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学习焦虑成为一种普遍现象。这种焦虑不仅影响学习效果,还可能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化解学习焦虑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知觉醒》里提到学习焦虑的成因与化解,我认为值得借鉴。
一、学习焦虑的成因:数量与难度
数量:很多人都想同时做很多事情,或者堆积了很多任务,觉得时间不够用。心里越想着要高质量完成所有任务,就越是完成不了,很焦虑。
难度:许多学生在初学阶段因为无法忍受笨拙和失败而感到懊恼,甚至开始自我否定。他们对学习的本质缺乏正确理解,急于求成,导致焦虑情绪的产生。学习的本质是通过大量的练习让大脑中的神经元形成强关联。这个过程在开始时一定是很慢的,但只要我们坚持练习,这些连接就会越来越多、越来越强,最终形成一张高效的网络。
二、化解学习焦虑的策略
数量方面:降低期待。把那些不重要、不紧急的任务先放一放。很多任务其实都是我们自己给自己找的,就算暂时放弃,天也不会塌下来。相反,当我们主动放下那份不切实际的期待后,我们才能专心致志地去做眼前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那些没办法选的事任务怎么呢?比如考试如果我们对某次考试真的没把握,那就降低期待,告诉自己最差的结果就是考不好,然后本着重新开始的心态,能学多少就学多少,把多出来的都当成惊喜。这样我们反而能静下心来学习,不再害怕。主动削减欲望、降低期待,这样才能让我们丢掉精神包袱、轻装上阵。毕竟焦虑只会让我们停滞不前。
难度方面:学生应正确认识学习的本质,允许自己在初学阶段进步缓慢,甚至反复失败。他们应该给自己足够的时间去练习,在遇到困难时,降低期待,一次只做好一件事,允许自己开始时进步慢,甚至失败,只要我们花更长时间去练习,就一定能成功。
三、降低期待不等于降低标准
需要强调的是,降低期待并不意味着降低学习标准。在保持高标准的前提下,调整自己的期待,以减轻心理负担。这样做有助于更好地投入重要任务,提高学习积极性和成果。因此,降低期待和保持高标准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共同推动着学生向着同一个目标前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