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见并不一定属实

作者: 东方龙刘有龙 | 来源:发表于2023-11-19 08:37 被阅读0次

      人常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然而,任何事物都都会转化莫测。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事物都是相对的 ,尤其是在错综复杂的社会乱象下,事物纷繁芜杂,你看到的现象并非是都事物的真相,难怪古人云:“莫 望浮云遮望眼”。东汉末年党锢之祸中,发生一件令人目惊口呆的事件,就充分证实了眼见的并不一定属实。

      汉桓,灵二帝时,宦官横行,士大夫遭殃,史称党锢之祸。第一次党锢,因一些嫉恶如仇的官员,不畏权贵,在皇上大赦之后,仍然按规处置宦官亲属。汉桓帝听信一面之辞,重重处置。位列三公的太尉陈蕃进谏为之开脱,并要求清除宦官乱政的不正之风,在桓帝的默许下,宦官变本加厉,大加报复,于是士人免官,残害,逃亡,并对士大夫首领陈蕃以免职处分。年终,大赦,党人获放,但被放归田里,终身罢黜。

      第二次党锢发生在汉灵帝时。外戚窦武与复任太尉的陈藩共执朝政,大批名士得以重新起用,仿佛太平盛世将临。不甘拜下风的宦官在窦太后面前摇尾乞怜,如此又形成两大派系的缠斗。双方剑拔弩张之时,昏愦无能的窦武一时懈怠,让大灾将临的宦官有机可乘,咸鱼翻身。他们连夜集中,歃血为盟,挟持12岁的小皇帝发动政变,抢夺印,玺,符节,胁迫尚书假传诏令,于是一场血腥的大镇压开始了。窦武的宗亲宾客及心腹皆被族灭,没有了价值的窦太后被软禁,陈藩及党人杀的杀,关的关,收葬陈蕃尸体的朱震全家受到酷刑摧残,收葬窦武尸体的胡腾被禁锢终生。就这还远远没有结束,宦官并未因此善罢干休,又挟持小皇帝下诏诬陷党人“欲图社稷”,大兴大狱,追查士人一党。以李膺为首的百馀名官员被下狱处死,各地被逮捕,杀死,流徙,囚禁的士人达六七百以上,终以士大夫残败,宦官完胜而告终。

      这是继秦始皇焚书坑儒之后历史上对文人第二次重大打击,比之前更惨,朝堂为之一空,伤及了汉朝的根本。当然那些自恃清高的士大夫,宁可站着死,不肯跪着生。那些名流的粉丝们为掩护心中偶像,为之“伏重诛者”不在少数,兄弟,母子不惜争死,真乃可歌可泣。但当时有一个士人陈寔的作法,令人大跌眼镜。

      宦官张让,极为汉灵帝宠信,常说“张常侍(官居中常侍,传达皇帝诏命)是我父”,威名极高,权势薰天。请求拜见的宾客,在大门口常有数百上千辆的车子。一个叫孟佗的豪富,竭尽家财巴结张让的奴仆头,只求一见张让尊面,因后到挤不进去,连车带人被抬进了大门。周围等待的人都认为孟佗和张让很相好,于是争抢着用珍宝奇玩贿赂他。孟佗分其中一些给张让,大喜过望的张让,竟然让孟佗当了凉州刺史。张让的父亲死了,海内震动,回老家颍川埋葬,成了轰动一时的极大新闻,吊唁送礼“一郡毕至”。而那些自命狷介的名士没有一人参与,这让张让很没面子。(“甚耻之”)这时,让人们万万没有料到,社会名流引以为荣的陈寔,竟然“独自吊唁”张让之父,这种雪中送炭之举,让张让十分感动,对陈寔极为感激。当殖陈寔此举,引发士人的极大不满和愤慨,或登门兴师问罪,或躲之如避瘟疫,或路遇讥讽浊语,或擦肩不屑一顾,而陈寔只是一笑了之,不置可否。后来,第二次党锢之祸发生时,因为陈寔的原因,颍川全郡士人“多所全宥”,至此,人们才知道陈寔的用良苦和高瞻远嘱。

