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卿,《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
“为什么他的嘴里常含口水,因为他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辑一 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小时候妈妈的菜肴养成的味觉习惯,也养成了故乡的胃
一坛酱,四十年
童年没有什么特别的菜肴记忆,除了酱。
黄豆煮熟,闷霉(捂豆子),和盐交替放进缸里——酱豆。
特别的豆瓣酱——英语老师家用新收下的蚕豆做酱胚。更重要的,和母亲掺萝卜不同,她的豆瓣酱放的是西瓜,每一口都有丝丝的回甜。
真奢侈啊,居然舍得用西瓜。
长大后,这种高盐量的食物,因为健康原因逐渐退出中国人的餐桌,却再也找不到张家西瓜酱带给我的那种味觉震撼。
关于食物的记忆总是绵长的。《舌尖2》里面制酱段落不过几分钟,而对我来说,酝酿和发酵这一切,用了将近四十年。
荤腥的妄念
我这个年纪的中国人,大多经历过物质匮乏的年景,基因里难以摆脱动物脂肪的致命诱惑。
外婆家的腊肉,那种口腔里让人目眩的缠绵,描绘出细小颗粒的油脂在牙齿间崩裂的快感。
科学证明,被身体吸收的油脂,往往会转化成一种叫做多巴胺的东西,有助于保持心情的愉悦。所以素食党一般都比较严肃,适合思考人生,关心人类的终极问题,而吃肉党,注定一事无成,像我一样每天傻乐傻乐的。
一切不能拌饭的菜都是耍流氓
“南方朋友”刘春:无论多高大上的筵席,无论喝酒与否,最后他都要用一碗米饭给饭局画上句号。
说到底,汤泡饭,炒米配鸡汤,最初动机是因为节俭,美味只是它的副产品。改朝换代后,就成了糟粕。
魔蛋
CNN搞了一个评比,亚洲十大恶心食品,中国的皮蛋排名第一。
我的老家一般用鸡蛋做皮蛋(变蛋)。变蛋的制作过程很复杂,直到阳历新年之前,零星的鞭炮声提醒我们,是享用美味的时候了。孩子们偶尔会试探地问,那些变蛋是不是可以吃了。我妈深情恳切指着我爸说,“你去尝一个,熟没熟。”专职从事品尝的父亲,无论答案熟或者没熟,妈妈都会去尝一下残存的一小部分,很肯定地说,”哎呀,还不够熟。”
就这样,轮到我们吃的时候,我爸把坛子里最上面一层都吃光了。
变蛋粘刀,不能切,而是要用一根细线,牙齿咬着一端,缠住蛋,另一端往反方向轻轻一拉,变蛋一分为二,露出柔软的溏心。。。。。
蛋白部分弹性十足,蛋黄部分还是流质的,这就是做得最好的变蛋了。老家管这个叫“喝变蛋”。
每次看到有人蹲在那里,肆无忌惮地吃,吞咽时闭着眼睛一脸幸福的表情,我都会想,将来我上班了,一定一口气吃到饱。
一碗汤的乡愁
我冒着睡回笼觉的危险,从被窝里钻出来,就为了喝一碗SA汤。
随汤附送民间传说一则。据说乾隆下江南——喝了后说,”此汤非一天一月之功也!”于是便合成了__ 这个字。
所谓SA汤,其实是鸡骨架吊出来的,出锅时采用胡椒轰炸,滚烫的一碗下肚,“出一头汗”。
阿城说,“所谓思乡,基本是由于吃了异乡食物,不好消化,于是开始闹情绪。”我更愿意相信,每个人的肠胃实际上都有一扇门,而钥匙正是童年时期父母给你的食物编码。无论你漂泊到哪里,门上的密码锁仍然紧闭,永远等待你童年味觉想象的唤醒。
