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咱们可能活过100岁,但你肯定不想那时病怏怏

咱们可能活过100岁,但你肯定不想那时病怏怏

作者: 发愤的草莓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23:50 被阅读0次

原创:发愤的草莓

半年来,一直在关注“营养学”的内容。

学习搭配和烹饪食物以及适当添加营养补充剂,给予家人均衡的营养。

最有成就感的是,大宝在幼儿园每次“感冒潮”的包围下都能扛住,让当妈的少操心。

image

不少朋友问,以前的人那么吃也过来了,怎么现在这年头就说要改变呢?

再脑补一下,想起新闻里自相矛盾的养生经验,不自觉对这门学科打个问号。

讲真,以前我有同样的困惑。

现在明白,因为相较于数学物理这些传统的学科,营养学太年轻!绝大多数营养学研究是在20世纪之后进行的。

第一个维生素发现于1897年,而第1个蛋白质结构直到20世纪40年代中期才得以明白。

所以,不理解很正常。

01

听到“营养”两个字,你可能会想到“红枣补血”,“冬吃萝卜夏吃姜”、“以形补形”这类民间养生口诀。

不然。营养学并不是所谓的民间养生知识,而是有科学支撑的学科。

它研究的是食物中营养素与机体的关系,关注的层面在于“营养素”。

的确,不是全部内容没有争议。但有些营养知识是确凿无误的。

比如,身体需要多类营养素,而有些疾病纯粹是缺乏某类营养素造成的****,如佝偻病、缺铁性贫血、夜盲症等(如下图右方)。

image

与营养素不足相关的疾病,只要补充相应的营养素,是可以预防的。

不妨趁年轻,提前防着,正所谓“防胜于治”。

02

你是否听说过,有些人几乎从来不生病,某一天突然挂了。

薄世宁是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重症医学科的医师,他也说过,经常遇到晚期才来看病的病人。

比如,病人剧烈胸痛。做心电图、查心肌酶,发现已经是心肌梗死了。

他常常问这些病人:“怎么这么晚才来看病?”

他们都回答:“我平时很好,没一点儿感觉......

是这些病太狡猾?还是免疫系统太麻木吗?

都不是。

image

薄世宁介绍过,人体能在疾病状态下,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出现明显的症状!

因为身体是造物主设计的精密仪器,人体有“代偿机制”****——

当某些组织、器官持续受损无法修复原样时,人体会暗中调动无受损的部分,代替受损的部分完成工作。

比如,高血压患者,当他们的血压持续增高,心脏射血的负担会增加。

心肌则自然变得肥厚,以便于心脏射血有力。

比如,冠心病病人,血管狭窄到堵住,这根堵了的血管周围的小血管往往会变粗。

甚至长出新生的血管,替代这坏了的血管为心肌供血。

只有到了晚期,“代偿机制”到达极限,症状才会出现。

人体的“代偿机制”会掩盖真相。也许只是看着好好的,不过是在亚健康状态。

真的代表没问题吗?

03

感觉以前那样吃也好好的,没病没灾,并不代表真正没问题。

以前的人那样吃,也许可以,但现在?有发现自然条件大大不同了吗?

在自然条件上,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以前相比,不可同日而语。

人口增长,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过去搞土地物质循环的主力军去造城市混凝土森林。

农村实行土地短期承包制,农户对土地普遍缺乏爱护心。

有机肥不施了,生物质农药不会造了,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联手”统治了亿万亩耕地。

再加上环境的污染。耕地变贫瘠了,对食物本身的营养素浓度产生影响。

image

04

从生活来讲,也和以前的人大不相同。

如今,骨质疏松症越来越多,有一类原因在于长时间静态久坐和缺少运动。

现代人坐办公室的多,运动量变少。实际上是在给骨骼发出信号:我不需要这么强壮的骨头。

久而久之,大脑降低在这方面的能量投入,骨质疏松便产生了。

image

一旦生活模式变了,但身体无法快速进化出适应当下环境的机制,就会出问题,这被称为“失配性疾病”。

现在人手一个屏幕,用眼时间长了,也是以前的人们少有的情况。

那么,要多补充对眼睛有益的维生素。

在实际情况中,我们要吃进去大量的食物,才能获取足量的此类维生素,然而胃一次撑不下这么多食物。

脑力劳动的工作者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了,要思考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未来人工智能时代,更需要常常做创意、定战略。

用脑多了,与保护神经元相关的素养素也要及时添加。

外卖为什么会流行?正是因为击中了很多人工作节奏加快的痛点。

不少家庭是双职工,在吃饭上不像以前的人那么愿意花时间自己制作。

image

外卖的制作者一定懂营养吗?不一定,难以为你搭配营养均衡的饮食。

比方说,有一道菜叫酸辣土豆丝盖饭,一看基本是碳水化合物。

即使能自己动手,我的很多朋友一个星期也只能去1~2次菜市场。这些食物从采摘到放上餐桌,相隔时间较长,营养素会有所流失。

而以前的妈妈们,每天都会上菜市场购入新鲜食材。

曾经食物少,能看到的东西都是珍宝。而现在物质不匮乏了,想吃啥都有,人们普遍更加随性生活。

上市场也喜欢买自己和家人爱吃的。端上餐桌,有喜欢的才多吃几口,更容易出现偏食

既然按照个人意愿选择食物,那么满足舌尖欲望的同时,也要相应补充缺少的营养素

这些现代人不得不面对的情况,需要营养学的知识拯救。

05

现在和以往的很大不同,还在于人的预期寿命变长!