      司马光在在《资治通鉴》中引用这个例子,仅仅不到40字,但却不啻于如雷灌顶,警诫世人,一些事物,所看到的不一定都是事物的真相,尤其当今互联网时代,尽管看到的有图像有视频,但未必就是真相。因为每个人看待事物都不可能站在绝对客观公正立场上,或多或少戴着有色眼镜,用自己印象好恶和道德品准来评判事物,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让人不知所云。无独有偶。 前段网上流传这么一个故事,有个女人控告丈夫家暴,妻子的手腕上确实有被绳子捆过的痕印,男人再怎么解解释也难自圆其说,因此被推上了道德的风口浪尖,过街老鼠人人喊打。后来那个女人和他哥闹矛盾,他哥一气之下说出了真相。原来这个女人患有癫痫,婚前故意隐瞒病史,婚后被丈夫发现之后,怕被人说三道四而对外隐瞒,至于手腕被捆绑的印记、是怕癫痫发作时误伤自己,主动要求丈夫把自己捆绑造成。后来夫妻吵架,那个女人颠倒黑白,说丈夫家暴,于是真相大白。

      古今两个例子,都是真实的事,活生生告诉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生的林林总总,眼花燎乱的事,都不能从事情的表面凭空臆想猜测,尤其是在感情冲动时,更会使人失去判断真相的耐心和理智。因此,在没有了解真实情况下,万不轻易下结论,千万要冷静,更不可人云亦云,无所盲从,从多个角度调查,分析,直到真相露出水面,尤其在关乎人生道德伦理,更不可头脑发热,忘乎所以,请君“刀下留人”,切记“莫让浮尘遮望眼”,切记眼看到的一不定为实,切记耳听到不一定为虚。有人说“世上所有的事都经不起推敲,一推敲,每一件隐藏着委屈”,似乎有些偏激,不过,人类悲欢不相通,世间悲喜皆自度,还是有些道理吧?

     


相关文章

  • 眼见未必属实

    昨晚,下班后,由于最近下雪,天寒地冻。只好窝在宿舍,百无聊赖之际,在消防中控室值班的同事,说起刚才发生自己身上的一...

  • 眼见真的"属实"吗?

    暑假,被誉为教育界的"黄金时光",不仅享受工资,还可以待家里发呆,逛街,专心带娃,听着感觉无限美好。然而,人们总是...

  • 《清明上河图密码1》读书笔记及感悟〈3〉-人言可畏勿断章取义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今,眼见也并不一定为实,为实也并不一定为全貌。 小视频不知从何时闯入我们的生活,用...

  • 看戏有感

    听音难辨阴和阳 观面不分雄与雌 耳听为虚自古传 眼见未必皆属实

  • 视觉传达的错觉

    古时候常常说 眼见为实 耳听为虚 然而如今 我们可以说 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想象的空间太大 我们常常深陷其中 照片的...

  • 画参考线设计这么久你告我是错的?字体设计中的几何错视

    古人教导我们“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真的是这样吗?并不尽然,在平面设计中尤其是字体设计中,眼见到的并不一定真实,因...

  • 眼见并不一定为实

    摄影三要素:构图、色彩和光线,色彩可谓是最重要的一环,那关于色彩你又能认识多少呢,接下来我将通过几篇文章来讲解色彩...

  • 不当受害者

    眼见也未必属实 如今这碎片化的世界,何为事实?需要考证。价格战的时代已经过去,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才是消费者值...

  • 第五十二章、遏制

    莘夕眼见兰欣所言多半属实,真正又是厌烦又是好笑。天天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人,不知道还好,知道了,往后见面多难堪!不禁又...

  • 像去年,像…毕业那一年…

    今天去参加了好友的婚礼,属实让人感动,这也是我唯一亲眼见证过的从校服到婚纱! 新娘也是我见过最美的姑娘! 婚礼没有...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眼见并不一定属实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iu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