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中国山乡巨变第一村”

作者: 给丘吉尔做饭 | 来源:发表于2023-09-20 02:00 被阅读0次

因为工作原因,从去年年底到今年频繁去益阳清溪村——作家周立波的故乡,长篇小说《山乡巨变》的故事发生地。

今天是第三次去。以下是之前做的功课,以及考察记录。

1、读完《山乡巨变》,共32.4万字。

2、写于上世纪50年代的《山乡巨变》,在费正清主编《剑桥中国史》中,被认为是“新作品中最成功的五六部长篇小说之一”。

小说描写了50年代中期湖南的一个乡镇为成立农业合作社而展开的斗争,也是作者比较满意的作品。但是,周立波把笔墨着重于性格坚强的硬汉,以及他笔下人物的婚姻关系上,这使他遭受了批判,给他带来了痛苦。但是,正式他这种对于人性基本因素的细致关注,才使得人们深信,《山乡巨变》是新作品中最成功的五六部长篇小说之一。

3、丁帆等《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认为:

小说的主题是歌颂农业合作化运动。单一的主题,限制了作品表现生活的深刻性和复杂性,使它难以达到真正的现实主义高度。而且,作品中的某些描述也带有图解现实政治政策的明显局限。不过,作品更致力于对现实生活变迁的真实写照,“总是力求透过一些看来是很平凡的日常生活事件,来显示出它们所蕴藏的深刻的社会意义,透过个人的生活遭遇和日常言行,来挖掘人物性格中的社会内容”。因此,作品的生活感性色彩远远超出来理性色彩,从这一点上比较真实和丰富地反映来生活。

作品的最大价值,不在于它对各种政治矛盾斗争的描写、对现实农村政策的歌颂,而在于它对于农村生活细节的真实描绘以及对于富有特色的湘中地方人情世故的渲染和呈现。

其一是对于地方自然风情的真切描绘。

其二是对于地方风习的描摹和对于乡村伦理的展示。

方言土语的广泛运用,更加强来作品的乡土气息。

其三是许多富有个性的人物形象的塑造。

4、除小说原著外,画家贺友直画的连环画和原著堪称双璧。

“太阳照耀清溪乡。那是1958年的阳光,被照相机摄取,周立波卷着裤脚在犁田,他投在田间的浅淡影子提示日光不烈,当时是三月,赤脚站在水田里想必还冷。”

周是白描,贺是线描,文与画有种气韵上的通感。山明水秀的农村,用线描来表现无比贴切,贺友直曾尝试过黑白明暗的素描,推翻来,转向陈老莲,及明清木刻版画——效果出来了,画面清秀、明丽,正是他在子江边上看到的山水天地、房屋村落、男女老幼。

原著和小人书堪称双璧,彼此铢两悉称、相得益彰。

《山乡巨变》这部小说清新隽永,很大程度在于它是乡村景物画,即使忽略合作化的背景,它对其间人们生活的描画也是生动饱满的。

5、2022年的最后一个工作日是12月30日,公司一行人去一样清溪村考察并座谈。

考察的日程安排得很满。

首先参观以周立波故居为核心的清溪村,包括“山乡巨变”的雕塑广场、方言广场、农田、水系、龙虾养殖、作家书屋等。

周立波的故居是从清朝保留到现在的老屋,看着一个小小的院子,实际大大小小有28间房。因为改建成为纪念馆,更多强调展示功能,已经完全不是居住的概念了。

才知道“立波”原来是liberty的音译。还有,周立波也是我的校友呢。

此外好奇,三十年代的人学外语似乎总是很简单,瞿秋白学俄语,周立波学俄语,都是学不到一年就可以翻译小说,周立波翻译了《被开垦的处女地》。到八十年代,韩少功也能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也都是以作家身份来做翻译,感觉比其他人要简单一些。

