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浓的故乡情

作者: 小馆吖 | 来源:发表于2024-10-08 21:09 被阅读0次
姐姐门前的玉米

国庆假期过了一半,女儿突然提议:要回老家看看,想赶大集,还说想大姨了。LG也随声附和着要回去。

与他俩的期盼相比,我的心总是一紧,眼前又闪现那熟悉的孤寂院落。一切都是原来的模样,但那儿再也没有人在等着我的归来,也没有人为我嘘寒问暖,再也没有人追着我给投食。

我的父母亲都已与黄土一起,埋葬在故乡的土地下,只留下一个个突起的土堆,证明他们存在过。

不想因我一人的苦痛,让家人失望。又想起前天在“只有河南”的剧场,导演用现在科技,重现老子、孟子、宋徽宗、苏轼等先贤与现在的我们隔空对话,当墓碑上方的灯亮起,他们一个个在黑夜中出现,并向后现代的我们问话,我的心都颤抖了,泪如雨下。

如果我的父母能再如先贤们一样情景再现,他俩会对我说些什么,我想再次站在故土上,聆听父母的声音。

准备出发时,遇到我的同事兼好友小丽,邀她一起去老家。

也许是小丽的加入,我的心情转晴,一路上说个不停:肥河的北边,这是我的三姨家。三姨家的小女儿,爱唱爱跳,是我们家族的开心果。

我的家顺着肥河向东走,第一村是我姥姥家。看着原先的村子变成了良田,每家每户都盖起了楼房,我在一栋栋的楼房中寻找大舅家(姥爷姥姥离开多年),但怎么也找不到。原来一眼就能找到,是因为姥爷总在大门口坐着或在菜园里忙活。

就只有那条东西走向的小河,依然静静地等着我。

“梅儿,不要下河里玩,那儿有妖怪,专抓小孩子吃。”姥姥严肃交代我,怕我掉到河里面,因为这条河里淹过好多小孩子。

车继续行走,经过我的大伯家,我爷爷最初的家(爷爷是地主,我父亲和大伯分到不同的村子)。依稀看到爷爷正在给村民们看病,用小纸片把药丸包起,递给他们。还有他那煮着肉的小炉子,正冒着热气,一阵阵香气扑来。

“梅儿,别急,再焖几分钟,才更入味。”爷爷看着流着哈喇子的我交代着。

车子转弯,来到我村子口。

“那是你家的院子吧!”隔着小河,还有层层树叶,小丽指着我家的院子问道。

“你怎么知道那是我家?”我问道

“去年我来过-----”突然她不语了,母亲离开时,她和同事们一起来过。

“爸爸,我们先上大姨家。”女儿赶紧提醒LG,又用手拉一下我的手。

刚转向姐姐家的路口,就看到路两边摆满金黄金黄的玉米,在太阳光,金光闪闪。

现在正是秋收的季节,玉米刚刚收完,正在晾晒。姐姐累得腰酸背痛,还是热情地招待我们。

女儿和外甥女拉着手聊个不停,小丽拿着手机不停地拍照,玉米、丝瓜、柿子都成为她手机里的宠物。

为了让姐姐休息一下,她烧锅,我做菜,小丽帮着打下手,三个人有说有笑配合着。

厨房里烟气熏得我眼睛睁不开,这让我想起小时候,奶奶和母亲总是在烟气缭绕的灶房里做饭,有时我站在门口,就看不到她们,总是朝里面喊着:“啥时候吃饭,饿死了。”说完揉着流泪的眼睛跑走。从来没有想过,她们每天干完活又被烟熏着做饭,是多少难受。

我让小丽到外面玩去,姐姐聊着家人和村子的事,小姨和姨叔不出去打工了,在家学着打烧饼。昨天吃了喜酒,小慧当了奶奶,小慧大不了我几岁,怎么就当了奶奶,我愕然着。

在我俩的聊天中,一大桌子农家菜做好,地锅排骨鸡贴饼、油炸大虾、毛肚炒豆芽、辣椒炒豆腐等。看着外面金黄的玉米,吃着农家菜,心里又是一阵难受,如果父母在,一定会满脸笑容地看着我们。

吃过中午饭,我带着小丽,还有姐姐的孙子小凡,到我家的小院。打开院子的大门,院子里都是树叶。打开堂屋门,父母的黑白照片出现在我的面前,他俩有点紧张,眉宇间略带笑容,好似在说。“欢迎你的同事,你要好好招待她。”

小丽帮我把窗子打开,屋里吹进一股股秋风,带着香甜的味道。秋风在向父母传话,今天又是一个丰收的季节,金黄的玉米、饱满的豆子,就连菜园边上的梨树也结满了果子。

父母的笑容更浓了,是听到丰收了开心,还是看到我们的到来开心,也许都有吧!