豆腐干文章
在吃这件事上,罗老师和我有一个相同的爱好——豆制品。老罗是一个说话非常得体的中年作家,只要有好吃的豆腐干,老罗总会不厌其烦地得体一下,“服务员,麻烦你这个来两份。”
老罗外出回来给我带礼物,是反复比较后选定的味道口感最好的那种,让我感动无比。我发现这个糙人其实内心很细密。我决定给他带家乡特产,茶干。
茶干得名只因为它是佐茶的“茶叶伴侣”,咀嚼时口里有幸福的细细的磨砂感。至今,出差带回来的茶干,在送给这位豆腐干爱好者之前,都进了自己和儿子的胃。看来,对于这位“干友”,任重而道远啊。
年夜饭之味
总能想起从前的春节。
一只猪安详地待在热气腾腾的木盆里,我妈一手摩挲着猪脸,一手捏着镊子飞速去着猪毛;我爹则在锅灶和案板之间做折返跑;我和妹妹们的工作主要是参观。
我爹是一个乐观的形式主义者,老家过年讲究的是七个盘子八个碗,我爸就会把一些糕点放在盘子里充数,然后一二三四数过去,如果还不够的话,再凑一盘。
作为男主人,他在暗示自己,同时也希望所有家庭成员感受到,生活在这个家庭里还是不太寒碜的。
每个人的珍珠翡翠白玉汤
据说北京这座城市有三种人:外国人,外地人和北京人。我显然属于第二类。尽管我住了二十八年,但一直找不到味觉上的归属感。
青少年时代的顽固味觉记忆,势必影响人一生的食物选择。
罗老师出生在东北,朝鲜族,他的肠胃也被韩国料理所征服。带我来吃这家韩国餐馆,舀起一瓢脊骨汤,慢慢地喝下去,镜片后面的眼睛也随之眯了起来,特文学,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那“一弯浅浅的海峡”般的乡愁。
我的珍珠翡翠白玉汤是伏羊汤。肉是顺着动物肌理切的,一小片一小片薄如蝉翼,半透明地散落在汤的表面,香,而且回甜。
荠菜花
三月三,荠菜赛灵丹。
荠菜不好辨认,曾耗费了我几年的时间联系。花开小小的,白色,图谱说“纯朴而不张扬”,好似邻家姑娘一般。那不就是徐静蕾老师嘛!
妈妈勤俭,随处都能找到不买肉的理由。老爹则秉持乐观主义,一度发明出了摊荠菜饼,炝炒荠菜,荠菜蛋花汤。。。。更令人发指的是,他给我们做过凉拌荠菜(焯熟,佐以香醋,香油),一家人居然也吃得山响。
后来,我和妹妹离开家乡,也很久没吃到荠菜。有一次我去大妹家,楼房门前竟是大片的麦地。一路摸索过去,竟在冬麦子中找到大片的荠菜!当场我们决定当天的伙食恢复老家的荠菜宴,仿佛刹那间回到童年。
春在桥头荠菜花。要体会春天,最好到乡野中去。
弯腰青
作者是一个萝卜爱好者。各个地方的萝卜特产五一不爱,但论生吃,还数老家的弯腰青。
小时候家里穷,这种通透翠绿的萝卜,就成了一家人饭桌上的常客,作为饭后甜点,全家人围着桌子,把切得整齐的萝卜吃得山响——这种记忆是无法复制的。
都知道萝卜通气利便——吃的人很享受,但周围的人往往会露出绝望的神色。
吃萝卜最惨烈的情形——老式浴室里。一手抚摸光滑的脚后跟,一手送片萝卜在嘴里咀嚼得忘我,瘫软地肉体疲沓地配合着口腔运动。
很多地方都有生吃萝卜的习惯。。。
最好的早餐
