不明白,为什么偏偏是我儿子丢呢?我总是觉得我和他之间就一层窗户纸,可那层窗户纸就捅不破。你能不能告诉我,我儿子能找回来吗?”

    出家人也是人,他没办法做任何不负责任的预言,但作为一个宗教符号,他又必须作出回应。于是他回答:“他来了,缘聚;他走了,缘散;你找他,缘起;你不找了,缘灭。走过的路,见过的人,各有其因,各有其缘。”

    雷泽宽不知道是没听懂还是不甘心,继续问:“你能不能告诉我,他还活着吗?”

    出家人说:“每一寸土地,你都在上面生过,死过;每一个众生,都做过你的父母。施主,多行善业,缘聚自能相见。”

    和《不见》一样,《失孤》的结尾同样以宗教的视角俯瞰这次长达十五年(甚至更长)的寻找……似乎只有宗教,才能让脆弱的人在面对人力无法战胜的无奈面前获得解脱。

    《失孤》,是寻找,也是诘问!

    四、

    不同于《不见》、《失孤》的孤独和沉重,电影《王家欣》(又名《寻找心中的你》)则是以轻松的氛围,借“寻找”直接诠释和推广基督教义,成了一部怀旧风和青春派十足的宗教电影。

    《王家欣》由刘伟恒自编自导,时间背景设置在上世纪90年代(电话和电脑都尚未普及),生活在坪洲小渔港的男生俊贤酷爱音乐,单纯烂漫。某天,在电影院邂逅了一名售票员,怦然心动,但第二天再去找她时,才发现她已经走了,只留下她的名字“王家欣”这么一个信息。但他并未放弃,通过电台和电话全香港寻找这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孩。在寻找的过程中,他无意间获得了其中一个“王家欣”的芳心(讲真,这个王家欣真的好美,天生丽质难自弃),两人一起寻找,一起经历。逐渐地,他才发现香港有那么多人叫“王家欣”,而他们也因此经验了诸多关于爱、寻找和等待的故事,一股人间温情在这条主线上弥漫。

    电影《王家欣》,泛爱众,而亲仁。

    这部电影很简单,但却是这股单纯的动机,美得让人嫉妒!

    之所以说这是一部宗教电影,是因为在这部电影里,我们除了看到一对单纯的男女,还看到了人间天堂最直观的呈现,还感受到了最基本的宗教寓意。在寻找的过程中,他无形地把所有彼此陌生的“王家欣”们都联结在了一起,诠释出基督之爱的内涵——泛众爱,而亲仁!至此,电影从有具体对象的爱,升华出一种宗教之爱。

    影片的最后,很偶然的一天,已经长大、步入社会的俊贤在公交车上遇到曾经苦苦寻找的她。但是,她压根就不认识他,也没注意到他……

    “亲爱的阿欣,你好吗?我是坪洲的俊贤,那天被困在电影院那个,你还记得我吗?你叫我填的歌词,我已经填好了,可惜我找不到你。不知道你在哪里,这一刻,你在做什么呢?我记得那天晚上在车站,你说不管等多久,也会继续等。你还说,等待的时候很有趣。这段日子,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因为在寻找你的过程中,我经历了很多有趣的事情,认识了许多很特别的人。不知道最后能否找到你,也不知道你会不会看到这封信,不管你喜不喜欢我,我仍然喜欢你;也希望你将来不管与谁在一起,都会幸福快乐。俊贤,1992年,6月18日。”

    电影《王家欣》,基督徒视角下的和谐社区。

    五、

    如果《王家欣》勾勒的是一副人间天堂的画卷,蔡尚君导演的《人山人海》,则是借“寻找”之名,让我们窥视到了人间地狱的模样。这一次要找的不是亲人,不是恋人,也不是上帝,而是一个凶手。

    不愿再外出打工的铁老大(王建斌饰)回到大山深处,和弟弟一起靠开摩的维持生计。一天,歹徒萧强(吴秀波饰)将弟弟杀害,驾车逃逸。铁老大决定千里追凶,为弟弟报仇雪恨。

    在追凶过程中,他经历了背叛、欺诈……世态的险恶、社会底层的生存困境,个人情感的挣扎,在这“寻找”路上逐一呈现。最后,他在一座黑煤矿里找到了凶手萧强,通过制造矿难爆炸最终把凶手绳之于法……

    面对一个案件,有关“凶手”的问题,总免不了要去寻找那个“原罪”。这部电影的后半部分,用了非常多的镜头表现黑矿矿工的生存处境,看过之后,触目惊心。

    从这个角度看《人山人海》,它其实是一部现实主义的社会电影,承载着创作团队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同情,对现实不公、人心冷漠(视人命如草芥)的强有力控诉。

    影片的最后,回乡后的铁老大承包了一个石矿,悬挂着一根绳子在半空中槽石头。是的,他命悬一线,风雨飘摇,还要面对冰冷坚硬的现实。

    电影《人山人海》,冰冷坚硬的社会现实!

