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句白话解读:
行军之道在于变通,知地形之九变,做将领最正确的选择,不攻时则不懈地训练防守,千日之训为一日之击,懂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做任何的决定都要抛开情绪性格杂念,一朝举棋错,满盘皆输,凡事都有代价。
八、变篇
1、进步,就是不断地发现自己的不会。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将受命于君,合军聚众。圮地无舍,衢地交合,绝地无留,围地则谋,死地则战。涂有所不由,军有所不击,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争,君命有所不受。故将通于九变之地利者,知用兵矣;将不通于九变之利者,虽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者矣。
九变,变为变通,变其正,得其所用九。
1)、圮地无舍;
2)、衢地合交;
3)、绝地无留;
4)、围地则谋;
5)、死地则战;
6)、途有所不由;
7)、均有所不击;
8)、城有所不攻;
9)、地有所不争;
10)、君命有所不受;(总结)
2、决策心理学:任何决策的背后,都是决策者的“ 个人需求”。
涂有所不由
道路有的可以走,但不走。反过来,有的不可以走的,也可能走。就是变。
而这种决策,都是决策者的“个人需求”,这种需求,可能是个人和小集团利益,可能是个人抱负,可能是某种情绪,某种焦虑,某种心结,某种心理阴影,都有可能。一定要从他的个人角度去分析他的决策。而自己在做决策时,则要有“无我”的意识,把自己的个人因素、情绪因素,从决策中剥离出来,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3、不战,是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军有所不击
行军宿营是战斗的一部分,不战也是战斗的一部分。这是一个利弊衡量,也是一个全局观;杀敌一千,自伤八百,不值。全局观,是局部有利,全局可能不利,耽误时间,耽误决胜的战机。
4、造反兵法的关键是快。
城有所不攻
如果敌人在要害之地,深控城壕,多积粮食,就是为了拖住我们的部队。如果攻打他,不足为利;如果攻不下来,反倒挫我兵势。
城有所不攻,这一条对于造反来说最重要,可以称为“造反兵法”
5、万事都有代价
地有所不争
我们的社会有一种“狠话文化”,就是好说狠话,比如“不惜一切代价”如何如何。万事都有代价,代价的付出与收获比例要权衡利弊关系。不能丢了西瓜捡芝麻。
6、君命有所不受,这句兵法主要是说给国君听的,不是说给将领听的。
军命有所不受
前线将领要军命有所不受,就要先有牺牲自己的决心。
这句话的关键:
1)主要是说给国君听的,就是说您要让听得见炮声的人作决策,尽量控制自己遥控指挥的冲动。
2)这是九变之一,是讲变通。所为变通,就是说这不是一般的情况,是很特殊的情况。
7、利害哲学:要能利中见害,要害中见利。
是故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杂于利,而务可信也;杂于害,而患可解也。
趋利莫忘避害。但人都有侥幸心理,一厢情愿。利中见到害,也认为那害发生的几率很小,没事!害中见利,没有利他也能看出来,并坚信一定会发生。
智者能兼顾利、害两个方面的考虑,既看到有利条件,也看到不利条件。
把不利的方面都纳入考虑范围,都能够应对,则我们对要做的事就有了信心,就能够实现。而在害中发现有利的一面,发挥出有利的一面,则可解除患难。
8、害人兵法,教你不要被人害。
是故屈诸侯者以害,役诸侯者以业,趋诸侯者以利。
这段是教人怎么害人,想方设法让他去做对自己不利的事,使他的力量不得伸展。
9、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
故用兵之法,无恃其不来,恃吾有以待也;无恃其不攻,恃吾有所不可攻也。
用兵的方法,不是指望着敌人不来,而是要依靠我有充分的准备来应付他。不要指望敌人不向我们进攻,而要依靠我们有敌人进攻不下的力量和办法。
要时刻保持出门如见敌,保持高度的戒备。
居安思危,在治思乱,戒之于无形,防之于未然。每天都在解决困难,随时都在准备出事,因为出事是必然的,不出事是不可能的。当领导,就是解决困难和平事儿的。
10、领导者的五个性格缺陷最危险。
故将有五危:必死,可杀也;必生,可虏也;忿速,可侮也;廉洁,可辱也;爱民,可烦也。凡此五者,将之过也,用兵之灾也。覆军杀将必以五危,不可不察也。
一是不怕死,一味死拼,就会被敌人所杀。而是贪生怕死,没有必死之心,又会被俘虏。三是愤怒急躁,经不起刺激,会中人激怒之计,愤而出战而死。四是廉洁,爱惜名誉,受不得侮辱,会维护自己的名誉,洗清泼在自己身上的脏水,而不顾巨大的 危险出战,中计。五是爱护居民,也会被人利用,或让他掩护居民而烦劳,或驱使人民为炮灰,让他不忍作战,而敌人就藏在里面。
这五种缺陷,都是领导的过错,用兵的灭害。
(来源于华杉讲孙子兵法)
读书笔记八《孙子兵法-变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