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磊老师——《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作者: 寒烟冷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6-14 22:54 被阅读35次

今天晚上有幸聆听了丰台五小教育集团李磊校长为我们带来的深度解读《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学习共同体教学策略探究》, 李磊校长不仅是一位理论家研究家更是一位实践能力极强的教育家她的解读让我感触很深,同时让我深刻地反思了自己的课堂教学。

李校长首先讲了佐藤教授对于学习的观点,即相遇与对话:学习是同客观世界的相遇与对话;学习是同他人的相遇与对话;学习是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为所有孩子提供高质量的学习的机会。不放弃任何学生,保障每个孩子的学习权利。

李校长今晚围绕三个词和我们进行了交流:相互倾听的关系、 构建对话性的沟通、 协同学习关系。 从四个方面分享建构学习共同体的重要过程:

    一、  构建核心共同体的核心是倾听

倾听分为学生的倾听和老师的倾听。倾听和对话是协同学习的主要方式。

二、建构学习共同体——协同学习。

接着李校长给我们讲解了培养学习共同体的重要表现形式,那就是协同学习。从中我了解了协同学习不同于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解决的事共性的问题,协同学习解决的事个人的问题。是每一个人去参与到学习中来,不断去思考,去追求,去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老师在课堂上善于引导学生去参与到协同学习中来,不断追问学生在展示中所表现的能力。所以我们只要了解了两个定义,就可以对症下药,快速的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真正理解了,才能够更好的把学习发生在学生身上。

协同学习中对话性沟通行为培养:1、敢说我不会。2、能说我不会。3、山有新发现。4、主动会合作。5、举一能反三。

三、建构学习共同体——安全的学习。

让学生敢说我不会,能说我不会,我们必须创设安全的学习环境。安全的学习环境首先要建立在尊重、信任、和包容的基础上,通过倾听和伙伴关系协同学习才能产生,学习才能出现。其次我们老师要创设人人谦和,相互信赖的学习安全环境。老师要做到包容、耐心、等待。

四、建构学习共同体——我们的改变。

李校长为我们提出了构建学习共同的主导就是我们老师的改变,无论是从教学思维上还是从时间、空间、问题、过程上都要去改变,我们老师要从主导者变为观察者,聚焦观察孩子的学习状态,把课堂还给孩子们,让他们开始一步步去思考,逐渐培养孩子们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学过程应化繁为简,简约不简单。在这个过程让学习发生。

李老师说教师应该从一个主导者变成一位观察员,聚焦学生的学习。走到学生的跟前了解真正的学习是否发生?怎样发生?真正的学习发生了——我学习到了什么?真正的学习没有发生,为什么?怎么改进更好?她作为一名领导去巡课时,教师把任务布置后她总是要走到学生身边去进行观察和沟通。而不是以往的坐在后排,离学生很远很远,……是的,如果根本不走到学生中去,怎么能够真正的了解学生在活动中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呢?所以我们还需要做: 1.创设安全环境——满足安全需要。 2.实施“协同学习”——满足“社会需要”。    3.“内部与外部”结合——满足尊重需要。

通过今晚上的学习,我也陷入了深刻的反思。学习共同体课堂一直是我的理想课堂,但是这些年的探索一直让这样的学习模式成为了空中阁楼。想尝试但是又放不开手。因为六成绩是学校领导、家长和社会最关心的问题,所以我们一般不敢去尝试改革。

但是今天晚上的学习让我重新思考了我的种种理由,原来还是我的教育素养太低无从下手的缘故。其实让学习真正发生在学生身上并不是一件多么复杂的事情,首先我们要相信学生,但是我们一定要在开始的时候引导好。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很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只有我们引导好了,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主动学习者和合作者。无论我们教的是哪一门学科,无论有没有语言环境,这些都不是理由,我们都不能畏手畏脚。应该认真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不要把教学成绩视为一切,即使是上级领导重视学习成绩,我们每位老师都还有自己的操作空间,去不断培养我们孩子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对话能力和倾听能力的。

只有我们老师敢于放手,善于引导,勤于发现,乐于表扬,每一个孩子都会爱上我们的课堂爱上学习,每一次学习都会成为孩子们宝贵的生命体验,成为他们灿烂笑脸的点缀。我们老师也会在在培养孩子们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会不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养,让他们成为最优秀的自己也成为国家和社会的栋梁之才!

在以后的学习中,学会倾听、安全的学习环境、改变等。我们每位老师都要不断提高我们的修养,做到包容、耐心、等待、平等地视线、无错的原则,为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学习环境,去不断培养我们孩子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对话能力和倾听能力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李磊老师——《让学习发生在每位学生身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nbu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