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情感专栏亲子教育
小学老师当众批评孩子偷东西,该不该教育局投诉她师德”:师监对抗,

小学老师当众批评孩子偷东西,该不该教育局投诉她师德”:师监对抗,

作者: COFFEEINPARK | 来源:发表于2019-06-13 17:53 被阅读0次

之前在知乎上,看到这个话题▼

这个提问欠缺对细节的描述,比如:

孩子偷东西是经过确定的事实,还是只是因怀疑而被当面奚落。

老师在公开批评前,跟孩子和家长是否有沟通。

老师当众批评,是否使用了侮辱和煽动孤立性质的话语。

再看后半句:该不该去教育局投诉她师德?

这个情绪性提问的重点在这。

显然这位家长心里已经有了答案,只是来寻求认同。

但遗憾的是,无论细节怎样,与老师对抗的思路,都是一个错误路径。

分析几个关键词。

小学。

这意味着孩子处于6-12岁阶段。

这个阶段,孩子只是比幼儿时期有更好的自我约束能力。

但在教育方面,仍然需要家长与老师给他们主要引导。

当众批评+偷东西。

这可能是提问者最反感和最敏感的地方。

我们知道,孩子偷东西是一种必须纠正的不良行为。

如果发生在成年人身上,这叫做犯罪。

为什么在孩子成年前,家长叫做“监护人”。

它的意思是,家长对未成年人的错误行为负主要责任。

现在家长有没有对孩子采取教育手段,孩子有没有认识到这是错误?

老师当众批评,它的程度是达到了教育目的,还是伤害了孩子?

家长是否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心,而把此问题上对孩子教育的失败,迁怒于老师?

啊不。

我甚至怀疑,家长是不是觉得孩子偷东西,它是个小问题。

还是孩子嘛,私下说服教育就好了,何必要公开伤了颜面。

对于这个问题,知乎@艺生张寒的回答,让我非常感动▼

近年来,赏识教育热潮,使不少孩子在家庭内被捧为掌上明珠,骄纵恣意。

并且,对于苦口婆心的说服教育,他们是麻木状态,听不进。

在学校,但凡孩子受一点委屈,家长马上兴师问罪。

2017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人大制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舒指出,要赋予教师更多教育孩子的权力。

教育惩戒权

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认为,愉快的结果强化行为,不愉快的结果抑制行为。

教育惩戒,是对学生的不当行为施以不愉快的结果,让学生减少不当行为的教育方式。

该词条下这样分析原因:

教师不敢管,不能管,职业领域渐渐缩成了“授业”这一角天空。

教育本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传授书本知识、应对考试只能算是授业解惑,是排在教孩子为人处世的“传道”之后的。

赏识也得有是非标准。

赏识教育与惩戒教育并不相悖,奖惩分明才利于学生心理健康成长。

在这个提问中,家长显得目光短浅的思维在于:与老师对抗。

现代育儿里重要的一条:教育孩子,家长须统一战线。

家庭教育中,如果家长之间育儿观念不一致,你教育时我拆台,孩子就会陷入混乱,不知道该听谁的。

长此以往,孩子倒是乐于看到这样的情景。

为什么呢?他们从出生起就在观察模仿这个世界,从所闻所感建立自己的处世原则。

一旦发现家长的战线漏洞,他们就会钻空子。

我小时候有个同学,大人间长期不和。

如果学校要交费,能分别从父母爷奶处,从容不迫地要四份钱。

同学很是沾沾自喜。那时候大家的零花钱都少,他倍儿有面。

直到后来瘾大,向亲戚伸手被发现,他爸暴怒,听说把他打得差点当场去世了。

这是谁的问题?家庭教育战线不统一的问题。

放在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上,也是同理。

格局拉大些,此时的教育战线,应该是家庭+学校。

家庭与学校风向一致,孩子才不会胡乱生长。

家长如果处处只在意维护自己的自恋,不分情况地过度保护孩子,很多时候其实是在护短。

前面分析了,护短只是虚荣,是对自己的德行,对孩子的得行没有自信的表现。

就算护得了一时,护得了一方,还能护得了一世吗?

