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考研还是工作呢? 该继续在这个行业深耕还是换个行业呢?该继续这份工作还是辞职呢?类似这种的两难选择,真的困扰着我。我不知道可以从哪方面去权衡,去做分析,然后得出那个最佳选择。
今天,陈海贤老师教会我们两种方法:
01 首先,要确认你做的事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所谓的经济选择,就是我们会考虑所有的风险、收益、机会、各种利弊得失。然后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进行比较。这种方法有一个弊端就是我们的信息不够全面,因为是在现有的信息,未来的可能性还很大;第二个弊端就是,我们做的只是信息的计算和加工的工作而已。
所谓的心理选择。我们把这个两难问题回归到我自己本身,把自己看作不同自我的竞争,这时候,我们就会考虑,我们自己,更想成为哪一个自我?
看到这里,我看到我以前的选择,基本都是经济选择,从来没有好好的问问我的内心,我真正想要的是成为哪一个自我,哪一个才是我想做的。
02 其次,从环境的角度还是自我创造的角度思考
所谓的环境的角度,其实也就是做经济选择,我们把这个权力交给环境,让化境、让我们目前的处境为我们做选择。
陈海贤老师说,自我的行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自我的行成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的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第一步,也是自我创造的第一步。
但这里并不是证明,我们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出发,做选择就非常容易,同样的也会非常难,但是,我们不再被环境影响了。
不是我要适应这个环境而做出这样的选择,而是即使在不利的环境下,我愿意克服困难,因为这是我想做的事。
03 我的感悟
会想起,我刚毕业做出的选择,那是遵循了内心的选择,那时候刚毕业,工资很低,但是我看中的是企业的规范以及发展前景;要不要加入读书营呢?当时身边的朋友也是不理解,觉得我浪费钱,没事干,但是我还是遵循内心的选择,因为我看到的是,可以追随牛人,一个人,走得慢,一群人,走的快。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没有错的。
对于选择这一块,当问清自己内心真正想做的,你的持久力会长很多,你会克服很多困难,因为这是你的真正选择;自己目前也面临这两难选择,现在找到了这些方法,就让我好好的看清自己的内心,看清楚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做一次最优选择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