焦桐先生比喻得精彩:早餐是“一天中最初的期待”。然而在北京吃早餐是一种无奈,拥挤的交通,让早餐随着赶早的步伐匆匆咽下,令生活面目可憎。
在我看来,最好的早餐在居民区的寻常巷陌中,冒着烟火气的地方。酒店里永远是程式化的食物,可以果腹,享受则远远谈不到。
带儿子回老家的那次,天麻麻亮,强行把他从床上薅起来,踉跄地一路跟我寻觅地道早餐。熟悉的早点铺街,芝麻烧饼,果子,春饼,油条。。。我一遍遍往回送吃的,儿子满头大汗心满意足地享用,这种温暖的成就感,仿佛回到二十年前的某一个清晨。
辑二 一个人的面馆
寒夜觅食
在一个寻常的加班到深夜的冬天,我对着自己干瘪的胃,惆怅地哈了一口气。北京的宵夜分布极不均匀,东部饭店的搜索结果厚得像一部字典,西部仅有寥寥几家,仅仅相当于字典后面的附录。
我握着冰冷的方向盘,不死心地在西部街区乱窜,后半夜的饭馆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快餐连锁店。他们有着一致的特点:面目模糊,简直像同一家餐饮技校毕业的——正如我母校培养出来的播音员,可以起各种妖艳的艺名,但只要一坐在镜头前,除了长相有差别,声音简直完全一样。
楼下的老友粉,一时嘴欠点了一份,刚吃一口就觉得他们胆子太大,用醋和盐以及辣椒煮出来的不完全条状面食,相信南宁人民一定会发照抗议的。
另一家粥店里,我也遭受过“侮辱”。点了绿豆百合粥,被告知绿豆没了;换八宝粥,红豆没了。无奈只好换成一碗白粥,也算是对抗无趣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吧。
马华拉面正是在这个时候出场的。那里的服务员永远带着淳朴的微笑,在24小时营业的餐厅里,绝对是最温暖的一家。在北京能收到家人般的待遇,足以让人的幸福指数急剧上升。
雪夜的凌晨,我驱车赶往马华,叫了碗拉面。还有好几桌客人,希望着自己的希望,惆怅着自己的惆怅。。。这情形很像金庸笔下一千年前匆匆赶路的客人,在风雪中的风陵渡口,那家茅草小店,大家等着雪停,明天又要各自赶路了。
一个人的面馆
有时候,你喜欢这个面馆,仅限于你自己的感受,介绍给别人,不见得能博个好脸色,正所谓“我之蜜糖你之砒霜”。
初识延吉冷面面馆,我是拒绝的。用面粉,淀粉,高粱,荞麦面混合压制的面,放在葱姜,酱油,苹果汁梨汁特调成的汤,吃起来一股生酱油味。然而好面不怕三次吃,它实惠的价格实在吸引我,我竟慢慢爱上了这个味道,寒冷的冬天也要迎风下肚一碗冷面,放上辣椒酱,超级解馋。
这家的味道,在东北和正宗的朝鲜族那里,都无法吃到同样的做法,儿子也念念不忘,嚷着要吃。个人的饮食偏好,像胎记一样私密,但至亲永远知道它在哪里。
大隐于市
通常,最美味的餐馆,不在门庭显赫的大饭馆,而是路边没有招牌的小店。招待所,甚至是捏脚的,如果么有熟人,根本不知道那里有吃饭的地方。而往往这里,才是正宗家乡味浓郁之地,夫妇搭档,只采购新鲜的食材,只做有限的几桌,还要看心情下厨。这才是真正大隐于市。
文艺下酒菜
饭馆里也能看书?真有这样的饭馆,里面都是高端文化人来的,手捧英文原版小说是常见的事。最差的也是中国古典文学。读的差不多了,菜一道一道端上来,带劲儿的口味能把客人完全爽的不知方向,书架上经常挂着不重样的围巾,手套,等,都是客人拉下来的。真是就这文艺,下菜。
