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新建构1

重新建构1

作者: 小溪与大海 | 来源:发表于2020-09-11 18:33 被阅读0次

    刘琳坚持第1207天分享(2020/8/31)

            “建构”是每个人看待事情的眼光,也就是每个人解释事情的依据与原则。而这些与每个人自身的经验有关,经验不同,对事情的解释则不同。

          每个人都在其成长过程中渐渐形成了一套理解事物的依据与原则,而这套解释系统则受到生活经验,教育经验,工作经验,专业背景,个人价值观,所处社会环境的价值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个体对同一事件的观点常常出现极大的差异。

            如果将每个人看待事物的眼光比喻成一个“视框”,这个“框框”让每个人解释事物时,可以聚焦、有逻辑、有中心思想,但是若不留心观察,这个“框框”也会变成个人视野的限制,而产生偏误或盲点。

            而重新建构,是鼓励个人发展看待事物的多元眼光。多数事物都具有不同面相的意义 ,有时候某件事的优点也就是它的限制,某件事的不成功往往隐含创新的契机,只是大多数人不容易发觉其中的差异与变化。

            学习从不同角度来看待他人、情境或事件,可以拓展思考向度进而引发变通的行动。

            运用不同知识体系的观点进行重新建构。

          从社会规范的角度来看,某些人的行为表面上看起来可能并不符合社会规范或特定关系人的期待。但是从不同的角度上去看,这个行为却可能有其人格发展、自我发展、人际发展等心理适应层面的意义。

            比如青少年常常提出和成人不同的意见,表面上似乎是顶嘴唱反调,但若是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来看,这却是他学习独立的一种反应。

    发觉当事人思考、情感、行动中的正向意义,进行重新建构。

            有些人的行为从表面上看可能缺乏效率或引发困扰,但其背后可能隐含了正向动机或其他解决问题方式的契机。

            比如某人不满意目前的工作,可是却没有立刻作出离职的决定,这表面上看起来此人有些犹豫不决,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人可能是具有现实感,做决定时比较谨慎,才没有轻易离职。

          从其他人的角度进行重新建构。

          从其他人的角度来看个体的某些行为可能具有不同的意义。

          比如小月今年参加大学联考,结果表现失常,成绩很不理想,父母对他她非常失望,不断责备小月不够用力,哥哥觉得父母对妹妹的态度过于严厉,便提出抗议:“你们一直这样责备小月有用吗?他也不愿意考差呀”。从父母的角度来看,哥哥应该和父母一起要求小月让她汲取教训,好好反省,怎么可以和父母唱反调呢?但是从小月的角度来看,哥哥帮她说出了一些心里的话,他感觉到哥哥的支持,因而觉得没有那么孤单。

          再比如一个习惯独来独往的人,若是从群体的角度来看,他可能不够合群,不能与他人打成一片。但若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它却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应酬,可以独立做决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新建构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ayb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