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手机那些事

作者: 乔零 | 来源:发表于2017-09-17 00:36 被阅读316次

毫无疑问,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我的影响很深,好的坏的,手机都悉数带给我,我也不得不接受。我有时也搞不清,到底是我在使用手机还是手机在使用我,是我奴役手机还是手机奴役我。

可能很多人都像我现在这样,习惯了睡觉之前躺在床上玩会儿手机,我们也知道这样的习惯不好,但还是对此乐此不疲,也不在意自己的皮肤和眼睛受了多大伤害,睡眠质量也因此变得越来越差。

我原本目光敏锐,视力是我身边的同龄人当中最高的。曾几何时,我可以站在五十米开外就能看清一个人的容貌,坐在教室最后一排也可以轻而易举地看清老师写的板书,而现在不戴眼镜,五米外我就对一个人的五官分辨不清,天色一暗更是如此。

假如在路上碰见熟人,我不一定能认出他们,所以往往不能及时跟他们打招呼,就怕他们觉得我目中无人不礼貌。

不戴眼镜,我的视线里总是雾蒙蒙的一片,也不要觉得这很浪漫,近视了才知道不近视有多好。

无聊时习惯了打开手机,刷资讯刷动态……就算什么消息也没有,也要拿在手里把玩,这里点点那里点点,好像手机的东西不是手机而是鸦片一样。外出时要带的东西里可能会把钥匙给忘了,但我绝不会把手机给忘了,自己讨厌让人那副总是低着头玩手机的模样,奈何突然发现在别人眼中自己也是那个样子。

无聊时玩手机,一个人吃饭时玩手机,睡觉前玩手机,坐地铁玩手机,上课听不得老教授的长篇大论也玩手机……

也不知道自己在玩些什么,明明对手机游戏没那么感冒,也没下载什么游戏,就单单几个装机必备的通讯软件和资讯软件就能那样占用我的时间,可能是我真的太没有自制力了。

这样不近视才怪哩。

我们都没有自制力。在这个手机统治得时代,谁又能真正独善其身呢?

想想我没有手机那会儿,过得多自在多充实啊。

那个时候不知道什么是QQ,不知道什么是微信,不知道什么是手机游戏,也不会惦记着手中是不是缺少了点什么。

那时我的世界里就只有五彩缤纷的彩虹、翩翩起舞的蝴蝶、缠缠绵绵的炊烟和黄灿灿的大片油菜花。

我的玩具还只是父亲帮我做的木头车子,用木棍充当的金箍棒和用作业本折成的纸飞机。一团河边的泥巴或几个玻璃珠都能让我玩上一整天,无忧无虑自由自在。手机在我那时的生命里算是多余的,没了手机,我丝毫不会感到任何空虚。

现在叫我抛弃手机,我也不知道我能坚持多久,不是因为我对手机太上瘾,而是现在没了手机实在太不方便,什么消息都是从手机中获得的,我总不能抱着一台座机接收学校里发来的微信消息吧,朋友有什么事第一时间也是通过QQ来联系我的,电话基本不常打。

现在一个人没了手机,几乎就和整个社会环境脱节了。

我人生当中的第一部手机,应该是父亲送我的诺基亚。自我拥有手机的那个时刻起,我的人生被分为泾渭分明的两个部分,一个是有手机的命运,一个是没手机的人生,金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而我选择了其中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的一生。

我和手机那些事

其实我也无可选择,无论我怎样选择,时代的浪潮终究会把我掀到这儿。

我也不知道是那部诺基亚具体是什么机型,只记得是黑色的,方方正正的一个小盒子模样的手机,体积很小,屏幕更小,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玩推箱子和贪吃蛇。

