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喝火令

作者: ZGb5cb | 来源:发表于2019-07-27 09:51 被阅读80次

    先简单介绍下“黄庭坚其人”。

      黄庭坚对宋词有着巨大的影响,黄庭坚与秦观,张耒,晁补之号为苏门四学士,都是宋朝第一词人苏轼的学生,黄庭坚在诗歌创作上又属于那种有路径可寻,有诗法可依者,所以门人弟子众多,从而为江西诗派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当时江西诗派有名的韩驹,徐俯等怕自已在江西诗派老大的位置让黄庭坚坐了,很是不乐,到黄庭坚府上挑战,黄庭坚是见过大场面的人,云:“公学问文章,天然成性,落笔妙天下”。韩驹,徐俯闻之立马拜黄庭坚为师父。

      简介说完了,从喝火令这个词牌范词中最全面的总结出十二字:“二仗一叠三枪一破一衬一应”

    1,两仗:分别设在上、下句的发端,为什么要设在上下句的发端呢,无论是抒情还是绘景都能起到艺术性的效果,更能增加词的色彩,喝火令的两仗很重要的,列十二字之首

    对仗工整目前常用:“门类对”、“词组结构相对”,所谓“门类对”指:门类相临近的字词互相通对,这类对由于易意重或合掌较适合初学者不说了,“词组结构相对”:指语法结构相同,例:“见晚”对“交疏”它是动形对动形这种结构叫“动补结构”,也是对仗中最派头的玩法。

    2,一叠:指叠词,叠词多选用实字+虚字,这样选有什么好处:(1)起突出强调作用(2)避开了直接叙述,(3),上文与下文衔接更加自然流畅。

    3,三枪:也叫三叠是由三句复式结构的句子组成的,复式结构的句子用在词中什么意义,这是很多人都没听过的,没听过应用起来使句子生涩。

    它的意义:就是把结构不整齐的句子串联形成一句完整的句子,把词的观赏性、色彩性、艺术性提升到一个高度上的境界,任何词牌都不具备这境界的,既然是结构的句子就要讲究应用结构来相对。

    不是网上说的喝火令三枪只能是并列名词来摊破递进的,不是古人画只猫你就一辈子只画猫这是伪科学的,科学依据:只要是上、下结构相同的句子都能作递进的句子,至于三枪怎来造句。

    这三枪造句应简单到复杂或浅到深这样造句来递进:这一枪除了叠词外第一字是你要摊破的词性,举个例这一枪:忘也“春”红,摊破名词“春”。

    第二枪是要和这一枪相同时间或相同空间景语或情语来造,例:忘也“柳”风扬,因为第一,二枪都是相同位置上取字所以叫并列词性,第一,二枪也叫并列递进,再这“春柳”是并列名词。

    第三枪递进方式有很多种:承接,选择,假设,转折,因果等递进。例:“忘也落梅如雨”,再这是承接第一,二枪时间上来叙的,“春柳落梅如雨”时间上是吻合的,春红柳绿正是梅散风香的季节。

    4,一破一衬放在一起说容易理解:

    (1),一破:喝火令摊破的是词性,晓也星稀,晓也是叠词不能被摊破的,“星稀”这俩字摊破第一字“星”,“星”是名词范词摊破的是名词,摊破名词有什么意义:和它的闺怨词调有关的,情感愁苦排遣之后这时应放缓笔调写出无奈离别之情。

    (2),一衬:指上片六言句与三叠六言衬句相衬,何谓相衬:动与静相衬等,上下相衬要求相对高的,派的玩法应是景情来相衬,并且有特殊要求“愁景衬乐情”反之也可,“乐景衬愁情”。

    5,一应:修饰手法中有一种手法叫对应,范词中何谓对应:上、下合句“词性相同,意思相近”这八字解释下:“词性相同”:要求对仗,除第一字平仄应相反,剩下字词与偶句相同,“意思相近”:“上合句叙离、下合句也应叙离”也可“上合句叙合、下合句也应叙合”,这是对应手法的特点,必须遵循的。

    前序把喝火令“二仗一叠三枪一破一衬一应”说完,这十二字都概括在喝火令的词中,分析范词时阅读理解容易了许多,一块来欣赏黄庭坚的喝火令“见晚情如旧”。

    一,起句:

    见晚情如旧, 交疏分已深。(对仗)

    仄仄平平仄句,平平仄仄平(五言律句)

    结构: 2 1 2 2 1 2

    五言句式读法:二字领也叫二字读,例:“见晚”