风生水起
做餐饮的一半以上都迷信风水。真的有这样的事,在旺市区的一条街上,轮番开过各式菜馆,但最终都倒闭了。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楼倒了。就是说不清原因。直到一位风水大师来端着罗盘绕场走一圈,点出,“大门的风水位置不好,偏了一个门的距离。”
神奇的事情发生了,那家餐馆竟然奇迹般地开到了现在。
面瓜
作者判断餐馆的档次有个独特的指标:服务员的态度。有的餐馆,服务员很吊的,对你爱理不理,态度恶劣,算是饭馆里面非常有腔调的那种。这种饭馆才是作者真正喜欢的,有一种敬畏感。因为如果菜做的不好,服务员是不敢耍态度的。
所谓基础饮食,就是一个城市走路5分钟内必有的可以果腹的,还得是过去的吃食。北京市没有基础饮食的城市。
京西无日餐
儿子要带要好的女同学去吃饭,女同学提出想吃日餐,儿子立刻跑来向我求助。“爸爸,咱们这儿哪儿有日餐点啊。”
京西还真的没有像样的日餐,我想起了往日的一家日料馆,那可真是正宗美好。得益于梅地亚中心的建成,央视和NHK合作的产物,二楼开过一家富士屋,专供新鲜的日料。店主是日本遗孀,非常喜欢我儿子,每次都要把他带到橱窗前问喜欢吃什么。没办法儿子是个土鳖,指着卷寿司的腌黄瓜,惹得日料厨师哈哈大笑,切一小条让他一路嚼着吃。
店员小姑娘也跟我很熟,每次都告诉我当天新送来的材料,从不推荐三文鱼这种大路货。然而后来改换门庭,再也找不到类似的味道。
潜伏菜
其实各家饭店菜单上都有套路,某些用来赚钱,某些利润微薄但是口味极好,引来宾客消费的。后者就是潜伏菜。
起源是我们一位同学,每次去菜香根,都点非常便宜的菜,我们一致认为他像爱惜羽毛一样爱惜自己的钱包。直到他道出其中原委,知道这家店真正好吃,又潜藏在菜单角落的实惠菜,无一幸免地点上桌。
我吃过性价比最高的,当属‘狼山狮子头’,两颗超大的狮子头,只要18元。我们一众人经常呼啸着过去,每次必点同样的菜,实在不行一样来两份,也能吃得山响。然而这家店整修后再次开业,终于调了价,涨到48元。“泯然众菜矣”!。虽然知道它值这个价,但占过便宜的心理,没这么好接受的呀!
一道菜主义
一个饭馆好吃的菜就那几道,厨师用心外,唯手熟而。别看菜单前几页都是鲍鱼燕翅,厨师一天能接几次?没练过,怎么做的好吃?所以最好吃的还是猪肉羊肉。
其实主打菜是饭店的看家本领,如同指纹一样,是一个成熟店家的身份标识。这东西丢了,一个饭馆的个性也就随之作古。
面的街
北方人喜面,南方人吃饭,这是最大的饮食差异。用日本的分类习惯就是:“粒食主义者”和“粉食主义者”。
很多南方人无法理解北方的面条到底好吃在哪里,但是吃到可口,劲道的面条,对味儿的面汤一口下去,那种满足感是很难和别人分享的。
要二两细面,配上滚烫的四两酱肉,一个焯菜外加一小碟辣油,保证第二天早上都不饿。
周瑜小馆黄盖客
如果用周瑜来比喻翠清,我们绝对算是愿意挨打的黄盖。
翠清是名气不大的湘菜馆,然而一点不冷清,不像对面的翠满楼,每次人都坐不满。崔清的服务员是我见过最有气节的服务员,订座时理直气壮地告诉你,“包厢人数不满,按最低标准消费,只留到六点半。”一点商量的余地都没有。问有没有凉菜,得到的回答永远是不。上菜时大声命令你,“盘子转一下”,十分威严,不容置疑。