那时我刚上初中,平日里要住校,父亲为了方便与我联系,把自己用了很久的诺基亚给了我。

我和手机那些事

那时候,我大部分的时间都不把手机带在身上,只是放在我宿舍枕头底下,晚上上完晚自习回来玩会儿贪吃蛇就睡了。

起初没钱买电话卡,拿手机便一直当做游戏机用,虽然,只有可怜的那两个游戏。

后来攒钱买了卡,可以和家人朋友打电话。只是也不常打,我的朋友就只有我班上的同学,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还有什么必要打电话呢。每个周末我都要回家,和家人见面也不难,没有什么急事,自然也没有和家人打电话的必要。

初二还是初三,我认识了一个隔壁班的女孩,我们志趣相投,相见恨晚,把彼此当做知己,每天晚上都用短信聊天,一个晚上不聊上个一两百条短信绝不睡觉。

那时的短信一毛钱一条,一个晚上就要消耗掉我十多块钱。那时的十块可以买好多东西,大碗牛肉米线也才五块钱。

和她聊了很长的一阵子,上学时用短信聊,放假时就打电话,聊家常聊人生聊梦想,自己这里发生了什么小事都想让对方知道,自己身体发生了什么变化也让对方知道……

我还记得我和她出现第二性征时对我们身体的变化聊的不亦乐乎,但我们的关系却一直单纯得不成样子……

现在她有了男朋友,但我们也时常聊天,她不时会通过手机发送照片给我看,分享她最近的生活,最为非主流的自拍照也从不害怕分享给我看。有时害怕她男朋友吃醋,但她总说我们俩这么多年的革命友谊男朋友怎么可以比。

以前的手机,虽只能打电话发短信,但那才是有血有肉的生活。

我的诺基亚被我用了两年后终于光荣退役。现在那部诺基亚还保存在家里,电池已经报废了,假若找到新的电池,给它充上电,兴许它还能风风光光地用上个两三年。

诺基亚退役后,我换了手机,也记不清品牌了,长虹还是索尼吧,当初有手机可以用就算不错了,哪里会在乎它是什么品牌呢。

我和手机那些事

只记得那部手机外壳是绿色的,按键是黑色的,很有质感。相比诺基亚是很好看的一款手机,不仅可以打电话发短信,还可以拍照,但拍出的照片像马赛克一样,不是很清晰,自拍时要将手机翻转过来,让背部唯一的一个摄像头对着自己。

插上存储卡后存储歌曲还可以听歌,还有游览器,只不过网速出奇的慢,加载一张几kb的图片要花上几分钟,而我居然在那种网速下在游览器里玩了很长时间的偷菜游戏。

那个手机我用的最多的功能应该是听歌了。我买了一张内存很小的内存卡,内存卡很贵,虽然存储空间只有两百多兆,但也足足花了我六十多块钱。

那时候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那个时候物价也很贵。

起初内存卡里没有任何东西,我想听歌,但手机无法下载,我也没有电脑,当时我还未成年,不敢到网吧下,也没更多的钱去手机店下载。好在手机有蓝牙功能,那时舍友没事就会用自己的手机放歌,他们在教室里放,也在宿舍里放,每每听到我喜欢的歌,我就会请求同学把那首歌用蓝牙传给我,我有好听的歌也会传给他,我就这样一首一首地传,一首一首地攒,很久以后,我竟把我的内存卡存满了。

因为得之不易,所以倍加珍惜,我对手机里面的每一首歌都耳熟能详,前奏一响我就知道是哪首歌,我也通过手机学了不少歌。

哪像现在,想听歌在酷狗或网易云上一搜就能搜出来出来,得到的太容易反而不会珍惜,那些歌曲听过几遍就腻了。想当年手机里存储那那些歌里每一首都要听上几百遍,一首歌也要听它个两三年。

我和手机那些事

我很喜欢那个手机里的游览器功能,我可以借助它上网,无聊时我曾在百科网站上搜索许多我感兴趣的词条。

那时对天文感兴趣,所以常常在百科网站上搜索许多关于“黑洞”“外星人”“脉冲星”“平行宇宙”之类的词条,甚至通过百科网站钻研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普朗克的量子力学,积累了不少天文和物理知识,网络满足了少年时代的我强烈的好奇心。

