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所有,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王守仁在平定朱宸濠叛乱的过程中,有点象他的六世祖在增城罹难的情景一样。在面临情与义的选择中,王守仁希望能在“知行合一”的理论中找到一个更为妥当的,两全其美的方法。所以,他就选择了忠君上,可以违背自己老师的教导,将朱宸濠等叛亲一举消灭;在尊师上,他恰当地将娄谅父女处死,然后保留下他们的清名。最后的代价,就是牺牲了自己应得的功名。这种以交易形式的道德观是十分符合王守仁的“知行合一”的理论模式。
王阳明学说的核心之五——若水心中的阳明(2)王守仁的“知”与“行”就是一种交易的筹码。先入为主所定位的“知”,必须是与实际结果的“行”有一个等价式的存在。反之,就不能合而为一。这个公式类似于唐代知识分子所宣扬的“进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公式的模式是一样的。其实,儒家的入世并不是虚拟的部分(或者称为是精神的部分),而必须向所知的更高的官位迈进。这才是进步的做法,反之,就是归隐,消极的人生。
王阳明学说的核心之五——若水心中的阳明(2)“知行合一”的理论要求,令王守仁陷入到了现实的矛盾中。他当时以为全然地退出平乱的功名,可以换取到世人谅解他对恩师的做法。但结果却适得其反。但是朝廷反而怀疑有叛乱的嫌疑。这些异议也为当时嘉靖帝所肯定。相信这一消息传来,给予王守仁理论实践上,一记深重的打击。所以,只有退出政坛,归返田园,重新去“格物致知”,完成自己的理论。但身体的衰疲,已经不能再有当年的精力,也就只能是郁闷中撒手尘寰。留给了让后人实践的“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也留给了后人“立德,立言,立功”的典型范例。后来,蒋介石一直奉守王守仁的理论,也落得了与王守仁一样悲剧命运的下场。
王阳明学说的核心之五——若水心中的阳明(2)“我所思兮在河西,一人独往百人迷”。就是将王守仁的逝去当成了仙去,与屈原一样,带着忧国忧民的激情沉入了江底。虽然仅是个人的行为,但是,已经是成为人类社会的传世楷模。这一定性,正是湛若水内在且直观的对王守仁一生的认识结论。
王阳明学说的核心之五——若水心中的阳明(2)对王守仁的命运,湛若水是十分同情的。他不仅欣赏王守仁的锐意进取的积极人生,更是为他的大情大义而激动不已。他所以认为“天寒古道行人稀,我亦言之天亦悲。”这两句包含了他矛盾而复杂的心情。一方面,他知道在为儒学革新的道路上,真正的同志已经很少了,同时,也知道王守仁在平乱上是功大于过。如果以他当时和嘉靖帝的师生关系上,完全是可以为王守仁获得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定。但他没有去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