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梦华录》全书十卷看完了,书整体以记录罗列的形式,再现了东京(古开封)的繁华。
考古家需要从千年古墓中发掘出来的文物,去研究当时那个朝代古人的习俗、社会、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
而《东京梦华录》用文字记载了大宋王朝北宋时期社会生活的林林总总,这种笔记体的记述方式在浩如烟海的史籍中还是首例。
故此书“具有珍贵的历史文献价值,是研究我国城市史、民俗史、文化史不可或缺的瑰宝”。
在读书的过程中,经常能把过去的习俗文化与现在建立连接,不得不慨叹:原来1000多年前,咱们的祖先已经这样做了,这种习俗传至现在,是多么古老而又具备生命力。
在书的第五卷·育子这一节中这样写道:“生子百日置会,谓之“百晬”。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盏于地,盛菒木、饮食、官诰、笔研、筭秤等,经卷、针线,应用之物,观其所拈者以为征兆,谓之“试晬”。此小儿之盛礼也。”
今天孩子满百天要请客,周岁时举行“抓周”仪式,放上糖果、算盘、书本、笔、秤、剪刀等,让孩子自己随意抓,抓到糖果的,意味着这孩子将来大概率是个吃货;抓到书本、笔的,父母就会喜笑颜开,预示着这孩子将来会发奋读书,金榜题名考个好大学;抓到秤的,没准儿是个生意人;抓到剪刀,那可能会成为一名裁缝…..
其实也没什么科学道理,哪能“一抓定终身”,但是孩子周岁那天,这是必不可少,饶有趣味,让大人们津津乐道,博人一笑的保留节目。但其中喻义多少会有些心理暗示作用。
卷七之后,谈及的都是宋朝的时令节气和节日庆典活动,说到三月一日开金明池琼林苑,天子与庶民一起娱乐。金明池占地很大,“池之西岸,亦无屋宇,但垂柳蘸水,烟草铺堤,游人稀少,多垂钓之士,必于池苑所买牌子,方许捕鱼。游人得鱼,倍其价买之,临水斫脍,以荐芳樽,乃一时佳味也。”
看此段,不禁哑然失笑。今人在养鱼塘钓鱼,钓完,鱼塘主人再高价卖给钓鱼人,原来祖先们也早就这样做了,不是今人的发明,垂钓者心甘情愿地花高价买下自己的战利品,是因为享受了垂钓过程,过足了瘾。
古人更会享受,还现场杀了鱼,现做现吃,品尝美味。
书中还提及了韭黄、生菜等,印象里,在我的家乡很多年都没有这两种菜,后来物流极为发达,才从外地贩运过来,本地有了韭黄。生菜是上班以后在汉堡里才见识到它。韭黄也是在特殊环境下才培植出来的,难道那个时候宋人已经会培植韭黄了吗?生菜也是很久以前就有的物种?暂时还没找着答案。
这是一本非常值得研究、收藏和参阅的一本书。乍一看内容比较枯燥,但凡有写作者写到与宋史相关的书籍,又离不开这本书,必要查阅引用一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