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自己、对别人、对世界的看法,专业术语称之为“认知三联”,其实就是我们核心信念
核心信念往往由小时候经历塑造,为了适应环境又产生了中间信念和自动思维,这三者可统称为“想法”。
举个例子,比如不喜欢与人打交道,认知理论解释为小时候经历导致这种人际关系,然后出现“与人打交道很麻烦”“万事不求人”“只有不得已,才需要与人交往”等规则假设,自动思维则是“一个人自由自在才舒服”等想法。
认知疗法为了处理心理问题,专门给出一个“认知模型”理论,即情境导致想法,又由想法导致身体、心理、行为各种适应不良反应。
比如对于社交恐惧症解释,不是社交情境让人害怕,而是对社交情境不合理想法,如担心出丑、不接受出丑、不会说场面话、别人不可信等,使得自己不敢和人交往。实际交往中糟糕体验,又作为刺激强化不合理想法,导致恶性循环。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情境理解为外因,想法理解为内因,不是外因而是内因影响了情绪和行为反应。哲学说法,“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条件,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根本,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当然,也可用常识理解,如“主观不努力,客观找原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世界改造世界。
必须指出,认知理论解释也是一种想法,不是事实本身,因此只是解决问题的工具和手段,不要作为真理对待,要批判性思考,只要有利于处理心理问题,有效即可。
例如,情境真的不如想法重要吗?不见得!“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识时务者为俊杰”,“近墨者黑近朱者赤”等等。
再比如,孟母为何三迁呢,就是为了给聪明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毕竟依靠意志力抵抗环境不是最可靠的方式,也不是最有效方式。
因此,“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强调的是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并不是否定和无视环境情境作用。
心理学家进行的无数科学实验,如斯坦福监狱实验,从众实验,服从权威电击实验等,都证明情境对人影响实在太大了。
看过一篇北大讲座文稿,谈到对后现代主义解读,后现代就是“解构”现代的过程,背景是工业化革命带来科技发展,人们对“改造世界”信心满满,结果两次世界大战爆发,表现出人类残暴本能一面,引来对于现代主义反思。
后现代主义有几个标志,一是解构理想,认为没有整体时间只有片段时间,也就没有未来,同时事物之间没有因果关系,只有“互为文本关系”,其实就是相关性,理想不存在。二是解构责任,现代主义责任与自由联系着,萨特说人生是悲剧,因为自由意味着责任,人既想要自由又不想担责,因此总是痛苦,而后现代认为责任与能力有关,既然行为后果不是自己能力决定,也就不用负责。三是解构人和自然对立关系,四是解构人际主客体之间的不平等关系,五是重视不确定性。
以上说法也仅仅是说法,认知模式不在于对错,对错本身就是价值判断,正如古希腊美诺悖论说的,“主观无法认识客观”,因此我们只要相信,任何理论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就是好理论,“好理论,能有效”,如此足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