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红楼梦中处处布满了宿命难逃的痕迹,正如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到的红楼梦曲的收尾曲《收尾·飞鸟各投林》中所写:
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
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
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
冤冤相报实非轻,分离合聚皆前定。
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
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这一首《飞鸟各投林》,红学界的学者们大都认为它暗示的正十二钗的命运,但具体分属则有争议。我们先不管“无情的,分明报应”是指王熙凤还是妙语,也不管“欠命的,命已还”是指元春还是惜春,我们先来看“欠泪的,泪已还”这句,这句话毫无争议,是指林黛玉。
林黛玉前世是一株绛珠草,贾宝玉是神瑛侍者。绛珠仙子为了偿还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于是这出还泪记,引出多少风流冤家纷纷粉墨登场,闹哄哄地你方唱罢我登场,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宝黛初见,林黛玉大吃一惊,心下想到:“好生奇怪,倒象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却直接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
命运如此奇妙,两人初见时,都对对方生出了似曾相识的感觉,果真姻缘前世注定么?或者是冥冥之中有所指引?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有过这种经历,觉得一个人十分眼熟,可是你们确实是从未见过。
我没有遇到过这种人,却也有着相似的经历。某一个场景,你觉得很熟悉,非常熟悉,总觉得之前在哪里遇到过,可是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一刻你会产生一种奇怪的感觉,不知自己是处在梦中,还是现实里。相信这种情景有很多人都经历过。
如果你遇到过这样一个“何等眼熟”的人,我的《红楼梦》鉴赏课的老师会告诉你:一定要抓住,遇到这样一个人多么不容易!绝大多数人一辈子都遇不到,或者即使遇到了,要么是他已娶了妻,要么是你已嫁了人。
2. 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
有人说,宝玉花心,身边永远围着一大群莺莺燕燕,看到哪个姑娘都要赞叹一番,和很多人都有着暧昧不清的关系。
鲁迅先生曾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这样评价宝玉:“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又说:“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足可见他对宝玉评价之高。
宝玉既亲密又尊敬女性,不管她是贵族小姐还是服侍人的丫鬟,就连当时社会地位最卑微低贱的戏子,宝玉都尊重她们的思想和感情,还她们以人的尊严。他还没出场,就因为他说的那句“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骨肉”而被人称之为“怪胎”。可见其尊敬女性、热爱女性,真乃“古今第一人尔”。
宝玉每天呆在姊妹丫鬟间,尤氏说他“只知道和姊妹们顽笑”。有什么好东西要先拿去给林妹妹挑,特意留下金麒麟赠湘云妹妹,又为博晴雯一笑而撕扇,还说“古人云,`千金难买一笑',几把扇子能值几何!”细心体贴之极,唯恐拂其意。
宝玉之爱是博大的,不管是亲姊妹迎春、探春、惜春,还是姑表亲戚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亦或是丫鬟袭人、晴雯、平儿、紫鹃等,他都对她们关怀备至、细心呵护,并且从她们身上看到了连本人都没有察觉到的人性的真善美。不但对于活人,连画上的美人也怕她寂寞,特意去“望慰”一番。
因为爱博,所以心劳。当晴雯和袭人吵闹的时候,他伤心地说:“叫我怎么样才好呢?把这个心使碎了,也没有人知道。” 平儿理妆那一回,宝玉不仅妥帖安排平儿换衣裳、涂脂粉,还感叹平儿孤苦的身世,想到“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淫,凤姐之威,他竞能周全妥帖,今日还遭荼毒,想来此人命薄,比黛玉尤甚。”便又伤感起来,不觉潸然泪下。可见其不仅“劳形”,而且“劳心”。
宝玉同时爱着这么多美好的女子,这种爱是同情而怜惜的,他同情身边这些女子不幸的命运。而贾府这么多各具才貌的妙龄女子,也因为宝玉之爱而焕发出青春的光彩。
3. 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宝玉的爱也是专情的。从宝黛初见就可以看出,林黛玉注定成为宝玉心中是最特殊的一个,宝玉的男女之爱只给了他的林妹妹。
宝黛之间的爱情,不需要太多形容词去修饰,它和如今恋爱中的男女一样,女方吃醋、两人吵架、男方主动和好,然后又吃醋、又吵架、又和好……就是这样一种小情侣分分合合吵吵闹闹的状态。
因为宝玉身上的玉佩等都被小厮抢了去,袭人追问,被黛玉听到了。黛玉便生气地对宝玉说:“我给的那个荷包也给他们了?你明儿再想我的东西,可不能够了!”试想一下,你送给心上人的东西被他给了别人,能不生气吗?