百科网站不仅带给我很多天文知识,生活知识,还带给了我许多其他方面的知识,各种各样,我的头脑在那段时期突然变得越来越充实,现在想起来,那才叫用知识武装头脑。

初中时代,逐渐告别童年,整个人会发生很大的变化,无论心理上还是生理上。

初中时目睹着自己的身体发生的变化,自然会有很多疑问,但教科书的知识不全面,我也总不能硬着头皮请教老师,一般也不和朋友讲。

网络给了我一个窗口。

好在我都会在百科网站上搜,给出的答案都是极其官方且正确的答案。是百科给了我最初的性启蒙,让我不至于对性一无所知,陷入青春期的性迷茫当中。

后来,手机又换了,机型应该是长虹或索尼的改进版。这时的手机增加了一个功能,就是手机QQ,想来,那时应该是马化腾的腾讯帝国开始崛起了,像我这样的普通人,自然也被囊括在腾讯帝国的势力范围之下了。

起初对QQ这种东西感到很新奇,所以在朋友的帮忙下申请了一个号码,然后添加了许许多多的网友,而且只加女的不加男的,只是简单地因为不喜欢和男网友聊天而已。

熟悉QQ以后,为了锻炼我的打字速度,我常常会同时发起多个聊天。

同时和许多个网友聊天,在今天看来那举动倒是有些疯狂,反正今天我是不会没事就去主动搭讪任何一个陌生网友的。那时交了许多网友,列表里的头像几乎每秒都在跳动,手机总是滴滴滴滴地响个不停,我总是迅速地一个一个地回复,聊完一个再聊下一个,一开始总总顾此失彼,但不出几天后,我便可以盲打了,而且打字速度无人能及,再多的聊天人数也能轻松应对。

和形形色色的网友聊天填补了我很长一段时间的孤独感。

通过和网友聊天,我的打字技术慢慢地变得炉火纯青。现在换了智能机,没了以前的传统实体键盘,我打字速度反而慢了许多。

如今,我的QQ里只有我认识的人,而且大部分人我大半年都不会和他聊上几句。

初中时有过一次网恋,对方是黑龙江的姑娘,我和她,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相隔万水千山,却把彼此当做住在彼此手机里的恋人。每个夜晚我都要和她说晚安,每个早上她都要和我说早安。悲伤了要和对方说,开心了也和对方说,不曾许诺,心照不宣,但也不曾心安,最后也因各自的长大而不了了之。现在想起,觉得当年的自己真是单纯,怎么会相信这段感情终有一天会有归宿呢?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连她一面都没见过,有的只是一两张照片和几句留在心里的有温度的聊天记录而已。也许彼此只是一个寄托,只是住在手机里的另一个自己而已。

初三毕业,智能机横行,我的引以为傲的新潮直板键盘机又被淘汰了。

突然发现身边的人都淘汰了自己以前的键盘机,用上了智能机。

智能机整个屏幕都没有按键,触屏功能对我来说很是新奇,而且照出来的照片要比键盘机清晰许多,我便经不起诱惑,跟风攒了两百块钱买了一个山寨智能机。

智能机没有键盘,所以不能盲打,这让我很是不痛快。

但其他功能还好,可以流畅地打电话发短信,拍照听歌,还可以看视频,游览器QQ什么的都有。

只不过对我来说,无论键盘机还是智能机,对我来说意义已经不大了,对于正进入高中生涯的我,手机已然和我绝缘。学校会限制手机的使用,父母也不让我使用手机,好长一段时间里我都没摸过手机,我只能一心一意地在学校里学习,迎接那场对我来说很重要的高考。

