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河南青椒在行动☜青椒计划优秀文集教育名师工作室联盟
建构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新课堂--聆听《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建构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新课堂--聆听《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作者: 三门峡745沈莉红 | 来源:发表于2018-06-15 23:44 被阅读205次

聆听了于莉莉老师关于学习共同体的产生背景、特征、如何实现等方面的知识以后,我对学习共同体和协作学习等方面的知识还是有许多困惑……

6月13日晚,乡村青年教师社会支持公益计划迎来了“青椒计划”专业课程(三十讲)--《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主讲老师是丰台五小教育集团党委书记、校长--李磊老师。

李老师在于老师学习共同体理论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课堂中的实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学习共同体”的一节课,让我对学习共同体教学策略有了更多的认识。

建构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新课堂--聆听《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有感
这一讲的主要内容是: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是什么?如何建构对话性的沟通?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基础是什么?在建构学习共同体上我们做出了哪些改变?

一、建构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倾听

学习是同客观世界、同他人、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

“学习共同体”的重要特征在于相互倾听的关系,促进建构对话性的沟通,从而搭建协同学习的关系。

学生之间的倾听很重要,目光注视带来的自主思考进而促进梳理提升。

同时,教师的倾听也很重要。教师的倾听可以让学生爱上学习。

李老师这样讲解,我感觉学习共同体不再那么晦涩难懂了。在学习过程中,生生之间、师生之间需要沟通,倾听非常重要。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倾听,倾听能够更好的表达自己的观点,也能够加强沟通和向他人学习。很多孩子不会有效沟通,主要还是没有学会倾听,在这方面,教师必须是孩子们的表率。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艺术的基础在于教师能够在多种程度上理解和感觉到学生的内心世界。”倾听学生的心声不失为一种最好的方法。可我常常认为学生是孩子,不大耐心倾听孩子们的话,特别是当学生犯了错误时,更是会火冒三丈,不会理智、冷静地处理教育孩子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倾听孩子的心里的真实想法,从而错失了教育的好时机。

二、建构对话性的沟通--协同学习

协同学习是课堂里学生“活动式、合作式、反思式”的学习过程,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概念。

不同于“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一致性,协同学习追求的是学生的思考与见解的多样性,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建构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新课堂--聆听《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有感

听到这里,我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合作学习在于找到问题最终的答案,主要是学生之间的求同思维。而协作学习体现的是孩子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发散性思维,在于自己的思考和发现的过程。

协作学习更灵活、更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也更多体现出了深度思考。

三、建构学习共同体的基础--安全的学习环境

建构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新课堂--聆听《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有感

要实现有效的沟通,让倾听能够真正出现,让学生敢于说不会、敢于说不懂,必须要有一个安全的环境,这里的安全更多的是指心理上的安全。

李校长为我们展示了一张照片,一个普通教室课桌U字型摆放,学生两两相对。为什么要创设一个安全的学习环境?因为孩子们只有被尊重、被信任、被包容,他们才敢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敢于说我不懂、我不会,否则孩子们会很紧张。

我想到自己班级里的情况,采取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小组长还能够充分发挥组织作用,引导孩子们去合作学习。但是,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不去好好思考,总是等待别人的答案,不懂、不会也不说出来。

这时,我该怎么办?我想,还是鼓励孩子们去思考,勇于说出自己的困惑之处,有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

当孩子们敢于和能够提出问题,这也是一种进步。

四、建构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改变

在建构学习共同体上,我们做出了空间上、时间上、问题上、过程上和教师角色等的改变。

建构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新课堂--聆听《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有感

空间上:采用U字形座位;时间上:80%的自学时间+20%的协同学习时间

问题上:聚焦核心(开放性、实用性、挑战性),和上节课于老师所讲的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一致的。

一是从学生中来,发现学生的兴趣点或者分歧点;二是从教师中来,充分考虑学情,选出能体现学科本质特点并具有讨论价值的问题。

过程上:化繁为简,一张学习单,一个指向性大问题,多个协同学习过程(不断重复倾听、串联/返回)。

教师从主导者变成观察员,在观察内容、研讨规则、研讨核心、教研方式、教学实践等方面做出积极改变。

建构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新课堂--聆听《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有感

学习共同体其实是自主课堂更加深入的研究,是为了每个孩子公平的学习权,是让学生不孤单不害怕的课堂。

也是让学生从各个方面能会思考会学习,最终通过学习的过程完善自我,学会包容与尊重,学会互助与欣赏、感恩的课堂。

五、对我们课堂教学的启发

老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孩子的学情、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等,课堂上充当好观察员的角色,注重知识点之间的串联和推进,而不是“喂食”。也就是孔子所说的“不悱不启,不悱不发”,注重启发引导,调动孩子们思考的热情,教给他们思考的方法。

教学方式采用U型,让学生平等交流和对话,给孩子们的学习过程以更多的关爱。课堂上老师的讲解时间控制在十五分钟之内,留给学生充足的自我学习、发现和探究的时间,让孩子们真正“动”起来。

感受最深的是评课方式的改变,不再对这个老师的教学能力、效果和学生学习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价,主要谈一谈这节课从师生身上学到了什么。

对这一点我深有感触,为什么很多教师不喜欢开放自己的课堂,就在于评价一节课的标准还不够科学,一些评课意见让讲课老师感觉无所适从,感觉对于一节好课的标准实在难以捉摸。

现在,我明白了,一节好课必定是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的课堂。

老师要提高自身素质,吃透教材,明白课程标准,上课时能够游刃有余,真正做到充当好“观察员、引导员、倾听者、管理员”等角色,课堂上所提出的问题善于化繁为简,让孩子们在协同学习中不断重复倾听和串联返回,最终达到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目的。

“协同学习”是一个全新的名词,让我的教学理念又发生了转变。我通过学习,还了解到了这种学习方式的一些具体做法,更让我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的得失之处。在教育教育的道路上,我在学习中收获,在收获中知不足。我更希望把所学知识用于教学实践之中,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澧之谣:学习离不开交流,更离不开交流的氛围!🌺🌺🌺
    三门峡745沈莉红:@澧之谣 说得好
  • 木易樨:可以拍张教室里的u型座位,看看孩子们是怎么坐的吗?还有u型座位,适应大班教育吗?够排吗
  • 木易樨:u型座位,一个班可以坐多少人呢?
  • 陕县1432郭玉红:在实践中探索,在学习中提升!

本文标题:建构学习共同体,真实参与新课堂--聆听《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xv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