于是黛玉赌气回房,将前日宝玉所烦他作的那个才做了一半的香袋儿也赌气拿过来就铰。宝玉见黛玉生气,急忙追了过来。见她如此,急得连忙把系在衣服里面的荷包拿了出来,“你瞧瞧,这是什么!我那一回把你的东西给人了?”
最后,这场误会也最终在宝玉“妹妹”长“妹妹”短的赔不是中化解了。最后,宝玉道:"好妹妹,明儿另替我作个香袋儿罢!”黛玉道:“那也只瞧我高兴罢了。”情人之间的斗嘴不外如是。
从这一回可以看出,宝玉对黛玉的珍重之情。即使是黛玉误会了她,最后也是他赔不是把人哄了回来。所以这本书男生也应该好好读一读,学一学人家宝玉是如何体贴女孩子的。
除了日常地打打闹闹,情人之间也免不了吃醋了。有一回,史湘云来到了贾府,宝玉过了很久才来。黛玉便问他:"在哪里的?"宝玉便说:“在宝姐姐家的。”黛玉便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了来了。”
黛玉吃起醋来,那张利嘴说出来的话让人忍俊不禁,这句话也堵得宝玉哑口无言。林黛玉和薛宝钗在前几十回一直都是不和的状态,林黛玉吃得最多的醋也正是这位贾府上下称赞的宝钗了。
直到有一回黛玉在一次行酒令的过程中,一不小心引用了一句《西厢记》里的“良辰美景奈何天”,宝钗细细教导了她一番,让自幼丧母缺乏亲人关爱的黛玉感动不已,这才对宝钗不再抱有成见。黛玉那句“细细算来,我母亲去世得早,又无姊妹兄弟,我长了今年十五岁,竟没一个人像你前日的话教导我。”听着实在令人心酸。
谁能知晓孤女寄人篱下之苦呢?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黛玉平时虽然尖牙利齿喜欢打趣人,可是她也处处小心翼翼,始终谨记自己寄人篱下的身份,不敢行错一步,也不敢给别人添麻烦。
宝玉是最了解他林妹妹的了,见黛玉突然和宝钗好了起来,心下疑惑,便对黛玉笑道:“那《闹简》上有一句说得最好,'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这句最妙。”
这里是用了一个“举案齐眉”的典故。孟光梁鸿是东汉一对有名的恩爱夫妻,每到吃饭时,孟光总是将粗陋的食物放在木托盘里,举到眉毛的高度,低着头,端端正正地捧给梁鸿。后人便用举案齐眉形容夫妻恩爱。
所以这个“是几时孟光接了梁鸿案?”的言外之意就是:太阳打西边出来啦,你是什么时候和薛宝钗这么好啦?
这也是我《红楼梦》里最喜欢的场景之一,美好的爱恋莫过于:最了解我的人是你,最了解你的人是我。
还有第五十七回我记忆深刻。
黛玉身患重病,宝玉也因为紫鹃“黛玉要回姑苏”之言而犯病。有一日正昏沉间,有人喊了一句“林之孝家的”,宝玉听到了个“林”字,便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林家的人接他们来了,快打出去罢!” 贾母急忙安慰他说不是林家的人,宝玉哭道:“凭他是谁,除了林妹妹,都不许姓林的!”
一时宝玉又一眼看见了十锦格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便指着乱叫说:“那不是接他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贾母忙命拿下来。袭人忙拿下来,宝玉伸手要,袭人递过,宝玉便掖在被中,笑道:“可去不成了!”
宝玉对黛玉之情深,头一次明明白白地由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疯言疯行、痴言乱语,清清楚楚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最后,黛玉将一生的眼泪偿还给了宝玉,宝玉和宝钗成亲了。这一出怀金悼玉的冤孽情债,也唱完了。只是,红楼梦第二支【终身误】唱道: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到底是意难平!无人能取代宝玉心中的林妹妹。
4. 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筵席
最后,以甄士隐对《好了歌》的注解结尾: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一梦,梦醒来,一场空!
人生,到头来都是一场空!
- end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