    解析:起句作者是直接用了赋起手法(首仗),所谓赋:“平铺直叙把思想感情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何谓兴:“以言他物而引起所咏之词”,这些基础不应该再说了,这么高端的喝火令“赋、兴”应该要分清是什么意思,这句意思:“相见虽然很晚却感情如旧交一样,交往不是很密切但是缘分已经很深了。”作者先设了一个问题,引发思考,继而辅陈,词的起句最注重发端“结构句式、言语要工整、不能随意简化、更不能拼凑”,作者设了这个问题这里没有交代出来,就跟着作者的思路一块走。

    二, 承句:

    舞时歌处动人心。

    仄平平仄仄平平(七言律句。)

    结构: 2 2 2 1 

    解析:这里先说一下什么叫“合语”:欢乐的、团聚的、等这类乐语,什么叫“离语”:分别、相隔、悲情的愁语。承句作者是根据起句“缘分”来叙大意“歌楼里的舞姿歌声令人心动。”古代才子夜晚的兴趣除了写诗填词就是沉醉于“歌楼里”,“动人心”用的太好了,看似是舞姿令作者心动不已,有一句这么说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不是这样的呢。

    三,上片重点:

    烟水数年魂梦,无处可追寻。(衬,应句)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六,五言律句)

    结构: 2 2 2 2 1 2

    解析:作者上片衬句是根据承句“动人心”来叙的,

    ①,“烟水”并列名词作喻:男女情事。

    ②,衬句是根据承句引申来叙,什么叫引申:就是承句作者叙的是“动人心”,衬句也就是对承句“动人心”展开的陈叙,承句叙合语,衬句也应是叙合语不能转愁语或另造画面的,目的:衔接自然顺畅,不会给读者一种“非常突然”的感觉,大意:“几年前的情事令我魂牵梦绕”。

    ③,对应句:应是对衬句的反衬来叙,什么叫反衬:一句话同时出现两种相反意义的词语,也叫“矛盾句法”有什么目的呢:词最忌粘滞,无转换的陈叙,“话说七分留三分”就是不让人看透你词中的意思,从而给人增加一种神秘的遐思,是不是这样的呢:“那些魂牵梦绕的往事也没有地方可以寻找到了”作者借助副词来转折把上片叙完。

    喝火令上片技巧:承句“合语”、衬句“合语”、对应句借助副词的“离语”。这叫上合,至于起句叙“合”、还是叙“离”或“中性语”都可以,关键是看布局,上片布的局是叙合,起句叙“合”或叙“中性语”当然最好,但是也可以“离语”起,承句来转“合语”也是符合词的精髓“语语转、字字折”更加能起到扑朔迷离的效果。注:(上结为什么是叙离语:对应句是衬句的反衬,衬句叙“合语”,对应句就是叙“离语”目的是为下片埋下伏笔的。)

    四,下片起句:

    昨夜灯前见,重题汉上襟。(对仗)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言律句)

    结构 2 2 1 2 2 1

    解析:起句中性语作者也是直接用了赋起手法(次仗):网上很多人在议论次仗不对仗是不对的,“昨夜”偏正名相对“重题”偏正名、“灯前”方位名相对“汉上”方位名、“见”动相对“襟”名化动作动依据:古代皇帝的诏书是丝绸品制作的,绕成圈的读文时是要拉开的“襟”指:环绕。这幅画面作者也是根据上结“无处可追寻”先设问题“诏书”后展开来陈叙。

    大意:“昨天夜里(天黑至24点前)案桌的灯前又见到了皇上下的诏书。”作者高明之处句句留悬念让读者自己往下去寻找答案。

    五,下片承句:

    便愁云雨又难禁。

    仄平平仄仄平平。

    结构: 2 2 12

    解析:这幅画面和上片承句“动人心”发生巨大转变,先看这句意思:“随之而来的愁苦人情世态反复无常,却又无可奈何。”这句是根据“汉上襟”来转叙,“汉上襟”里说了什么,作者终就一直在留有悬念,未肯道破天机,只有了解历史才能解开谜语的。

    黄庭坚历任县令至朝庭重臣,自己连救一位红颜知己都不能做到正是作者的愁苦,喝火令两句七言句重要在上叙合下叙离,有什么意义:这是词的章法上合下离的技巧。

    六,

    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晓也雁行低度,

    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解析:叠词:晓也:时令名词+副词的词组,“也”在这作加强叠词语气的作用,大意:“拂晓时分”整个三叠是围绕承句“又难禁”来的,让作者到底“惊”诣音“禁”了什么,天快亮执行皇上命令的时辰不多了,第一叠是第一拍来作基础“星稀”星儿少了,本词摊破的是名词:“星”,(喝火令摊破是:名词)

