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无言
年中的时候我跟朋友说,这是我加社群的第四年,我还没有找到我人生的目标。
我有蛮多喜欢的事,坚持做下来的不多,跟大多数人一样会半途而废;甚至会有这样一个判断花大量时间花在非工作上面是一件非常令人不齿的行为,每个人都应该更关注自己的事业。
去年脱口秀演员杨笠提出“普信男”观点时一炮走红,我一直非常不理解为啥男性可以这么自信,因为从小到大身边确实有不少装X男,跟他们相处会让我不适、也不会羡慕他们。直到后来慢慢感知到,他们的这种自信在生活和工作中还是能起到很多作用的,尤其是不怕搞砸机会的谜之勇气。
再后来,我对自信也没有过多的执念,因为大家开始更多关注结果。只要结果是好的,鲜花和掌声永远不会少,做好事本身有时候好像就是埋头认认真真把一个个最小的需求完成。
1、赛道不再唯一
这是今年最大的一个感悟,以前在学校大家要么不努力,要么努力的方向是一样的。考试争取考更高的分数,Paper尽量选更新的方向辅以更厉害的试验,然后尽量早的出去实习。
如果没有特别确定的方向,大部分人会跟随往届学长学姐走过的路去到各个主流的公司工作,有些时候是只能做这些,有些时候是做这些被认为还不错。
三年之后,我和舍友再讨论起这个问题时,我们惊人的发现同期毕业的伙伴门大多陷入了整个行业转型的危机中,危机之下没有人可以做到置身之外。
而有意思的地方在于这场大逃离中,每个人都在选择自己的自救方式,这是我觉得很酷的地方。有些人在深耕当下的技术,有些人奔着最热的潮流去了,有些人找到了自己挚爱,这是我觉得很酷的地方。
2、让自己一直有选择
从国家规化到企业布局到研发破局到最后产品落地,汽车行业有很长的滞后性,当你看到街上某款车很多的时候,车上搭载的核心科技可能在Tier1那里已经是落后的技术。这里以动力链为例,成熟的产品小批生产到大规模车企开始用往往要3~5年的时候,这也是可以看到国内主机厂要自研的原因。
很长时间我一直觉得国内Eng已经结束了,在今年我们看到现在天朝和一些国际Eng研发中心合作出来的产品已经达到了相当可怕的参数。有些高性能的Eng现在看到投放在增程产品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本周刚出来的数据显示天朝Ev已经连续第五年实现了新增使用量第一,这个背后与城市的出行政策和新产品的迭代速度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如果想了解这个市场到底发生什么,其实最好的办法就是实际去这些一线厂家进行面试或参观他们的工厂,切身体会科技和生产的飞速发展。而这个过程中,只有当员工与企业发展或行业发展能紧密结合时,才能一直让自己处于有选择的状态。
虽然很多人担心EV的主机厂不稳定,不是御三家不放心。现在御三家的门槛相比三年前已经实现了足足三级跳,行业的头部企业永远保持对这个市场高端人才的优先选择权,而一个掌握真正技术的人走到哪里都不用担心没人要自己。
3、聚焦一个领域
今年在刷招聘要求的时候,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越来越多这些发展快速的新公司需要5年工作经验的人。比如小米给空调系统和视觉系统开出了同样的价格,当然不同人去谈价格肯定不一样,但就薪水来说至少做空调系统的人并不卑微。
对于不同系统的工程师来说,走得越远往往意味着更专业,更熟悉产品的市场信息、产品试验、问题开发容易出行的问题、产品要突破的技术难关,这个时候总会有人担心这个系统做的没有前途怎么办。
其实没有特别统一的结论,学习能力强的人可以一直追热点。而对于大部分普通人来说如果一个系统没研究透再去切换赛道会导致自己从未真正熟悉过一个领域,这也意味着更难去牵引到别的领域。
先做好做深,再横向拓展通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