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早之前就觉得自己现有的笔记系统不太符合需求了,一直想优化一下,但是苦于没有思路。最近用了两天的时间终于是把新的笔记结构整理出来了。
笔记结构梳理经验:思维导图构建大纲,然后印象笔记中建立相应的笔记本。自从开始接触思维导图一来就一直采用这种方式,经检验这个方法很棒。
笔记结构分析
本次优化主要是精简笔记本组和新的笔记本命名方式,优化灵感来自《21天知识管理OS训练营》
- 笔记本数量与质量没有直接关系
- 杜威十进制编码命名法(占坑待补充)
下面是V2.0和V3.0笔记结构思维导图
V2.0
V3.0,尚在完善中
印象笔记V3.0V2.0存在的问题
- 大分类过多,笔记本组可以精简一些。分类过度容易造成功能重复
- 笔记归属关系不明确,比如常用代码应该分语言的
- 部分笔记属于存档(不再需要变动或者偶尔查阅的),与其他笔记放在一起不好
- 有些笔记本功能重复
- 信息搜集的笔记本过于分散,容易遗忘 (临时、微信、我的剪贴板在三个笔记本组)
V3.0 优化的部分
- 采用杜威十进制编码的方式进行命名
- 四大分类为笔记本组:工作、生活、学习、兴趣爱好
- 每个分类下包含专用来存档的笔记本(想遗弃但又不确定是否还用得到的笔记)
- 新增中转站笔记本组,用来在临时存储的。这个笔记本组的笔记会定期清理
部分效果图
写在最后
本文是实战笔记,希望对正在构建个人知识库的你提供些许帮助。
另外欢迎私信交流,如果能点个赞就更好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