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里的故乡

作者: 杨夏 | 来源:发表于2016-03-28 10:06 被阅读1146次

我是来到北京以后,才发觉拥有自己的方言是一件挺幸运的事。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我们生活、栖息、生长所有相关的行为都以文化的形式传承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而一群人的共同习惯则是文化。恰好,语言是我们习惯的最常反映。

之前相当长一段无知岁月里,我都觉得方言是一个有点土的东西。我不想使用它,更不愿意在外人面前暴露它,不想别人通过这张「名片」来认识我。

概因方言跟我们的当地生活紧密关联,说方言,则会暴露出这个地方的风俗,而有些风俗在离开了当地环境以后,审视角度看起来它会稍显土渣。不是说乡土不好,只是当一些地方风俗在更大台面上去展示时,没有同一方水土背景的人看到这些东西并不会产生认同。

比如东北二人转,要是没有赵本山不断提高它的艺术表演水平,很多外人看二人转就会只看到一种乡土味浓厚的地方舞台剧,从抖包袱形式到桥段水平,永远离不开农村里的那点陈芝麻、烂谷子事。在当地文化背景下,自己人会觉得很亲切,非东北人要欣赏起来可能比较难。其他地方民间艺术形式同理。

多亏了这些北方艺术形式,使得东北话通过央视平台(直接说是春晚的赵本山小品),在全国人民眼中形成了一个自带喜感、逗乐属性的正面特征。

类似的,当年《疯狂的石头》让重庆麻辣普通话大展风貌,周立波让上海话的小资优雅感被各省人民感知,广东话因为粤语歌曲的强势流行文化代表而显得雅韵别致...后来,很多电影作品中都把方言梗作为烘托喜感的重要手段。

上面这些是幸运的,本土文化中有优秀人士为自己的方言挣得一个正面形象。有些地方方言则没有那么好的表现,为避免表达不当,误会我地域歧视,我就不举其他例子。只拿我自己的「四川话」来说,至少我自己是没有觉得这门方言是所谓「高大上」的,没有在主流文化视野中有过英武形象表现,也没有被某个优秀人士以足够的艺术水平形式让各地人民欣赏。

直到来到帝都,这里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大部分地方都或多或少有一些自己的语言特色。这些语言特征标识出我们,区别开我们,让我们记得自己是有故乡的人。是的,有方言,成为一件可以自豪的事情。

不论身在何地,一说起方言,仿佛瞬间回到故乡,同一件事物的表达分享,用方言说出来,有一种奇妙的感觉。有些意思,只有自己的方言里才有,有些梗,只有自己同地方的人才能get。

如果说,之前是看不起方言折射出来一些地方落后、低下的一面,对它多少纠结。现在,则完全可以正视它,接受了它,甚至前所未有的喜欢上它。

也许只有离开过故乡,才能发现方言的好,发现更多故乡的好。


© 题图来自雷东-布雷顿港

相关文章

  • 方言里的故乡高仁斌

    方言里的故乡 高仁斌 方言里的故乡很小,小得只有巴掌那么大 但它却是一个王国,刚好装得下我的童年 方言里的故乡,从...

  • 方言里的故乡

    我是来到北京以后,才发觉拥有自己的方言是一件挺幸运的事。 语言是文化的承载,我们生活、栖息、生长所有相关的行为都以...

  • 故乡的方言

    方言,是研究民俗的重要方面。也是文学爱好者的必修课。 我的故乡地处石家庄以东50里,藁城市,现为石家庄市藁城区。 ...

  • 故乡方言情

    故乡方言情 今天在坐飞机时候,闲翻报纸,突然看到一则关于方言说的人越来越少,逐渐同化消...

  • 拯救方言和方言里的世界

    推广普通话的负面影响就是方言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先不说那些远离了家乡奔赴远方的游子,就连土生土长的孩子们也说不出...

  • 方言里的中国

    生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从语言角度来讲可以说是人类语言的宝库,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方言,在大...

  • 方言里的故事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和重要组成部分;每种语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民族的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

  • 故乡是风中遗落的方言

    姑娘的裙子和 这里的冬天一样 短 掀起入土的思念 飘洒着故乡的白 和摇摇欲坠的情怀 沉默的村庄 吃雪的牛羊 小路弯...

  • 散落在圪洞里的记忆

    圪洞,老家方言里对巷子的一种称谓。故乡村落的布局规划,构筑合理妥帖,一看便知村子有些年头了。村内每...

  • 故乡的面食

    清晨,用河南方言喊出的一声“北方大馍,揉面馒头”唤起了我的乡思。 故乡枣阳隶属襄阳市,与河南南阳接壤,方言和生活习...

网友评论

  • 佘大玻:恭喜浏览量突破一千
  • 说dian什么好呢:在一个人情绪激动的时候说的都会是自己从小就熟悉的需要
    杨夏:@说dian什么好呢 哈哈 对
  • a39e686aee8b:中国的文化,散落在各地方言里,方言承载了文化,传承了文化。
    杨夏:@半染铅华 是的
  • 莫丛林:方言也是一种传承。
    杨夏:@莫丛林 是的
  • f84e1618dff6:好久没有回去过了
  • 肥肥小飞:在外求学多年,已经忘了家乡话怎么说了,东营,临沂,泰安,掺杂起来,算是一种新型的方言吧
  • 十一不哭:刚上大学那会儿,回到县里的汽车站买个车票都说的普通话,现在我想对当时的自己说,"你丫装什么装",然后一耳刮子抡过去。
    现在在外面工作,所有不熟悉的人都听不出来我是哪里人,大概是因为上学后一直说普通话再加上回家时间少的缘故吧。
    看小岳岳相声的时候,快笑哭了,“打死你个龟孙儿”,“肉丝儿”……
    莫丛林:@十一不哭 肉丝儿
    杨夏:@十一不哭 它会一直跟着我们
  • swingboard:方言也是一种故乡,乡情于此!
  • 俗人fang:异乡闻乡音的那种感受只有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才能懂
  • 清梦非欢:只有离开家才会怀念方言绝对是真理啊,小时候推广普通话在家都不和爸妈说苏州话的,现在在外头看到上海好婆都像见到亲奶奶似的……
  • 猪or西兰花:方言是当地文化的集结与沉淀。很多类似于象形字,你一听是那么地贴近生活。比如重庆人说头说“脑壳”,说某人很脏就说他是“粪船”,哈哈。
    杨夏:@猪or西兰花 是的 精华都在方言表达里
  • 入江之鲸:离家太久回去发现连说方言都不标准了 :joy:
    杨夏:@入江之鲸 要多说,输出自己的方言文化:sunglasses:
  • dcfc6f2a30f0:重庆四川是一家😏
    杨夏:必须的
  • 叶妖:TAT 不会说方言 只能听得懂家乡话
    杨夏:@叶妖 哈哈
    叶妖:@杨夏 好像从小就没长这根筋···怎么说怎么怪 于是就不说了。。。
    杨夏:@叶妖 学起来
  • 72a580234df7:朋友的儿子是广东人,但一直说普通话,也不会说粤语,从来没听过他说方言
    72a580234df7: @杨夏 同感~这也是一种文化
    杨夏:@amh 方言不能丢了
  • 0cf5a0e665d5:只有离开了故乡,才能体会出家乡的美好,只有离开过,才能体会出乡音的亲切
  • 只恐少年心事:在帝都求学,出去的话每次听到似乎是家乡方言的时候,心里总会一颤。
    杨夏:@只恐少年心事 一样!一听到类似口音,会下意识听他们讲。
  • a868dd902c75:是的。

本文标题:方言里的故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kik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