    第二叠:第二拍在第一拍的基础上时间并列递进,月儿也沉下去了,第三叠:第三拍,是在第一第二拍的基础上加以承接来作递进“以物喻人”雁儿飞得很低。

    七,

    “喝火令”词牌,乃孤体,没有其它参考版本,因为黄庭坚喝火令在词中蕴藏了大量的手法,让宋、元、明、三朝的才子不敢涉及,尊“黄庭坚的喝火令”为正格(收藏宋词辞典里),到了清朝,清代的才子和我们一样非常痴迷“喝火令”这词谱,又不敢按正格来填,弄了一款变格的“喝火令”玩起来了。

    三叠衬句作者是用“叠字摊破开句法。”这个牌子有一个非常独特之处:就是它的“摊破(开)句法”,使一个本可完整的句子,分几段表达(第一拍,第二拍,第三拍)加强了其中所要表达的意味,也使词的节奏更加鲜明,也就是最后一句事先得准备一个“完整的六言律句”!然后把这个六言句摊开,叠成三句,前两句各取六言中的前二字,第三句取用其后四字。最后一句干脆利落,例:“星月雁行低度”。

    在节奏,意境上具有层层递进,让人回味不止,这个词牌不常见,宋词里唯有黄庭坚的一首喝火令留传了下来,实属遗憾,为什么遗憾,没了对比。

    八,

    不会寄芳音。(结句也是对应句)作者内心无奈的写照。

    仄仄仄平平

    结构:2 1 2

    解析:不会给我寄来佳人的音讯了,因为作者要押貌美女子到边塞去,再也见不到了。

    故事讲完了要结的,黄庭坚结的看是词题“见晚情如旧”,但是不是这样的,“星月雁行低度”星月:表示夜晚, 雁行低度:作喻:人像夜晚受惊的雁飞走了,当然不会有雁再寄来音信了,一气呵成。(双关语)。

    喝火令下片技巧:1,承句“离语”、三叠“离语”、下结借助副词的“离语”。这叫下离,至于下片起句叙“离”、还是叙“合”再这作者选用“中性语”来叙,也是一样行的,起句“合、离、中”都可以,关键是看布局,下片布的局是叙离,起句叙“合”或叙“中性语”也是可以的承句来转“离语”。

    九,先说说三叠句:

    晓也星稀,晓也月西沉。

    晓也雁行低度

    三叠句中藏有一衬句:第一叠笫三字:星,第二叠笫三字:月,第三叠笫三,四,五,六字雁行低度,组成一句:六言句与上片六言句相衬。

    三叠中六言衬句: “星月雁行低度”,应用了“摊破(开)句法”。

    十,

    最后看看黄庭坚的衬应句是否工整:

    烟水 数年魂梦,(情语) 无处 可追寻。(情语)

    并列名词                            副词

    星月 雁行低度,(景语) 不会 寄芳音。(情语)

    并列名词                            副词

    这就是完美的衬应句,衬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同,对应句:第一字词性相对平仄相反。喝火令有二仗了,衬应句在弄的像仗句是的,1,容易坏意,2,有堆彻的嫌疑,3,对偶句都只对上一两个词性OK了,衬应句也就不易讲究字字来对了,看的是造句的内容。

    如果摊破的是并列动词,并列形容词等,相对衬的句,每句第一字词性要相同,可以的,只摊破名词太窄了,易造成网上千篇一律,不符合词的特点:潇洒飘逸。

    所谓衬句要用并列名词吗,答案:不一定要用,因为衬句手法没要求非要是并列名词起。在这可以突破的:上衬句叙离,对应句叙合(一反一正),下衬句叙合,下对应句叙合。闺怨婉约词调特征:是以“离合或合离”来填的,不同于其它词调的特征。

    十一,

    本词最大疑点在:“星月雁行低度”,是否有递进的作用,答案:肯定是有递进的作用,分析这句的意思。

    黄庭坚从深夜且直到快天亮都还不能入睡,在窗前看见星星稀少,月儿也开始沉下去了,深夜至天快亮这段的时间里,一般是见不到雁飞行的,只有一种可能,再这是用惊吓或受伤的雁喻:作者此时的心情和受伤雁是一样的。(怎就天快亮了)作者用了:并列递进+承接递进。

    十二,大结句:

    喝火令有什么作用呢,很关键的:从语言艺术上来欣赏,喝火令不是直接来叙述,“情由景生”“景在情中”,这是一首结构精美工巧之作佳词。 还是一首描写离情别苦的闺怨词“景为情设”。

    黄庭坚的喝火令 词题叫:“见晚情如旧”写给北宋歌妓:谢才英。注:

    (1)一正一反指:上承句叙合、上衬句叙合、上对应句叙离,下承句叙离、下衬句叙离、下对应句叙离。

    (2)一反一正指:上承句叙离、上衬句叙离、上对应句叙合、下承句叙下衬句叙合,下对应句叙合。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喝火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es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