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内经知要》卷上 一 道生3

《内经知要》卷上 一 道生3

作者: 开心农夫天意 | 来源:发表于2021-10-25 23:11 被阅读0次

      《阴阳应象大论》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二者,阴阳也。七为少阳之数,八为少阴之数。七损者,阳消也;八益者,阴长也。阴阳者,生杀之本始。生从乎阳,阳惧其消也;杀从乎阴,阴惧其长也。能知七损八益,察其消长之机,用其扶抑之术,则阳常盛而阴不乘,二者可以调和,常体春夏之令,永获少壮康强,是真把握阴阳者矣。不知用此,则未央而衰,用者,作用也。如复卦一阳生,圣人喜之,则曰不远复,无祗悔,元吉。姤gou卦一阴生,圣人谨之,则曰系于金柅(有将两个人的双脚分别系在两块儿金属的踏板上一起前进的象义,本卦以自己顺从对方前进为吉利之选。),

贞吉,有攸往见,凶,羸豕孚踯躅

贞吉,有攸往见,凶(如果是众人前往与对方的众人争斗,就十分凶险)羸豕孚踯躅(本卦还有用绳子分别系住前后腿的猪还要挣扎着试图逃走,于是主人过来将它抓住,再将其四条腿与身体拴在一起捆牢的象义),此即仙家进阳火、退阴符之妙用也。朱紫阳曰:老子言治人事天莫若啬sè小气。夫惟啬,是谓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早服者,言能啬则不远,而复便在此也。(《老子》原文: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也。大意是个人修养和治理天下好比收割庄稼。而收割庄稼,取决于早期耕作。重积德就好比早期耕作。重积德,就能够克服治人事天中的重重困难和风险,以为天下正。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没有不能化解的风险,於是,就可以保持福不向祸转化,保证治人事天没有终极。治人事天没有终极,因而可以有安定和谐康乐的国家。有重积德作“国之母”,国家可以长久生存,长久稳定与繁荣。重积德使得国家深根固柢,所以说,重积德是“长生久视”的治国之道。)重积德,言先有所积,而复养以啬,是又加积之也。此身未有所损,而又加以啬养,是谓早服而重积。若损而后养,仅足以补其所损,不得谓之重积矣。知此,则七阳将损,八阴将益,便早为之所;阳气不伤,阴用不张。庶调燮xiè谐和,调和阴阳,造化在手之神用也,华元化华佗曰: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阴宜常损,阳宜常益,顺数者生,顺阴者灭。数语可作七损八益注疏)。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二十为少阳,三十为壮阳。东垣云:行年五十以上,降气多而升气少。降者阴也,升者阳也。由是则四十之时,正升阳之气与降阴之气相半,阳胜阴则强,阴胜阳则衰,阴阳相半,衰兆见矣)。

年五十,体重,耳目不聪明矣

(阳气者,轻而善运;阴气者,重而难舒。五十阴盛,故体重也。阳主通达,阴主闭塞,故耳不聪;阳为显明,阴为幽暗,故目不明)。

年六十,阴痿,气大衰,九窍不利,下虚上实,涕泣俱出矣

(阳气大衰,所以阴痿也,九窍不利者,阳气不充,不能运化也,下虚者,少火虚也,上实者,阴乘阳也,涕泣俱出,阳衰不能摄也)。故曰:知之则强,不知则老(知七损八益而调之,则强;不知,则阴渐长而衰老)。故同出而名异耳(同出者,阴与阳也,名异者,强与老也)。

智者察同,愚者察异

(智者洞明阴阳之故,故曰察同。愚者徒知强老之形,故曰察异)。

愚者不足,智者有余。有余则耳目聪明,身体轻强,老者复壮,壮者益治

(愚者阴长,日就衰削,故不足;智者阳生,日居强盛,故有余。有余则聪明轻健,虽既老而复同于壮,壮者益治,即老子早服重积之说也)。

是以圣人为无为之事,乐恬澹之能

(无为者。自然之道也。恬澹者,清静之乐也。老子之无为而无不为,庄子之乐全得大是也)。

从欲快志于虚无之守,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

(从欲者,如孔子之从心所欲也。快志,即《大学》之自慊也。至虚极,守静笃,虚无之守也。天下之受伤者。实也,有也。与虚无同体,不受坏矣。故寿命无穷,与天地终)。

愚按:阳者轻清而无象,阴者重浊而有形。长生之术必曰虚无,得全于阳也。故仙真之用在阴尽阳纯,仙真之号曰纯阳全阳,皆以阳为要也。《中和集》云:大修行人,分阴未尽则不仙;一切凡人,分阳未尽则不死。明乎此。而七损八益灼然不疑矣。

《中和集》:道教内丹典籍,元代道士李道纯。

相关文章

  • 《内经知要》卷上 一 道生3

    《阴阳应象大论》曰:能知七损八益,则二者可调,不知用此,则早衰之节也 (二者,阴阳也。七为少阳之数,八为少阴...

  • 《内经知要》卷上一 道生4

    《遗篇刺法论》曰:肾有久病者,可以寅时面向南,净神不乱思,闭气不息七遍,以引颈咽气顺之,如咽甚硬物,如此七遍后,饵...

  • 《内经知要》卷上 一· 道生2

    《四气调神大论》曰:春三月,此谓发陈 发,生发也。陈,敷陈也,发育万物,敷布寰区,故曰发陈。 天地俱生,万物以荣 ...

  • 《内经知要》卷上 一 道生1

    云间李念莪先生原辑 河东薛生白校正重刊 《上古天真论》曰: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 (教下者,...

  • 《内经知要》卷上 五 藏象3

    《灵枢·本输》曰:肺合大肠,大肠者,传道之府。心合小肠,小肠者,受盛之府。肝合胆,胆者,中清之府。脾合胃,胃者,五...

  • 《内经知要》卷上二 阴阳3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阴阳和则得其平,一至有偏胜,病斯作矣), 重寒则热,重热则寒 (阴阳...

  • 《内经知要》卷上三 色诊3

    各有部分,有部分,用阴和阳,用阳和阴,当明部分,万举万当 部分既明,阴阳不爽,阳亢则滋其阴,谓之用阴和阳。阴寒则补...

  • 《内经知要》卷上四 脉诊3

    《玉机真藏论》曰,春脉者肝也,东方木也,万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故曰弦,反此者病 (端...

  • 2020-07-20

    《黄帝内经》研习笔记--030 尊生之诀 李中梓撰《内经知要》,言尊生之诀。曰:《素问》、《灵枢》各九卷,何...

  • 《内经知要》卷上二 阴阳1

    《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天主于动,地主于静。《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内经知要》卷上 一 道生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mqa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