我们想撒个娇让她催个菜,“现在人多”。旋即留下一个骄傲的背影。。。
这个简单粗暴劲儿还真能引起不少客人喜欢。
辑三 至味在江湖
面,不能承受之小
成都和重庆这对冤家,永远在美食上争风吃醋,犹如官府菜和江湖菜两军对垒,重庆由于身居次位,口味偏重,难登大雅之堂,总是在天府菜前败下阵来。
唯独面食,重庆人拥有绝对的控制权,不允许成都人品头论足。
小面,是重庆人对面的统称。抓一把清水面,下锅,2分钟捞出,4,5分钟下肚,小面之小,莫过于此。除了简单,小面还代表着重庆人轻巧的生活态度。每天清晨,路边齐刷刷站过一排人,端着碗,闷头吃面。不论是鸿儒还是白丁,都面红耳赤地对着小面吃得山响,深藏功名。
特色菜口味菜
每去一个地方旅游,都能见到两种食谱:特色菜,就是专门给游客准备的特色菜肴,口味菜,才是当地人自己打牙祭的。我自然选择后者。
所谓地方特色,本该指当地特点最鲜明的食物,在旅游开始大发展后,食物也成了名胜之一。比如团糕之于苏州,醋鱼之于杭州,火锅之于重庆,米线之于云南。但真的有不吃烤鸭的北京人,不吃海鲜的青岛人,不吃羊肉的内蒙人。因此,特色,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判断,更多作为一种概念存在。
吃特色菜,标志着到此一游结束。
有时,特色菜当地人自己都不吃,比如红米饭南瓜汤。红米饭非常粗糙,还比大米贵好多,难下咽。只有游客来了,给他们做一碗,美名曰忆苦思甜。
不足为外人道也
餐馆,大多只适合小范围朋友间引荐,一旦大肆宣传,口味呈直线下降。正如陶渊明时代的武陵渔人,突然坠入桃花源,超和谐社会,没有毒奶粉也没有毒大米,简直比7点钟新闻还好。其中人只教参观者一句:”不足为外人道也“。
因为食材新鲜,餐馆的秘密70%掌握在采办人手里,而不是后厨的勺子。如果采办勤劳肯干,那十有八九就赢在起跑线上了。
红唇添香
单位的盒饭是川菜馆和湘菜馆,但再美味也禁不住天天照面,有种左手摸右手的感觉。
后勤心疼我们,第二天端来了一盆水煮鱼。但再细嫩的鱼肉,走了一里多地,油已经不烫嘴,纤维口感也都出来了。我看着眼前这条鱼,只能细数往日各地的特色鱼们。。。靠回忆下饭,是电视人自我安慰的方法之一。
越好的饭局,被加班一拖再拖,作为一个信用卡用户,我在老男人那里一点儿信用也没了,想到被鄙视的眼神,我这心碎的,捧出来跟饺子馅儿似的。
油然而生的幸福
闫涛是威士忌爱好者,据说他的书房摆放着不同国家的单一麦芽威士忌。晚上赶稿的时候随便起来倒一杯,一路喝过去,立刻有游历世界的感觉。
不过我不大敢和这位老师吃饭。凡是他请吃饭,总是那些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高端料理。这种菜特点有二:一是形状好,很像办公室PPT朗诵会上经常看见的饼状图和柱状图;二是体积小,不经吃。
我喜欢吃一切和猪油拌着吃的东西,后来到了北京,这里崇尚健康,猪油热量高,说是要慢慢被摒弃,甚至可以上升到政治不正确的高度来认识。这种科学到牙齿的说法,我也慢慢接受了。
贴一身五湖四海的膘
我被充当“味道仲裁委员”的角色,微笑着说:”你们说的都有道理。。。”结果,被双方辩友同时鄙视了。
