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060704/ce630d2017f30849.jpg)
就在房价蹭蹭地往上涨的时候,我还常常幻想,一壶酒一篇诗一剑天涯,钱财多少并不重要,够花就行。
而与自己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自己身边的两位小伙伴,一位用自己灵活的头脑在去年赚到了10万元的第一桶金,而另一位则通过自己工作的专业程度混迹大公司,月薪超过5位数。
先说说第一位
销售出身,嘴皮子6起来能从天亮叨叨到天黑,如此循环往复,不带一句重复。
并且,每一句都带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
自打大学毕业,他就回到老家开始销售生涯,曾经的帅气小伙3年之后再次相见已经变成了大腹便便的富态老板模样。
西服裤子配着白袜黑皮鞋,腰间醒目的大皮带处处看来都像是来自山山西的煤老板,脸上的肥肉不用手捏都能明显看出,对比刚刚工作一年的自己显得世故很多。
都说,销售好了都是老油条,这话用在他的身上一点也不假。
不过,他也是个例外,做生意始终坚信生财有道,亲自把控产品质量,绝不生产和销售一件不合格产品,因为这样的品质也为后来的生意赢取了客户的信任。
初来北京,机缘巧合之下,他发现了做周边产品的市场。于是,开启了一年的周边产品生产和销售之路。
重要的是,一个人承担。
没有资源,自己找资源,没有厂家,自己找厂家,没有客户,自己找客户。
微信、微博、FM、QQ.....他对新兴的社交工具有着过人的敏感度。一个个客户、厂家就在这样的环境下被他拓展开来。生意越做越大。
他经常跟我提起“我今年的目标是攒10万块钱,你呢?”
一句“你呢?”我懵逼了。
讲真,我真的不知道,只是想着挣着钱就行了,多少再说。
其实,我们中间有过几次喝酒撸串。
局上,他不时跟我们讲述着一件产品多少钱生产、多少钱卖出,中间的利润多少,然后卖出去多少件就可以挣到多少多少钱。
不错,这种“营业额=单价数量,利润=营业额-成本”*的基本算法基本人人都知,可对钱不敏感的自己平常怎么也不会去想。
没钱?一个字,该!
听着他大讲挣钱的经历和描绘着挣到多少多少钱,着实很羡慕。
毕竟,风花雪月是理想,柴米油盐是常态。
和他的聊天,明显可以看出对待挣钱的态度不同,而这个,更为重要。
我们不能一方面羡慕着挣钱,一方面又鄙视小钱。
局上,他不时跟我们提到几毛几毛钱的利润,在这个100元都不叫钱的年代,他把几毛几毛钱的利润都看得如此之重。
对比之下,自己大手大脚的习惯真的是高下立判。
如今,他已经注册开了自己的公司,筹备着创业。
作为朋友,祝福着,也羡慕着。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0704/044221df27cf43f4.jpg)
再说说第二位
有人说,做生意不适合自己,这话没错,但同样也有挣钱的其它门道,比如:好好工作。
宿舍二哥一直都是我们的榜样,从大学开始就体现出来。
逃课、拉外联、做创业大赛、提前到北京实习、进入某度,如今在某东工作。
一切看起来就这么简单,但对于一个普通的二本院校学生而言,其难度也可以想象。
差距好像是从大四初始开始的。
而那一年,LOL在整个院校呈现出风靡的状态,与其格格不入的是,二哥心心念念去北京实习。
忙着查资料、看公司岗位要求、准备简历、面试,来来回回跑了有三四趟,终于在下半年二哥提前我们背着行囊走上了“北漂”的道路。
就在我们嘴里还喊着“德玛西亚”的时刻,二哥已经开启了加班狗的模式,常常可以听到他跟我们抱怨“一加班就到了晚上2点多”。
有一个月之后,他跟我们说“不加班到2点都不习惯了”。
背后的辛酸不言而喻。
毕业了,我们也来到了北京。
普通的公司,普通的工作,普通的工资,普通的生活。
好在,我们经常和二哥一起坐坐,吐槽一下工作,聊聊生活。
某一天聊天,他跟我们说到工资已经远远超过5位数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差距已经在不知不觉中体现出来,至少,挣钱的多少已经最明显不过了。
什么感想?除了羡慕之外也默默念叨自己要加快挣钱的速度了。
突然想到,过年的时候和二哥聊到2017年的年度计划,他整齐划一的年度计划表单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有着高度自律性的人,这样有着清晰的人生目标的人配得上那么高的工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60704/20d8faa6c988f0c1.jpg)
殊途同归。两个截然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式挣到了自己满意的金钱。
现在,我越来越对钱产生敬畏之心,认真看待挣钱这件事。
身边的朋友,大家有机会一起做事情,都会认真谈钱这件事。
有句话说的好:“钱可以解决90%的问题,剩下的10%的问题有钱没钱都不能解决。”现在,我第一反应是能够解决90%的问题,那也是很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