你不教会孩子是非黑白,将来势必处处碰壁,孩子才是最可怜的。

我的母亲,终身从事小学教育工作。

我小时候,她班上的一名女生,貌似是考试作弊被活捉。

母亲上报,校会上女生被当众批评。母亲惩罚她写不少作业。

当天晚上我们在吃晚饭,家长来锤我家的门。

开门就气势颇凶,通知母亲,罚写的作业是不会写的。今后也不用管她孩子的作业,学懂就行了。

母亲作为一名高级教师,需要你一个外行来教她怎样教学?

但是母亲瞥一眼我家被锤痛的门,只说了一个字:好。

不管就不管啊,神经病啊,你监护人都这么要求了,我们老师不要脸的啊?

你看,这就是一位心寒教师的诞生记。

后来那位学生,听说初中都没上完。

不知道她现在看着当初的同学,上了大学,有足够能力掌控自己的人生,她心里怨的是谁。

2018年让人震惊的事件,株洲县27岁小学老师,因为罚站了迟到学生几分钟,学生的父亲----当地派出所副所长,竟然长驱警车,入校将老师带走,关入审讯室长达7个多小时。

对这位超级自恋狂家长的滥用职权,暂且按下不表。

一位兢兢业业的教师,被无故关押长达7小时,离开后惊魂未定,在教师群里痛诉▼

触目惊心。

今后谁还敢管您的孩子呢?

哪位教师还敢提着人头,替你,教育你的孩子??

人的一生,有三个能受管教的地方:家庭,学校,监狱。

废柴家长如果毁了家庭教育,再妨碍学校教育,那么……

教师心寒的顶级境界,是彻底放弃对学生的管教,放弃理想与尊严,去讨好学生。

日剧《LEGAL HIGH》SP1里,少年因为欺凌跳楼。

少年的母亲起诉学校。

但是学校的领导、老师、同学都拒绝承认这是欺凌,都说只是意外。

后来,在律师的感化下,孩子们承认,没有人告诉他们这是欺凌行为▼

班主任呢?

她也曾以“不奉承学生,彻底贯彻教学,将学生培养成才”为自己的理想。

但怎么黑化的?

就是因为来自监护人无尽的纠缠,与上级层层对教育工作的阻挠▼

顺从大家的意思,做个被学生喜欢的老师就好了,还能成为学校的红人。

她变得可以装作看不见眼前的欺凌。

一个两个受苦有什么关系呢?

只要大家每天开开心心,班级和谐、友爱,上级满意。

----在发生学生跳楼事件之前。

绝大部分老师,都把“教师”当作事业,充满敬重地传道授业解惑。

家长该怎样做?

信任老师。

老师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知道怎样去成就一个孩子。

他们的做法,有师德约束,有他们的职业尊严担保。

家长确实有对老师的监督权。

但如果你滥用监督权,对抗老师,这也不对那也不对,其实你在心虚什么呢?

是希望整个教育大环境,都变得按闹分配吗。都根据你的态度来哄着你吗。

以@艺生张寒的话来说,

所有美好的品质,其实不要侥幸天生。都是一点一点的教化中来的。

你抗拒老师的管教,是在尽全力培养孩子的虚荣,助长孩子的懦弱,他们没有哪怕一天自信过。

把孩子能被正确培养的机会,全部亲手剥夺。

尊重、配合老师。

也有一种家长,消极对抗老师。

孩子扔到学校,都变成了老师的责任:老师啊,孩子就交给您管了,期待您的成果。

孩子生病了,老师你怎么看孩子的?

孩子偷东西了,老师你怎么管孩子的?

孩子成绩下降了,老师你怎么教孩子的?

……

你当是请保姆啊?保姆也只管温饱不管育人吧。

有趣的是,相隔几天,网上出了一个镜像问题▼

幸亏我不是一名老师。

如果是,我估计怒不可遏,悲从中来。

该怎样做一个好的监护人,

该怎样对一个你擅自生出的孩子负责,

该怎样去尊重和理解,那些配合你养育孩子的老师,

每一位家长,都该反思。

北大心理学系博导魏坤琳教授说的:育儿育己。

(文图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删)

我是菩桃,感谢读到这里的你。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学老师当众批评孩子偷东西,该不该教育局投诉她师德”:师监对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qef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