不一会儿,姐姐出来把院子打扫一遍,开始种蒜。我和小丽忙着摘红辣椒,好带回市里。

小凡五岁多,正是顽皮的时候,他拿着我的手机不停地给我们拍照。在他的笑声中,我的心情也好一点。

“看那个大冬瓜。”小丽指着前院婶子厨房边的大树说,她开始给冬瓜拍照。

“梅儿回来了。”婶子一瘸一拐地出现在菜地里。

看到我她的眼眶又红了,她又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俩从年轻时,一起陪伴到老,这几十年的时间,没有红过脸,总是在对方困难时,及时给予陪伴和帮助。特别是搬到老年区,她俩几乎每天都一起,谁做点好吃的总是相互送上一碗。

我母亲去世后,她总是哭,说,“她母亲去世,她都没有这样难受。”一辈子的姊妹情,半辈子的相守,怎能受得了。

为了不让她难过,我和小丽一起到田地去溜达。邻居们在地里忙碌着,施肥、松土,好不热闹。我在田地寻找父母的身影,多希望他们在这儿弯着腰,弓着背在那儿劳作着。

来到原来的家的地方,现已变成大田地,如果不是那棵伸到河的大树,我已寻不到半点家的模样。

遇到儿时的玩伴,他又人到中年,孩子都已参加工作。还如小时候一样,亲切聊天,看到我望向甘蔗地,非要给我们砍几棵。我没有让他去,那不是他家的,并且那儿已经装上监控。

“没事的,都是一个村子。”他飞奔跑去,犹如当年那个少年。

婶子家的大冬瓜

回到小院,前院的婶子抱着一大半冬瓜,正向我家走来。

“总共结了三个,昨天才把第二个分完。”婶子露出牙花笑着。

“婶子,我们吃不多,你不用给我了。”我不好意思地说。

“你这次不吃,下次就吃不着了。不知道下次啥时候回来------还来看谁,都不在了。”她语无伦次地说着。

姐姐说,婶子专门给你俩从树上砍下来的,太高了,她够不到,就用刀从中间砍开。

看着大大的冬瓜,留着一道道刀印,好像看到母亲在为我们准备回城的东西。


五点多准备回市里,小姨打电话,让我们去她家,说姨夫要给我们打烧饼吃。

来到他们这家,姨夫已经和我面,揪成一个个面团,炉子已经热了,小姨团面,做成烧饼的样子。

神奇呀,我们平常吃的烧饼,就是这样做出来的,我也开始学习起来。

不一会工夫,焦黄酥脆,大大圆圆的烧饼出锅,我们每人拿着烧饼,吃得不亦乐乎。

“这个车子,还是父亲的,我们换了电瓶,改装一下,正好用。”姨夫指着车子说道。

看着这个改过的三轮车,我想到那一年过年,我们刚走到桥头,正好遇见父亲从街上买车归来。他兴奋得像个孩子,从车子上跳了下来。我也吓了一大跳,七十多岁的人了,摔着怎么办。

“梅儿,快上来试试。”他让我试他的新车,可我骑不好三轮车,也不敢骑,怕把他的“宝马”碰着了。

往事在眼前不停地闪现,婶子的脸与母亲,姨夫与父亲的脸交织在一起,我分不清这是今夕何夕。

回市的路上,女儿说:“辣椒、冬瓜、烧饼-----还像姥爷姥姥还在的样子----”

故乡的亲情再次把我包围,让我再次感受到父母之爱。

相关文章

  • 浓浓的故乡情

    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春节过后,各大高校陆续开学,而我们学校是在2月22号开学报道,记得1月22日早上,我...

  • 那浓浓的故乡情

    实话来讲,一个学中文的人快毕业了才知道这个作家,着实有点过意不去。她是黑龙江人,我也是。她的家乡在黑龙江最北端的漠...

  • 二十年后回故乡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张九龄的这首西江夜行写出了多少在外的游子对故乡浓浓的思念之情,家乡那个让我魂牵梦...

  • 2022-09-09

    “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中秋,作为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之一,寄托着人们对阖家团圆的美好期许,也承载着浓浓的家国...

  • 躁动迫切归乡的心

    我想,每个人的灵魂里,都有着浓浓的故乡情节吧?就像那丘陵辽西,海滨人家时不时地萦绕在我的心里! 今天,再一次的收到...

  • 惊艳的柿子树,浓浓的故乡情

    作者:任争气(醉美长安) 北方的深秋 枝头只留下点点红 家乡的柿子熟了 你回去吗 家乡的柿子红了 红的如此可爱 如...

  • 鲜咸的鱼卤面,浓浓的故乡情

    “小面、小面,正宗的鱼卤小面,三天不吃饭先要来碗面哈”,一大早,市场入口处面铺的小老板,扯开嗓子大声的吆喝着,吸引...

  • 《行走撒哈拉》之三:外乡人

    人的一生,尤其是中国人的一生,都有浓浓的故乡情结。无论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子,无论走到天涯海角,无论取得多大的成就,...

  • 巧手做月饼,喜迎中秋节

    "月是故乡明,人是家乡亲。"中秋佳节即将来临,作为我国最重要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不仅承载着浓浓的故乡情,也体...

  • 歌词——我是四平人

    一、浓浓的故乡情,影影的故乡梦;甜甜的辽河水,亲亲的四平音。四平人最纯扑哇,四平人最勤奋,四平人最善良,四平人情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浓浓的故乡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rbr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