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王四。等先生一走,马上吩咐起锚开船。到七庐湾已是二更时分。
刚刚抛锚停泊,降下大旗,收掉大旗,只见一条渔船向这里如飞而来。王四连忙把视线移开,只当没看见
――军师曾向自己交代过的,看见这条渔船要回避,否则船翻人亡。
渔船上非是旁人,乃常山赵子龙也。刘备自从临江赴会与诸葛亮江中晤面以后,知道他在十一月二十东风一起,就能回转樊口山,便捏着指头左盼右盼,算着日子:还有十四天,还有十三天……朝思暮想,好不容易盼到了今天十一月十九日。
自从军师离了自己以后,总觉得度日如年,惶惶乎若有所失,一点都安不下心来。今天一大清早,刘皇叔就传下命令:在码头上张灯结彩,竖起彩牌楼、吹鼓亭;文官换上新的纱帽袍服,武将披挂新的盔铠甲胄,今晚一律通宵达旦,彻夜不眠,准备列队相迎军师回来。
到黄昏时分,皇叔更是急不可耐,遵照军师锦囊上的吩咐,遣发子龙乘坐一条改扮的渔舟,带上一张弓、一支箭,速速前往南屏江迎接军师如期归来。
赵云遵命,立即出发,鼠白烂银枪也不带了,除了弓箭之外,腰间悬挂一口青釭宝剑。恰在大半个下弦月高挂东方之时,渔舟驶进了七庐湾。
月光下发现前面泊着一艘大船,子龙想,看样子是一条官船,而且这个官的来头不小。不过又没有旗号,不知是何许样人的船,泊在这里干什么。
子龙格外警惕,右手暗暗地搭上了剑柄:如果他们要来盘诘、搜查,那没什么好客气的,我就跳到他们的船上,杀一个鸡犬不留,把船掀翻,毁尸灭迹。否则,走漏了风声,军师性命危险。
――幸得孔明早就料到,叮嘱王四不准多管闲事。
――赵云一看,大船上的人倒蛮识相,看都不朝这里看。心想,那末大家客客气气,我也不必去招惹他们,免得节外生枝。小船就“嗤――”地一下,从大船边上一擦而过,直往南屏江而去……
王四望着远去的渔船,想道,哼,你们以为我们没看见?别高兴得太早了!等到明天天亮,你们回出来的时候,我就要对你们不客气了,叫你们停下来,要搜检搜检。这是军师的吩咐,叫做“马后炮”。
――他根本没有弄懂这是怎么回事。
把这两条船交代完以后,回过来再说孔明。
先生觉得今天走起路来很不自在,这两只手没地方摆,好象是多余的一样。
因为多年来,不论坐也好,站也好,走也好,反正除了吃饭、睡觉,已经养成了这个习惯,一定要左手捋须,右手执扇,这样才觉得舒适、自然,而且还很有点架势。今天少了这把扇子,总感到非常别扭。
――就象双手伸惯了裤袋的人一样,突然穿上了中式裤子,两只手总是自觉而又不自然地在找着口袋。
别说诸葛亮少不了这把扇子,就是在台上说书的也同样如此。所谓“左打醒目右执扇,说得清来坐端”。有段时间把这把扇子“改革”掉了,就弄得许多演员在台上手足无措,甚至连书都说不象了。
――孔明心地坦然,两只袖子一甩一甩地走进大营。心想,再与你周郎在一起喝一顿酒,以后再也不会同席而饮了。下次两军阵前相逢,已成敌国,我也无须提防你设计陷害我,你也休想得到我的一点便宜了!
――他倒很轻松呢,等一下就要吓得半死了!
――孔明走进寝帐一看,哟,周瑜已经先喝起来了!便上前施礼道:“都督,亮有礼了。”
周瑜想,你来得正巧,我刚好在想你呢。招呼道:“军师少礼,请坐。”
“告坐。”
孔明便在上首位子上坐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