村里有一万多原住民,农家小院都收拾得整整齐齐,这是在别处见不到的。两边的农田,是自然状态,也有造景的成分。

围绕“文学第一村”,与中国作协合作,建了图书珍藏馆和版权中心,专门收中国作家的签名本。

“作家书屋”也很有特色,由作家授权命名,一楼陈列作家的作品,并根据作家的代表作,设计经典场景,二楼是民宿。我们仅参观了“王蒙书屋”,一楼有一个角落根据“青春万岁”布置了教室一角,黑板和课桌椅,可供照相打卡和小型朗读表演使用。还有一间布置为王蒙的书房,墙上挂着作家的生活照。

每个作家书屋都有作家授权的亲笔签名图章。

大部分作家书屋都是由原来农民房改造而来,只有一个最大的是设计师的作品,获得过设计奖,要2000多一晚。

当地与文旅配套的产业有油菜和水产养殖,都是与农科院的院士合作的科研项目。

6、除清溪村外,还看了其几处景点:包括:

益阳市民中心。这一块整体建设花了不少钱,从市民中心,到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音乐厅等。博物馆是地势最高的建筑,门前有阶梯广场,形成天然舞台。树是新种的,冬天看不出规模,到夏天应该是绿树掩映。

鱼形湖。有一片巨大的水面,曾经组织过帆板比赛。附近有一个岛,据说是一个有钱的大老板买下来,岛上绿化做得非常好。

露营基地。一块林中空地。有几个帐篷和收起来的大气球,旁边树林,树干上绑着吊床,目前就是一块空场,周边没有配套设施。

天意木国。也是一个大老板的私人博物馆,收集了大量珍贵的木雕作品,非常震撼,可惜当天放假了。

7、因着周立波的缘故,“山乡巨变第一村”又被称为“中国文学第一村”,与中国作协合作,前不久组织了一次中国“作家天团”的参观之旅,莫言、刘慈欣等都来了,一时间人山人海,益阳书店的《三体》都卖完了。

8、也正因此,文旅的主题将围绕“文学”和“乡村振兴”吧,从内容,到产品,到业态。

相关文章

  • 山乡巨变

    今天,早上起来,看了看新闻,粗粗一扫。觉得还是应该看看书,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在我案头堆了很长时间,今天终于看完了...

  • 《山乡巨变》

    周立波 人民文学出版社2018年版 2020.1.28-29 不同身份的农民对于农村合作社运动的态度和选择的行动。...

  • 对联:山乡巨变

    精准扶贫,决胜小康,聚民力民心,谋百姓福祉,山乡巨变; 清廉执政,不忘使命,正党风党纪,图民族富强,祖国恒昌。

  • 山乡未来将巨变

    回乡的两日,虽然挖野菜时看到了山村荒野的模样,但一想到已经建好马上就要通车的高速出入口以及横跨黄河的南北大道,纵横...

  • 点绛唇 山乡巨变

    石乱云深,鸟飞崖顶须全力。娟妍景色,地远谁人识? 惠政融和,路广招游客。欣作画,齐心泼墨,佳境人人得。

  • 《山乡巨变》读后感

    《山乡巨变》可以说是《暴风骤雨》的续篇,虽然一个写的是东北地区的土地改革,一个写的却是湖南山乡益阳的农业合作化运动...

  • 临江仙

    临江仙 山乡巨变 昔日穷乡成闹市,小车花径楼房,餐鱼食肉酒茶香。农夫安且富,梦里笑声长。 七十年沧桑巨变...

  • 耕读山房·《山乡巨变读全南》

    全南,我的故乡。 在外多年,每每与友人谈到家乡这个话题,脑海无不例外地浮现出周立波著作《山乡巨变》...

  • 水磨忆

    水磨忆 巴山松 今见水车转悠悠, 顿忆磨面夜不休。 转瞬已过五十载, 山乡巨变赛飞舟。 2019.05.01

  • 连环画《山乡巨变》第三册

    《山乡巨变》连环画讲述的是1955年湖南省一个僻静的山乡掀起了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壮阔的波澜触动了每一个角落,引起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中国山乡巨变第一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zvnv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