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阿瑟·阿什金(Arthur Ashkin),获奖时96岁。当诺奖工作人员通知他获奖时,老爷子还在地下室写论文。

image
          ![image](https://img.haomeiwen.com/i105122/f4198c322385a601?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以前,周围很少96岁的人,要么病殃殃的。现在,96岁还可以在做研究!

200年前,人类平均寿命是30岁。

即便是解放前,国人的平均寿命也不高,我爸妈双方的祖父都是30多岁去世了,都因为毫不起眼的感冒。

今天,医学研究与健康卫生条件的发展,使人类平均预期寿命已经超过75岁。

在200多年的时间,人类寿命延长了大约50岁,而且这种趋势还在持续,有望突破100。

人类历史上最长寿人士的一名法国女性,活到了122岁。

image image

所以,咱们这代人很可能活过100岁。但你肯定不想没有生活质量、病怏怏地活到100岁。

是啊,未来的世界那么精彩,怎么愿意早早放手呢?

你可能认为,“老”一定会“衰”啊。

其实不一定。

现在越来越多地见到,很多人年龄大,但身体和精神各方面状态非常好,不比年轻人差。

50岁看着像30多的,60岁看着像40多的。

网上也有,比如,79岁走T台的王德顺先生。

image
   ![image](https://img.haomeiwen.com/i105122/d9596da7b67aa41c?imageMogr2/auto-orient/strip%7CimageView2/2/w/1240)

能接受年龄变“老”,但可以学着别那么快“衰”。

科学认为,衰老是源于基因损伤,细胞功能异常,最关键的是自我修复能力下降。

加强自我修复能力,是防“衰”的一大途径。

那就让机体有足够均衡的饮食,参与人体这台神秘大系统的运转。

为了晚年生活的质量,是时候从现在开始关注饮食,关注营养学。

毕竟这是一个长线的投资!

走近营养学,永远不会晚。

想起一个段子说:“有钱有什么了不起,有命才了不起!”

看这篇文章的你很可能会活过100岁,愿70、80年后,你还能想起我,想起这篇文章对你的启发!

怎么学习?从哪里学习呢?听说最近流行“学习强国”APP,就从那里开始吧!

请听下回分解(未完,待续)

聊一聊:你对营养学关注多少?

——

作者:发愤的草莓,干货新书《现在就干》作者,专注时间管理与妈妈精力管理,陪伴你把琐碎的生活变成像游戏一样好玩。家有2宝,上班之余耕耘公众号“发愤的草莓”,每天5点晨起。

相关文章

  • 咱们可能活过100岁,但你肯定不想那时病怏怏

    原创:发愤的草莓 半年来,一直在关注“营养学”的内容。 学习搭配和烹饪食物以及适当添加营养补充剂,给予家人均衡的营...

  • 病怏怏的🌵又活过来了

    之前在芭芭农场施肥换的万重山仙人掌看上去有点病怏怏的。 拿回来后就放在房间了,去年太阳好的时候还拿出来晒太阳,接连...

  • “赞扬”的假意与真情

    哪个女孩子不想自己被肯定?但你可能有过这样的经历,某个人称赞你,但你竟然不知道如何回答,因为你知道对方明显是一种客...

  • 门楣上家国,梁柱间文脉 ——匾额与匾额文化的前世今生

    提到匾额,许多人可能觉得不是很熟悉。但如果你有在乡下生活过或者去一些古村游赏时,肯定看到过类似于“状元及第”、“积...

  • 抱枕被宝宝们玩坏了

    相信你也看过不少漂亮百搭的抱枕了,今天咱们换换口味,见识见识那些奇葩的抱枕。有的可能还有点儿恶趣味,但肯定有人会喜...

  • 那时我等过你,但这刻我不想等了

    我怎么都忘不掉那时与你相遇的第一天,身穿着深蓝的牛仔裤和白色的T恤,站在人群里总是那么的不起眼;可我不知道你为...

  • 心烦时,不想听别人讲话…

    咱们心烦的时候,有人跟咱们讲话,但自己并不想听,很友善的告诉对方现在心情不好,并不想听,该怎么办? 1、假如咱们心...

  • 和朋友的交流

    帮助你的人,你可能记不得了, 但伤害你的人,你肯定忘不掉。

  • 病怏怏

    猪小月——孕期记录19-05-05(16+4w) 听说怀孕生病最难受了,因为药也不能吃,针也不能打,只能硬扛着。前...

  • 狂人随便

    有时候,不是不懂,而是不想懂,可能你想问,但你别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咱们可能活过100岁,但你肯定不想那时病怏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bxx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