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跟几千个人一起共读了这本《为什么你的学生不思考》,读了之后,受到的冲击真的挺大的。
据说这本书被十万名小初高教师验证,获得了2022年度教育奖,加拿大玛格丽特数学创新奖,加拿大克莫利克教育奖,如果你觉得它只适用外国教育,那就错了,因为这本书被北京师范大学张春丽教授鼎力推荐。
张春丽教授说:本书作者彼得·利耶达尔教授所做的研究是一项立足课堂实践且有数据支撑的循证研究,其目的是帮助老师做出科学而实用的决策。书中所列举的一系列教学方法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彼得对课堂进行了长达数万个小时的观察与实证研究,这使我们认识到只有当某种教学方法能成功的引发学生思考,且其效果在不同的课堂中得以反复检验之后,他才是可行且高效的。这正是科学研究的魅力所在!
清华大学附属中学永丰学校数学老师崔明则说:针对如何从课堂教学的各项环节构建思考型课堂,本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指导,能切实解决教师在教学中遇到的困难,并给出解决方法,相信每位想要提高学生思考能力的老师都能从本书中获益。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学博士,丹·迈耶说:这本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能够促进学生自主思考。这本书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建议,包括老师如何回答学生的问题,如何布置有效的作业、如何对学生进行评价等,这些建议都有助于老师打造一个让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
美国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教育学教授约翰·阿尔马德罗说:在这个注重核心素养的时代,改进我们的教学方式是很有必要的,彼得利耶达尔教授用自己20年来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如何才能引导学生高效且深入的学习。
这些赞誉,真的非常让人动心,想要一睹为快。阅读了这本书之后,虽然觉得有些内容不太适合我们,因为若是我们生搬硬套里面的方法,可能会造成水土不服,我们学的方法要适合自己的教学。
我所处的城乡结合部,大部分学生都是农村留守儿童,学生基础不是很好,思考能力也很弱。但想想我们总是灌输式教学,不敢对学生放手,方方面面都要总结归纳好,学生的确是不善于思考总结,但老师又何尝给他们思考的时间?
就拿我们来说吧,九年级上学期要把上下两册的内容基本讲完,我们总是拼命讲课讲课,作业作业,好像后面有饿狼在追赶一样。学生陷入作业大战,很多学生不愿意写作业,老师陷入批改大战,改作业累得要死要活。既苦了自己,又苦了学生,结果还没有什么成绩。
一个同事特别认真,每天除了上课就在伏案研究数学题,工作态度那是没得说,可是学生成绩不怎样。她喜欢通过试题让学生提高成绩,总是是左一套右一套都是题让学生来写,甚至占用别人的时间来为自己的课铺垫,每次做题也好,考试也罢,她都会记录学生的做题情况,笔记本上记的密密麻麻,但是学生的成绩却没有怎么提高,就算分数暂时提高了,但其实学生也并没有真正掌握过知识点。
想想我自己,这本书不仅仅用于数学教育,适用于各科学习。虽然语文重阅读,但依然少不了思考。我们总说多读书就能学好语文,可是学而不思则罔,现在的孩子又没有耐心认真阅读,尤其是我们这里的孩子,没有几个能耐心读书的。
我自己原本读书是凭喜好,现在读书多出于一定的目的,大多跟语文教学相关。我希望他们进行名著阅读,但自己又没有深入研究,我不能像钱梦龙先生一样把自己读书的方法传给学生,因为我自己读书也并没有真正进入心流状态。试想一个老师总是让学生思考,自己不也得进行思考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