你说你的大蒜好,我说我的咖啡香,老婆是别人的俊,羊肉是自己的甜。
牛肉嫌粗,猪肉嫌浊,鱼肉嫌淡,羊肉既细嫩又鲜美,粉羊肉者因此甚众。
橘枳之变。
不管是加枸杞,加冬瓜,蘸酱蘸青椒碟子吃,当地人都能说出一套理论,核心则是因为加了当地某种特定的佐料,“您吃了不会上火。”
如果您恰好是个羊肉爱好者,只需要带一副装羊肉的胃,和一根宽容的口条,就够了。
至味在江湖
真正的江湖菜,肯定不在都市的钢筋水泥丛里,要到田野乡间小店。小土菜馆挪步到城市里扩展门面,绝对质量下降,因为最好的菜肴一定在它的发源地。原生态饮食一旦离开故土,原料,佐料的供应都不可能继续充足地道;另一方面,在陌生的环境,面对全新的客人,下手时难免要看顾客的脸色,做很多让步。众口难调,菜不免中庸起来。竞争激烈的城市餐饮里,大厨的脸色,很难像彭州乡间的那位汉子一样自信。
黄珂非常痴迷江湖菜,每年都要去重庆山里走村串寨----他自己称之为“采菜”。回到北京,照着偷学来的菜谱,在“川菜实验室”里埋头捣鼓,加点这个,换点那个。。。。这个认真劲儿,只有中关村破解正版软件程序的人才能相提并论。
犹抱琵琶虾遮面
说到底琵琶虾就是吃个新鲜,它鲜美的程度和餐桌与海岸线的距离成反比。
我心思都放在双臂举起的高度和脑袋摆动的幅度上,无法尽兴。
点头如捣蒜。
看得见飞机的餐馆
移车泊机场,日暮客愁新。临行密密吃,意恐迟迟飞。
脑满肠肥。
“机翼之下岂有完卵”。
于勒叔叔的生蚝
初中的语文课本上第一次介绍了牡蛎这种生物,竟然和我在法国吃到的生蚝是同一种东西!“相见不如怀念”,一个吃货的养成,其实要经历无数次类似乌龙的尴尬。
我好吃不求甚解,偶尔会参加“土蚝”宴,桌上罗列着地球上各个角落的生蚝,淡的重的口味一路吃过去,有种不用签证便环游世界的幻觉。
辑四 吃口热乎的
儿行千里
来北京这种大都市开馆子的小城镇人,都不完全是为了生意。
我认识的一家牛肉汤馆子,是跟着儿子不远千里跑来团圆,顺便在这里扎根谋生的;成都一家冒菜馆,生意好的出奇,每个中午要至少排上一小时的队,才能在几平米的店面内找到一张椅子坐下。老板娘利索地道出个中原因“下午我们娃儿就放学了,要做作业,怕干扰。。。。”
每个来这里打工的家庭,都是为了子女的未来满怀希望地打拼,儿行千里,父母念之。
卤煮的细节
吃口热乎的
中国人吃饭,喜欢热闹,人和人之间的亲密关系,和桌距的长短,是成反比的。如果弄成国庆招待会那样子,两个人想说点什么,还得扭动上半身靠一起咬耳朵,那就没意思了。
“吃口热乎的”,还有另一层意思,大体是指食物从出锅到端上桌后的热乎程度。早先北京大户人家请客,厨师一进门,要先挑里请客屋最近的一间当厨房,这样才能确保热气腾腾。现在很多大饭店,饭菜从厨房到餐桌要走几个楼,一里多地,到了客人面前已冷峻狰狞,拒人千里之外,气儿也就散了。
睹食物思人
对中国人来说,食色性也。每个人都有对应的喜欢的食物,也就是看见某些特定食物,就能想起来对应的人。
追大学女同学的一位师兄,天天请下馆子,连我们一众好友也顺带着,以至于日后回想仅能想起炖吊子。办公室领导,永远眉头紧皱一脸旧社会,但想让他随和很容易,一份莲藕汤,这个湖北人的肃穆表情立刻像融化的冰棍儿一样慢慢软下来。