虽说在教学区不能出现手机,但我还是在宿舍里偷偷藏了一个手机,我每天下课回宿舍休息都要用它来听音乐,若是没有音乐,兴许我睡不安稳。

高中认识了一个女孩,她是我隔壁班的,起初经常和她在手机上聊天,发了很多短信。后来因为学校的严查打压,我们干脆连手机都不用了,直接写信,写纸条。上课写,下课也写,写好后拜托在她们班的一个好朋友递给她,也苦了我那个朋友,他给我们当了很长时间的信使,奔跑在两个班之间,为我和那个女孩搭桥牵线。

几个学期下来,我积累的她写给我的信和纸条已经攒了一大摞,我写给她的信,想必也有十几万字了,足以编辑成一本家书集,准确来说,应该是情书集。

我的文采,或许有很大一部分是在给她写情书的时候积累来的。

你看,没有手机,我就能写出很多东西。假若我和她之间的来往仅仅是通过手机,我又怎么会写出那么多信件,又怎么学会通过文字揣摩出别人的心思,怎么学会用文字带给别人舒适感。我也不会留下那么多写在纸上的清秀的正楷,我和她也会少了很多关于青春的纪念。

上了大学,买过iPhone,用过华为,还换过oppo和vivo,换手机的频率史上最大。

一开始是为了追求更好的性能和更多的功能,但慢慢地发现,只要手机流畅就可以了,手机功能无非就那么几个,够我用就好了。

也不再追求所谓的面子,谁又能说用几万块的8848和用四五百块的山寨货品味上就一定有很大的差别呢?

一个人用上最新款的iPhone,兴许他家是低保户,某人只用普通的安卓机,没准他是个腰缠万贯的富二代呢。用什么手机,不代表他有什么财富,更不代表他就有什么品味。

说到底手机只是个工具。

精神需要一片净土,需要自己思考的地方太多,手机里的内容太杂,太多东西可以混淆视听,希望我们每个人不要被手机捆绑。手机又不是某一类人的标配,也不要将手机和面子联系到一块儿。

想一想我们最开始用手机的初衷,只是想和自己喜欢的人传递自己的消息而已,切莫让它真成了我们的精神鸦片。我们才是手机的主人,该尽其所用,但也需去伪存真,共勉。

我和手机那些事

相关文章

  • 我和手机那些事

    毫无疑问,现在手机已经成为了我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对我的影响很深,好的坏的,手机都悉数带给我,我也不得不接受...

  • 我和手机的那些事

    如今,手机几乎成为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从之前出门带手机,钱包,钥匙,变成了现在只需要带上手机,钥匙。...

  • 手机那些事。。。

    想了半天也不知道怎么开始这篇扯淡的文章,还是说简单点,因为昨天我去买了部iphone 7. 选购时我在想什么?且听...

  • 《手机那些事》

    看着这几部老手机,岁月感爆棚,它们鉴证了青春走向中年的过程,鉴证了人生的喜怒哀乐,每一部都曾经历了...

  • 我和手机那些事儿

    初次见面 第一部手机是天语的低音炮,粉粉的外壳是我最关注的点。当时的手机也就只能接打电话,什么浏览器,APP,都没...

  • 《我与手机的那些事》

    文/端木家达 手机已成为现代人的第207块骨头。一部手机行天下,购物、吃饭、就医、打车、旅游、坐飞机、乘高铁等等都...

  • 玩手机那些事

    对于很多高科技产品-诸如手机,我是比较后知后觉的,直到高中毕业才有了自己第一步山寨版手机,之前也从未敢想过...

  • 手机圈那些事

    2017.10.27#手机圈那些事##柠檬智能学院# 各位朋友,大家早上好!这里是今天的手机圈那些事,下面为您播报...

  • 手机CPU那些事

    作者:Deng088191 如今人们买手机,都比较关心采用了什么 CPU,因为 CPU 直接决定了这台手机的性能,...

  • 手机铃声那些事

    2016年年底,终于买了自己的第一台手机。不贵,才拿到手机的那两天开心的要死。手机铃声就立马被设置为了自己最喜...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和手机那些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fps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