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348348/78eb3d3e22590735.jpg)
1。
你身边是否也会有这种人:
当他班的某某学霸因为自己的努力,获得了高额的奖学金。他在你面前说:切,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如果好好学的话,也能得奖学金;只不过我对学习不感冒。
当身边的人通过兼职赚了一些钱,然后出去旅行的时候。他会说:哎,说实话。那种兼职是个人都能做,对于能力提升有什么用。
当身边的某个比较胖的同学每天去健身房锻炼身体,积极减肥。他却讥讽道:锻炼身体不还是比我胖吗?
说实话,这种人是真的low。
2。
在我们看到别人通过正当手段,做出的某些小小成就的时候,正确的对待方式就是试图去分析一下对方成功的方法。
连岳说:对自有竞争状态下的所有胜利者,保持足够的敬畏。
我非常认同。即使对方的某些观点,做事的方式你并不认同,但别人肯定是有他值得学习的地方的。
比如说,微信公众号「咪蒙」现在做标题党,内容很多时候只是煽动情绪。很多人对之嗤之以鼻,觉得为什么这种公众号会有这么多的人去关注。
但是你要知道可能每个人的作品可能只露出了自身实力的1/3左右。咪蒙在韩寒只发行了一期的「独唱团」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好疼的金圣叹」,曾经也让众人惊叹不已。
她是有实力写出好文章的,只不过她最后选择了市场化,迎合大众。把文章口水化,标题党,引起人们的阅读兴趣。
没办法,这就是现实。这就是目前的阅读规律。
如果你是一个运营公众号或者在某个平台苦苦码字的作者,也不要说「只不过我不想做标题党,如果我也像咪蒙一样写文章,早就火了」,那我只想说一句 too young too simple 。
你不觉得现在标题党更是多如牛毛吗?那些想通过各种类似方法提升阅读量的编辑们,不是一样在看着阅读量提升不上去,没办法向老板交差而苦苦发愁吗?
我不是在为谁洗白,何况别人不必洗白。我只是想为你提供一个思路,告诉你一件事实:不是你不屑于去干某件事,是你干了某件事也根本赢不了别人。
3。
昨天看到某篇文章的一个长长的评论,非常的有启发性,贴在下面:
我曾有一段时间,鄙视钱,鄙视物质追求的行为。
被点醒的一刻是和我姐姐一起泡温泉的时候,我给她说:我想回老家,不想留在厦门了。我的姐姐听了说:你先别急着做决定,因为你现在的决定不一定是你真正想做的。
我有些疑惑,问她:什么意思。她思考了一下,认真的给我说:人在有选择的基础上做的决定才是真正的决定,你现在想回老家,有可能是因为你没有能力留在厦门,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方式,并不一定代表你真的不想留在厦门。等你有能力在厦门站住脚,在这里生活的很好,你再来决定说你是否要回去。
当时我听完脸立马红了,但是周身冰凉,尽管温泉很温暖。一下子就知道自己这个思维的漏洞在哪里,以此延伸到很多方面,这件事之后,我开始正视自己对金钱的态度,其实我非常爱钱,爱物质。
我们在自己做一件事,达不到预期目标的时候,容易说这件事对于我来说无所谓来麻痹自己。在我们一无所有的时候,我们容易产生自卑,同时也容易产生基于自卑产生的自傲。
众人皆醉我独醒,天下浑浊我独清。这具有非常有效麻痹自己的作用。
只有你具备了做到一件事的能力,才具备说这件事无所谓的资格。
就像这篇评论里说的,她在厦门面对失意,并且没有能力在厦门立足的时候告诉姐姐:自己不想留在厦门了,想回老家。这可能只是一种逃避,在她没有能力留在厦门的时候说不想留在厦门,除了显示出她没有能力留在厦门的挫败感,还能表现出什么呢?
除了做一只把头放在沙子里的鸵鸟,你其实还有其他的选择。
4。
马云说:自己对钱无所谓,人生中最大的错误就是创立了阿里巴巴。
王健林说:赚一个亿算是一个小目标。
在普通人眼里,这是装X于无形中。但是他们确实有资格这样说。不过如果「对钱无所谓」这样的话,在一个比较清苦的人嘴里说出来效果绝对不同,可能也基本不会有人相信。
做到了再说某件事无所谓,这可以让你免于使自己出于麻痹中,更好的找到自己的缺陷,让自己处于正向循环中。
如果拿不到奖学金,就不要说拿奖学金是件轻而易举的事。
如果无法坚持每天去跑步、去健身,就不要说健身结果也不一定好,跑步容易肌肉拉伤。
如果一年读不了几本书,那就不要持读书无用论。
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最好对自由竞争状态下的成功者保持敬畏,对别人能做到你做不到的事上少发表虚妄的观点。
在你一无所有的时候,也别说你无所谓。说自己需要,自己去一步一步争取不丢人。
推荐阅读:资讯爆炸的时代,如何筛选适合自己的信息?
上篇文章:我们不停的努力,只是去做一名普通人吗?
我是任里昂(点击关注),景观设计在读, 锐景创意签约摄影师 ,简书推荐作者。
你的点赞,评论,转发都是支持着我的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