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齐物一说”的第19篇文章
加班狗已经有成为社会主流趋势的嫌疑了。
随处可见加班狗,看看统计数据:
IT/通信/电子/互联网行业,平均为9.3小时/周;
房地产/建筑业,平均为7.1小时/周;
交通/运输/物流/仓储,平均为6.8小时/周;
贸易/批发/零售行业,平均为3小时/周。
但是,你为什么要做一只加班狗呢?不加班不行吗?
当然不行啊。齐物菌刚毕业的时候也没经验。一到点就下班。结果发现太不对劲了,这楼道里面,为什么其他人都是把办公室的门大敞大开,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加班呢?
观察了一周,齐物菌发现朝九晚五那只是一个传说。所以,我也只能把工作拖到下班之后再做,就为了显示自己不是那么“落后”。
没办法,这上有考核指标明镜高悬,旁边还有乐于“先进”的标兵楷模,所以你能怎么办?只能是把朝九晚五改成“朝九晚无”了。
但是这种文化是怎么形成的呢?是不是大家都不积极了,就没有加班了呢?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主动加班?简单说,公司的高层获得收入远远超过基层。为了获得更为丰厚的收入,人们变得更有竞争性了。
所以,所有的主动加班,都是超额的付出。而所有的超额付出最终的指向是都希望得到超出别人的回报。
你从专员升到资深专员的位子上,那月工资就有可能从3万多涨到4万多。如果你从部门经理升到总监那可能月工资就从几万块升到十几万了。你看看,越是向上工资的差距也就越大。
告诉你,只要还有公司层级,只要还需要晋升竞争。那么加班狗的队伍只会越来越壮大。
为的是尽快走上能获得高额回报的高管的位子。
但是为什么高管就可以获得高薪水呢?其实这也是很多公司员工茶余饭后最喜欢发泄的话题?老子这么拼才领这么点钱,他们天天打高尔夫,还领上千万??
如果说是因为领导都喜欢压榨下属的话。那么公司老板应该也去压榨高管啊?没道理把高管的工资提得那么高啊?
有些人就解释了,说是你看高管打一场高尔夫球就拉来了7000万的生意,这个对公司的贡献那基层员工怎么能比啊?但是,如果反过来解释呢?你如果决策失误或者谈判失败那给公司的损失不也是很大吗?和合作伙伴谈崩了,丫不也损失了7000万吗?所以这个解释很难说服人。
其实这就是经济学中的锦标赛理论的应用。比如,在网球大满贯赛事,冠军会获得大部分的赛事奖金,剩下的小部分的赛事奖金其他人分。你说,亚军、季军和那些其他参赛人员对这个赛事的贡献总和还没有这个冠军大?怎么可能?但是这种奖金分配办法有个最大的好处,就是他能够保证所有参赛人员都会为了向冠军这个位置冲击,去全力以赴。
所以,你就明白了。公司高层的工资设置高些,那也是确保全公司的人全力以赴。
但是,你仅仅凭借多加班,多揽活这样的手段才能晋升成功吗?说实话,随着加班狗的队伍越来越庞大,靠加班已经很难胜出了。
其实看看最成功的那批人,往往是一路打怪升级,但是仔细一看人家都是开挂的。
看看明朝重臣洪承畴的晋升之路,你就明白了。
崇祯三年正月的时候,洪承畴作为都御史巡抚当今陕西榆林一带。当时农民军玩得都比较大,政局不稳。
洪承畴最惊人的是他会开挂,他找到了这次职场变动程序的bug!!!
在具体剿匪过程中,他竟然敢屡次不听当时的剿匪总司令——三边总督杨鹤的命令。
洪承畴为什么敢违背上司的命令呢?
崇祯二年的时候,朝廷任命杨鹤为三边总督,全权处理西北农民起义事项。杨鹤可以说是实权在握。
杨鹤初到陕西,那还是来了一番调研的。发现农民军起义的原因就是一个,那就是饥荒,就是吃不饱饭,饿得啊。
而明军的战斗力当时,军备松弛,战斗力极差。当时农民起义,到处都是,派兵镇压也无非是此起彼伏的效果。而且全面开打,军费耗资巨大。权衡利弊,杨鹤制定了以安抚为主,以剿灭为辅的政策。农民军无非要讨口饭吃嘛,发点钱粮,农民军自己就会回乡务农了。对于少部分顽固分子坚决打击。
听起来,这是一个不错的战略决策。
起初的局面,也确实如杨鹤所预料的。很多农民军领袖,名字起得都是霸气侧漏。
听听,叫什么,“点灯子”、“满天星”、“独行狼”、“上天龙”,流弊吧?此外还有个天雷滚滚的名字叫做“王老虎”的。都一一受降了,一看,局面大好啊。
但是很快洪承畴就发现了问题所在,他开始成为坚定的抗命者和主剿派。
这里面有个问题,朝廷虽然也支持,还拨了十万两的抚恤金。怎奈杯水车薪啊?遍地都是饥荒,遍地都是农民军。这点钱分摊到个人头上,那能够解决生计问题啊?
所以起初的大好局面瞬间就灰飞烟灭了?农民军这边骗领了国家补贴,转过天去,又起义了,然后再次等待招降,再领一遍国家救济。
就这样,一场安抚正剧硬是被搞成了农民工骗取国家补助的闹剧。
这个时候,洪承畴那是旗帜鲜明地和战区总司令对着干。另外一个让他有这种胆气的原因是他感觉到了自己大老板——崇祯皇帝对局面的不满。大老板急需一个能解局的人。
这个时候洪承畴就完全放开手脚,拉起了一批主剿派官员按照自己的方略开始行动。对于杨鹤的命令那是有利就听,无利不理。
多次对投降农民军进行杀降!!将目前局面不利的主要责任都推到杨鹤身上。
洪承畴和总兵杜文焕多次利用农民军战斗经验不足的弱点,多次各个击破。
杀降最大的例子就是杀了王左挂(怎么不往右边挂呢)。
王左挂是农民军早期的著名领袖。先是投降了明军。结果洪承畴一看,这小子的立场有些不坚定。那就请吃饭嘛。吃完了饭,喝完了酒,就把赴宴的王左挂一干人等全部砍了脑壳。
后来又精密部署,设计杀死了王嘉撤。王嘉撤那也是个重要角色,早年的李自成和张献忠都是当时王嘉撤的部下。
随着节节胜利,西北局面有了很大的改观。崇祯对当时洪承畴的评价是,“贼势猖撅,招抚为非,杀之良是。”
你看看,得到了最高层的肯定性批示了。
从崇祯二年到崇祯四年,仅两年多的时间,洪承畴就从一个粮道参议的处级干部,晋升到三省总督的封疆大吏了。
加班不是王道,找到bug才是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