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来君主都有一统山河的凌云壮志,为何?
既,山河便能代表一块疆域,也囊括了疆域中的一切虫鱼鸟兽,文化与人民。
在世界上最大的版块欧亚大陆版块的交汇处,有一个古老的文明发源地,东抵扎格罗斯山,西到叙利亚沙漠,南迄波斯湾,北及托罗斯山,在外太空看是一个月牙形的地方,名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美索不达米亚又被译为“两河流域”,两河指的是相差距离不到八十公里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在这里曾战火不断,先后有巴比伦和亚述等古国在此建立并且覆灭,孕育出了自己的文化与文字,新巴比伦将美索不达米亚的文明推向高潮。
现如今巴比伦早已消逝在历史的长河中,取而代之的现在的正处于战火中的国家,斯人虽逝,山不倒,河不老,未来被这两条生机勃勃的大河滋养的人,可能也会向我们现在看巴比伦那样的回顾现在的国家。
奥利维亚·莱恩。英国的女作家,极具感性,曾经写过一本《孤独的城市》,那时候的她正处于最孤独的时刻,独居在纽约,与现实生活脱轨,便在虚拟世界中和一群同样在孤独中煎熬的患者一起相互温存,也用精准而独到的笔触剖析了孤独这一感知。
《沿河行》是在她失恋之后创作出的,期待着被治愈,所以想要前往那条能让她感到心安的那条河流——乌斯河。
她喜爱河流到令人费解的程度,如果附近没有河流,就会感到浑身不自在。09年的春天,她进入了人生的一个小低谷中,重要的工作失去了,所爱的男人也离去了,坚强的她对自己说这些苦难都是暂时的,但是令她意外的是,苦难的感觉不但没有远离,反而原来越严重的压在她的身上,前往她心心念念的这条河流便迫在眉睫。离开这乱如麻团的城市,避开无处不见的熟人视线,去往一个干净纯洁的地方,与往事做个了断,废了不少的功夫她才查到这条河的走向,踏上了这条徒步旅行,成为了背包客的一员。
乌斯河全长42英里,英格兰中北部的河川,流经本宁山脉中央和约克谷地,系北约克夏中部巴罗布里奇以东的斯韦尔河和乌尔河衔接处的一片榛树杂木林交汇而成,所以名为乌斯河,穿过漫长的维尔德的古老森林,最后注入英吉利海峡。曾经在乌斯河沉溺的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生前在此地与丈夫完成新婚,之后的生活中一度出现过精神崩溃,几次回到这里养病。同作为心思敏感的女作家,莱恩触摸着伍尔夫曾触摸过的冰冷的河水感触良多。
才女总是希望能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心情,莱恩渴望对各种食物寻根究底,寻找准确的词汇描述她在河间的所见所感。不能说莱恩对伍尔夫是崇拜的,但也是极其喜欢的,一面浏览着乌斯河畔的美景,一面细细的品味伍尔夫在这条河边创作而出的作品,慢慢的看到了一个充满血肉的伍尔夫,透过她就算是冷静严谨的文字,也能感受到莱恩内心的喜悦。
乌斯河畔的历史很深远,在无尽漫长的历史的面前,人类的探索始终非常的渺小。在能看到乌斯河夕阳的地方,有一个宁静而和平的国家约克,约克大教堂屡次在战火中被摧毁,然后屡次重建,古老而庄严,矗立在那里便是约克甚至是英国的骄傲,哈利波特中霍格沃兹学员的大厅便是在那里取景。
曾经的约克是英国的中心城市,起初为盖尔人的居点,后为罗马人、盎格鲁人、丹麦人和诺曼人占领,在将近2000年的时间里,约克一直是北英格兰的首府,地位相当于今天的伦敦,可以说约克的历史就是英国的历史,曾经辉煌的岁月,沉淀了现在的从容之美,当人类匆忙的翻阅古籍来还原历史的时候,乌斯河正在不远处缓缓而平静的流淌,因为它亲眼见证了整个约克的变化过程,同样它也将目视着约克的未来。
在古老的中国有两条最大的水线,一定意义上,也是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的分割线。第一重要的水线是黄河;第二重要的水线是长江。
黄河以北的人民过着游牧的生活,蓝蓝天空,青青草地,成片的牛羊马群,伴随着嘹亮而质朴的放牧民谣,黝黑的小二郎挥舞着皮鞭驱赶着迷途的羔羊。一年四个季节,只忙春秋两季,一季忙着烫地播种,一季着收成存储。冬天喝热乎乎的马奶酒,啃着金黄酥脆的羊腿棒子;夏天喝倒牙的酸奶,嘴里嚼着硬的崩牙的奶渣滓。以前的蒙古草原人迹稀少,几百里内几家人,茫茫的草原,放牧的人常常会十天半个月见不到人。好不容易见到个人还是熟脸儿,你如果是个外来人,恰好那牧民生活好点,你给他讲一讲外地的见闻,给他一个小礼物聊开了,再陪他喝上几杯说不准就能给你杀只羊。
黄河以南则兴盛着领先世界的帝王文化。所流经的城镇自古以来是帝王建都的热门,朝歌、洛阳、长安、开封。百姓富裕、安居乐业,商业发达、人文交流鼎盛。货币贸易、手工发达、农耕技术先进。往前数千年,新时期时代的遗迹遍布黄河两岸,在黄河流域发现到的距今四万年的河套人遗迹,也是最早的人类部落遗迹之一。
长江是中国第一长河,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相对于黄河来说,长江流域没有得天独厚的肥沃的黄土高原,所以文明诞生的比较晚,在黄河流域已经是蓬勃发展的农耕文明的时候,长江流域还是处于原始的采集文明的阶段。但漫长的时间中也诞生了神秘奥妙的三星堆文化,考古学家对三星堆的研究成果至今还打着一个问号。
长江往南,去往云南地区,据传苗族是蚩尤的后代,民风习俗与中原迥异,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苗族的男子和女子各个能歌善舞,喝苞谷酒,五味杂陈,菜味偏辣。竹蛆、各色鲜花上面过着面糊,过油炸成金黄色的。吃哭肠,所谓苦肠就是将洗干净的青草喂给牛吃,过一会儿把牛宰杀,青草在牛胃中没有完全消化,化成了青草汁,算是比较匪夷所思的“特色小吃”。
黄河与长江两条大河,凝聚华夏民族数千年而不散乌斯河也一样,虽然它远没有长江黄河那般波澜壮阔,但同样在滋润着它河畔上历代生存的人。
四大文明古国都建立在容易生存的河川台地附近。在北半球的两河流域、尼罗河、黄河、长江流域以及印度河、恒河流域相继产生了世界四大文明。古印度代表了恒河与印度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代表了尼罗河流域的文明,古代中国即黄河与长江流域的文明。而巴比伦只是两河流域文明的一个重要时期,西方文明的摇篮是希腊,滋养希腊的两河流域从上数三千年,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一个重心,几乎大半个世界都接受过它们赋予的文明滋润,因此各种语言都无数遍的重复着两个并不太好读的名字。
斯人已逝,山河不老。
古来今朝,人类文明的变迁总是离不开大河。大河沉淀了无数的历史,可能是仅次于地质能带给我们古老讯息的存在。
《沿河行》是一本好书,用作者的阅历和知识讲述了大河对人类璀璨文明的重要性,有无人得见的美景、有文艺家的心情、有乌斯河与斯卢普路交叉口的上了年纪的小酒馆、还有与世隔绝的老夫妇,是一本沉淀内心、领略世界历史、地里与人情的好书籍,值得大家静心品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