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帆齐微课:
1
读完该书,内心深深地被触动。为作者坎坷的命运,苦难的人生,顽强的生命力,和永不服输的精神。
《我的苦难,我的大学》不只是一本简单的自传,更是作家赵美萍挑战苦难人生的真实故事。她出身卑微,家境贫寒,自幼丧父,当过童养媳,小学毕业就辍学,14岁靠砸石头为生,撑起半个家……
2
在读该书期间,曾几度落泪。边读我边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小女孩,在艰苦环境下苦苦挣扎的画面。
作者6岁时,时任公社会计的父亲不幸得了麻风病。于是被送去医院隔离治疗。整整隔离治疗了三年,眼看着父亲就要病愈出院了,却因为打错针而与世长辞。此时的她才9岁,亲眼目睹了父亲的离世。
父亲去世后,母亲和她还有妹妹,遭到了母亲前夫的虐待。一天半夜,母亲的前夫再次殴打母亲,他扬言要去拿杀猪刀来杀了她们。
她和母亲还有妹妹三人,在半夜三更顶着寒风,出逃母亲前夫的魔爪。后来母亲因生活的艰难,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把她送给了一户人家当童养媳。而母亲经人介绍,则带着妹妹远嫁安徽。
一年多后,当母亲和继父回来看她时,她恳求母亲把她带去安徽,母亲让她去求继父。夜晚,她跪在鼾声如雷的继父床前,求他把她带去安徽。继父不为所动,最后还是母亲要挟继父说,不把女儿带去安徽,她自己也不去了。
成长是痛苦的,而生活并未停止成长,逃出一个痛苦的深渊,到达的并不是幸福的天堂。她们在继父家,不仅要忍受贫穷,还要忍受继父兄弟子女的欺辱和谩骂。
3
她小学毕业后,便辍学上山砸石头。尽管她是当时村里唯一一个考上中学的女孩子,并且还是全县成绩第一名的孩子。
她用柔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用稚嫩的双手,靠砸石头支撑半个家。那时的她才14岁。然而多年的苦难生活,练就了她的坚韧不屈和即使再艰难也永不服输的精神。
她是一个特别爱学习、爱看书的孩子,即使生活再艰苦,她仍然不忘坚持读书,坚持写日记。
她19岁那年,与村里一个男孩子,偷偷跑去上海打工,她是他们村第一个出门打工的女孩子。她在上海做过餐馆服务员,服装厂流水线女工,服装厂技术工……
即使吃尽千辛万苦,她依然怀着坚强的信念,始终没有放弃对文学的热爱,在打工之余,她坚持读书写作,笔耕不辍,最终成为知名“知音”杂志社的编辑,破茧成蝶,成为了人上人。
4
通过阅读此书,让我明白,苦难也是一种财富,如果生活没有苦难,就像一览无余的平地,既没有挑战,也没有好奇,那这样的人生还有什么意思呢?
面对生活的挫折,抱怨不是我们该有的态度,逃避是懦弱的表现,所以脆弱更不是放弃的理由。
对于苦难,它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是灾难和挫折,也可以是挑战和机遇,不同的态度造就不同的人生。
苦难对有的人来说,就像一座大山,可以把人压倒,压得死死的,永无翻身之日。而对顽强不屈的人来说,苦难反而可以成为人生中的垫脚石,让人越挫越勇,成为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和财富。
而作者赵美萍,就是这样一个人,她就是将这些苦难,转化成自己人生当中最宝贵的财富和经历,让自己脱胎换骨,成为人上人。
所以说,苦难对一个人是好是坏,没有统一的标准,得取决于这个人对待苦难的态度。
有一句老话说的好,困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那么我想说,苦难像弹簧,你弱他就强。
就像赵美萍老师说的,能上大学固然很好。但苦难,难道不也是一所人生大学吗?甚至你若能在苦难这所大学中脱颖而出,这难道不是比学校里的大学,更能彰显自己的才能吗!
齐帆齐第2期28天写作营(14)字数1370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