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今天我们来探讨一个古老而关键的哲学问题——我们能从‘是’推导出‘应该’吗?”李老师环视着满堂的学生说道。
“不能呀,‘是’和‘应该’明显不一样啊。”班长小明举手回答。
“很好,小明同学请给我们解释一下你的理由。”李老师点头示意。
“我觉得‘是’就是描述事物本来的状态,比如地球是圆的。而‘应该’是我们基于某种价值判断后提出来的期望,比如人应该诚实。”小明解释道。
李老师笑了笑说:“不错,你抓住了关键点。事实描述和价值判断是有区别的。那么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从‘是’推出‘应该’吗?”
这时小刚举手表示不同意:“我觉得从‘是’可以推出‘应该’呀。比如既然地球正在变暖,那么我们就应该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事实上已发生的事情决定了我们应该做什么。”
“你提出了一个好问题。”李老师点头说,“‘是’和‘应该’的关系一个值得反复思考的哲学难题。下节课我们会继续讨论这个问题,也欢迎你们查阅相关资料,提出自己的见解。我们一起来推进对这个古老论题的思考吧!”
在下一次哲学课上,李老师继续带领学生讨论“是-应该”的关系。
“上节课我们谈到,描述事实的‘是’,与基于价值判断的‘应该’,存在着区别。”李老师重新回顾了问题,“今天我带来一位特别的客人,孔教授是这方面的专家,让我们请他来跟大家深入讨论这个问题吧!”
学生们发出热烈掌声欢迎孔教授。
“孔教授您好,请问从逻辑上来说,‘是’和‘应该’能否相互推导呢?”李老师请孔教授发表见解。
“这个问题值得深思。”孔教授说,“单从严格逻辑上来看,‘是’和‘应该’属于不同范畴,前者描述事实,后者是价值判断,两者之间是否存在必然联系还有许多哲学争论。”
“但是,我们也不能完全割裂两者的关系。”孔教授继续说,“‘应该’的判断通常建立在对‘是’的理解基础上。何种行动最佳,取决于我们如何认知现状。总的来说,适当关联‘是’与‘应该’仍有其合理性。”
孔教授的发言引起了学生们的热烈讨论,也让大家对这个古老哲学问题有了更全面的思考。李老师感慨,哲学探讨永无止境,也正是这样的讨论推动着人类思想的进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