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回:曹操遣使探黄盖 蒋干听琴遇庞统(11)
蒋干把周瑜的漏洞一表而过。照理应该说明,自己被周瑜捕获,又从营中逃出。但他觉得这样讲法既不光彩,又是罗唆,只要讲明事情的实质,具体细节是无关紧要的。
更主要的是,他迫不及待地要将带庞统过江的那张王牌亮出来,前面的细枝末节就没有心思详述了。
你不说清楚,曹操当然不明白。因为蒋干临走之前就这样讲,“此番过江,直达粮队”,前后呼应,所以曹操很相信他的话。
曹操又问:“那末,可曾遇见老将军?”
“当然见到。老将军确实被周郎打得皮开肉绽,卧床不起。听说丞相不信,老将军当场对天立誓,‘倘然黄盖诈降,定然死在乱箭之下。’下官问他何日到此。他道,不知伤势何日方退,因此无法定期。下官请他写封书信。他说,江上封锁严密,若被查获,大事休矣。然而老将军与我盔印一方,以为信物。”
说罢,从靴统中取出盔印,呈上:“请丞想观看。”
曹操接过盔印,见上面刻着“黄盖”二字,金碧辉煌,光彩夺目。对蒋干看看:此番你的功劳不小。
就把盔印往案上一放,道:“子翼,其功非小。”
“丞相,些许微功,何足挂齿!”
曹操想,你过去一向沽名钓誉,好大喜功,今天怎么气派这么大的呢?这么一桩功劳,你还说是些许微功,那怎样的功才算得上大功呢?
徐庶想,你说的大功,不问可知,就是从对江带来了火老鸨。
蒋干说:“丞相,下官非但探清了黄盖的虚实,并且遇见了一位能人,带他前来相助丞相。”
曹操听了,对他并不存多大的希望。因为知道此人向来言过其实的。所以,曹操只是冷冷地问道:“何许样人?”
“乃是襄阳人氏,姓庞名统,字士元,当今的凤雏先生。”
“庞统?!”
“正是。”
“这个……”
曹操揣度着蒋干的说话,忽然警觉:哼,蒋干,你又上了周瑜的当了!肯定领来的假庞统。他浪迹山林,云游四方,我从未见过他的面,众文武又没有与他同道的,你自然但闻其名,未见其人。周瑜素知庞统名望大,我曹操求贤似渴,最容易上当。即使是真庞统来,我也难辨其真伪。所以,周瑜想出此法引我钻圈套。
曹操想到此间有个“外国忠臣”徐庶,目光扫过去对他看看:你是隐士出身,你的老师是司马徽,与庞统的叔父庞德公是老朋友。那末,你们这两个小辈一定也相识的。不如请你先去看一看,来的究竟是不是庞统。
再一想,不妥。徐庶这家伙很刁滑,专门给我上当,如果他明明看到是假的,故意骗我说是真的,等我发觉,已经上当了,郑重其事地去接个骗子,那怎么办?
曹操又一想,不会。因为庞统名气大,等一下我与他见了面之后,只要几句话一谈,就可以掂出分量,辨出真假的,想必徐庶不敢瞎说。所以呼唤道:“元直公。”
徐庶从旁闪出,拱手道:“丞相,徐某在。”
“费心先生先往江边一走,观看来者可是凤雏。”
徐庶想,不用看的,肯定是真的。假庞统根本不敢来,来了也没有用,你不会上当的。
不过,这条连环计一成功,赤壁就要烧了,难道我就这样陪着曹操一起烧死吗?我一直想走,苦于没有脱身之计。倒不如趁这个机会去向庞士元请教一番。
便道:“丞相,徐庶曾经见过庞统两次,是真是假,一看便知。”
“如此,速去速来。”
“遵命。”
徐庶出营,上马,直往江边而去。
这正是:面壁学道苦半世,解衣归隐亏一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