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故乡故乡故乡
村头的那棵老弯柳(一)

村头的那棵老弯柳(一)

作者: 赵春锋 | 来源:发表于2016-05-17 16:36 被阅读23次

听村里的老人讲,那棵弯柳不知何年何月都已经存在了。奶奶初嫁到这里来的时候,那棵弯柳就已经呈老态了。每当秋风细雨时节,站在村头东望,它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守候着这个小村庄。关于它,奶奶曾经给我讲了个民国时期发生的故事。

那个时候,冯玉祥将军刚任河南省政府主席,同时祖国大地也是水深火热。我的村庄彼时已经有四五十户人家了,这四五十户人家都是一个姓,赵姓。那个时候我爷爷的爷爷已经不是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了。因为那几年老天爷眷顾,虽然时政不好,但是地里面的收成还是可以糊口的。

然好景不长,约摸过了三五年,北方八省大旱,秋收荒欠,入冬后几个月内就没有丝毫雨水,村东头的麦田里的麦苗早已经是枯黄一片了,这时候,村里面大部分人家早已经断炊了,刚开始村民还是掘草根枯草拌水而食,偶尔添加些糠在里面,后来,糠也没有了,草根早已经消失殆尽,有些村民就开始动麦芽的主意了。

虽然麦芽早已枯黄,但毕竟是来年的希望。那个时候村东头有家大户人家,虽然也称不上地主,但是家里还是积攒了些许的粮食的,这户人家当让也是姓赵了。老太爷不忍心邻里们破坏麦芽这救命稻草,在与家人再三商讨之下,就在村东头的柳树下给父老乡亲每天中午发放一碗带有陈麦的清汤,这在当时已经是轰动十里八乡的善事了。

这不足为奇,话说父老乡亲每天来村东头领着不至于饿死路边的清汤,这在寒冷的冬季里一向人迹罕至的村东头顿时成了大家常去的地方。那棵栽在旱坑旁的柳树被人抚摸的次数也就增多了。

第二年,仍旧大旱。麦芽未能保住全村人的吃食,清汤依然发放者。青黄不接的时候,但凡树叶刚一发芽,就被哄抢而光。而村头的那棵柳树,却是枝繁叶茂,无人敢动,因为施汤的锅架就在其旁。

一个春天过去了,那棵柳树虽然每日迎着从东方河道里面刮来的风,村民们却发现它的枝丫却开始偏向东北了。起初人们不以为奇,但是,经秋至冬,再到腊月朔风吹来,柳树那斜刺的光秃秃的树干和枝丫,终于不能再让乡亲们沉默了,大家纷纷认为柳仙仙灵来庇佑一村生灵了。

从那个时候起啊,那棵柳树每年都会向东北方向倾斜,无论是灾年还是丰年,直到大部分树干与大地平齐。

柳树的躯干与大地平齐的那年,是驱赶走鬼子后的第二年,也同样是那年,奶奶嫁到了我们村。

人们逐渐对柳树有个另外一个尊称“老弯柳”。

相关文章

  • 村头的那棵老弯柳(一)

    听村里的老人讲,那棵弯柳不知何年何月都已经存在了。奶奶初嫁到这里来的时候,那棵弯柳就已经呈老态了。每当秋风细雨时节...

  • 故乡,那棵老柳

    在我家旧居前有一条长沟,平均宽度也就三四丈,常年用于蓄水和水路灌溉之用,但位置略高而沟太浅,蓄水的意义并不明显。曾...

  • 村头的那棵树

    那年,你说,这个村庄风水很好,村头树木苍翠,池水清澈,树下的老人聊着家长里短。你捧着杯白龙潭大山茶,叶子在你的眼中...

  • 命运(老井老柳1)

    张晓敏 黛秀最近神秘兮兮的,逢人便说村头的那口老井张开了嘴,还有不远处的那棵老柳从树洞伸出了手…,听得人脊背发凉,...

  • 有对者,心中高兴,且有一杯茶。

    上联:每次离家总免不了要 在村头的柳树下停一停,每次回家总要先在枫树弯的那棵树靠一靠。 下联:?

  • 村头,那棵大枣树

    村头,那棵大枣树 三婶出了家门来到村头的大枣树下, 心里莫名的咯噔一下 , 便停住车 ,四下望望,夕阳西下,余晖静...

  • 树神

    树神(小小说) 文/刘艳珍 喜鹊的妈妈病了,喜鹊到村头那棵老榆树下,为妈妈祈祷...

  • 呼唤荒野

    那浓浓的绿 是儿时的记忆 多少次梦回故里 那棵村头的老皂角树 枝叶茂盛 ...

  • 村头那棵柿子树

    村头,曾有一棵柿子树(1840年左右栽下,前几年城市小区绿化,农人们贪钱,把她卖到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区)。 回到老家...

  • 自在老家——语录(一)

    自在老家——语录 一 童年 村边那棵槐树 夏瑜斐 一 童年 村边那棵槐树… 很久远的记忆里 ,那棵树就在村头的小桥...

网友评论

  • 吕胖杂弹:艰难时期更能凸显人性,柴静笔下的汶川,SARS就是充满人性的镜头
    赵春锋:@吕胖杂弹 谢谢您。

本文标题:村头的那棵老弯柳(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qi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