    六、

    关于“寻找”,这四部电影的视角和维度各有不同,但最终都回归到同一个问题:人的存在——我们生活的世界到底是怎样的?生命的支撑点到底到底为何?

    《不见》的拍摄手法粗糙简洁,手持摄影和长镜头的结合,使得电影非常安静凝滞,关注的是人内心状态的孤独和家庭结构的崩溃,和蔡明亮的风格如出一辙。影片中,奶奶去宁古塔(存放骨灰的地方)烧纸钱,向已故先生求助的那个场景,成为影片主题最集中的呈现。

    “你走以后,我才知道自己一个人……我好寂寞!”

    她一边烧纸钱,一边哭,还要不停地寻找。她逐渐发现生活中很多记忆和存在都被时间吞噬了,她生活中的支点也被生活磨碎了。

    《不见》,“孤独”是个无解的死命题。

    电影《失孤》的技术手段精细很多,摄影师李屏宾把整部电影都调成了暖色调,在绝望中给人以希望。如果雷泽宽的儿子没有被拐卖,他的生活重心或许不是寻找,而是像其他农民一样以命换钱。因为失去,“寻找”便成了他生命中无可奈何的主题,而支撑他的就是希望。或许,恰恰是因为“失去”和“寻找”,才使得他作为“父亲”的角色得以升华,使得他和儿子之间只相距“一层窗户纸。”

    我没有替拐卖犯辩护的意思,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极其肮脏的交易,但被拐少年曾帅的健康成长,至少也给许多被拐孩子的父母少许安慰——有很多被拐的孩子在养父母家是被爱被呵护的。他们没有受苦,受苦是饱藏“失去”的父母。但,这就是真相吗?谁知道呢!

    《失孤》,放下与放不下!

    而《王家欣》中,寻找的对象其实是不确定的,是处于青少年时期的俊贤自己在脑海中幻想出来的,所以的意义也是被自我构筑起来的,它朴素、崇高、纯洁……有光,有海滩,有爱,有音乐……一切都带有一种虚幻的宗教之美。

    《王家欣》,对美的近乎纯粹的向往。

    《人山人海》的色彩很冷峻,像寒冰!很有讽刺意味的是,公安民警苦口婆心地对铁老大说:“千万不要再做傻事了,尤其是犯法的傻事。你记着,再抗不过的事情政府替你解决。你看萧强终归还是让我们逮到了,审着呢,跑的脱吗?少不了喂他一枪嘛,不比你咬他一口强?”

    这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干警同志貌似没有意识到:若不是铁老大钻进黑矿里制造了个爆炸,凶手估计到现在还逍遥法外!冠冕堂皇下的政治正确言论,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正义被伸张得如此荒诞。

    但换个角度看,这些话又像是制作团队苦口婆心要对铁老头这群人讲的:“不要做傻事,除了命,你们已经没有什么东西可失去的了。”保存这条命,是他们生活的最后底线!

    《人山人海》被抛弃的农民,如何面对山外的世界。

    七、

    人的存在!

    在现代社会,我们很容易彷徨失措,我们被时间吞噬,因为大家都在不自觉地做着解构的事:嘲讽权威,反对高尚,消解崇高,抛弃文化,瓦解意义……但热爱生命的人会重新上路去寻找,在一片废墟中构建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

    我们需要一个支点,去对抗时间与虚无,我们穷尽一生去寻找这支点!

    是的,寻找本身就是一种构建!

                     阿福

                 2016/3/6

    希望你,一直找下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童乄心:我也爱看电影,只是由于各种忙,看的电影实在太少。特爱《简爱》《罗马佳日》。
        张天福爱电影:@童乄心 谢谢你喜欢。《简爱》和《罗马假日》也很不错。但我写不了这类影评。它有审美的价值,但没法引发我做其他纬度的思考。

      本文标题:【电影畅想】关于“寻找”,他们想说的还有很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fhm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