愿君多吃点儿,此物最相思。
慢慢地陪着你吃
餐馆吃饭,服务员的重要程度绝不亚于饭菜可口的质量。北京城,天子脚下,干什么都有皇家的腔调。人气顶旺的饭店,门口永远是人山人海,乍一看还以为是群体事件呢。更可贵的是,尽管它紧挨着四环路,但却是门头沟的价格。这直接导致服务员“国字脸”,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因此,自家饭菜的性价比,直接关系到服务员的扬眉吐气指数。
芙蓉镇酒楼有着我和一群湖南妹子服务员的深厚友谊,当然了,为首的李菲是个大美女。客人不多时,她们都围在一起,电视永远锁定湖南卫视。暑假时一直在为超女加油,兴奋和难过都写在脸上。。。。他们慢慢地陪着我吃,慢慢地熟络起来。
那些笑脸
经常结识各色的店小二,他们只身在外打拼,大多很有个性。记得当年选择做传媒,是受了一位东北作家的蛊惑。“人只能活一辈子,但做记者,你可以伴随很多陌生人的生命轨迹前行。”其实,和店小二也是一种相逢,这种短暂的路遇往往和有特色的饭菜一样,能让你的旅程充满回味。
除了蛋,我们来认识一下母鸡
钱钟书说吃鸡蛋就好,何必认识母鸡。但有时候认识了母鸡,鸡蛋的味道会发生很大变化。侯老师就职于一家国际餐饮集团,那是我第一次见识到“最整洁,看不到一滴水”的厨房。每天早上都能看到这样一副风景:侯老师坐在前厅,手边放着一盘活虾,一个一个慢慢地剥。这以后,再吃到龙井虾仁,确实有种不一样的味道。
另一道砂锅神仙蛋煮素鸡,味道更加独特。从已经略微呈胶状的汤汁里舀出一只虎皮蛋,牙齿依次穿过已经软贴的焦皮,富有弹性的蛋白,里面竟然是鲜嫩的肉圆!这是扬州的民间做法,鸡蛋略煮成型,趁热把蛋黄用吸管吸出,填进调好味的五花肉糜。吃着蛋,脑补着侯大师吸蛋黄的样子,直有种想冲进后厨握住“母鸡”双手的冲动。
对餐饮经营者来说,厨师是一个餐厅的核心。对于成功的餐厅,厨师甚至是一道风景。
日餐厨师小程,每天都会到菜场逡巡一番,淘回各种宝贝,作为依据设计当天写在黑板上的菜单,顺便给我推荐两道。“可巧,我今天买了。。。。”再后来,我直接告诉他,你索性给我来一份“可巧”吧。小程是我感知季节的一个探头,他总能用最新鲜的食材折射出对节令最敏感的体悟。
大董——头条界的汪峰,有半壁江山的气场。
做厨师这一行,只要用心,只要专注,就一定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假以时日,就有机会成为大神,成为季节的使者,成为餐厅的风景。。。保不齐还能成为民族英雄,英名在故乡到处流传。
辑五 留住手艺
不时尚饮食
我们中华五千年的饮食史,绝对可以写一本书了。然而现在热门的大多是花里胡哨的招牌和门面,菜价越贵越好,排场越大越好。那次法兰西拍摄之旅,我真正见识到了法国人对本国饮食历史的尊重和传承。
餐饮,这种我们摆不到书架上的文化,法国居然会有闲人研究其历史沿革,认真仔细的程度绝不亚于他们对自己艺术史的盘点,并且还成为大学的选修课。而北京一家号称“历史最悠久的鲁菜馆XXX”,却让我怀疑过人生。带着新西兰同行想体验中国饮食文化精髓,却吃了不下5盘纯肉油炸菜,就算是长着天然胸毛的外国人,两个回合也吃顶了。这个”历史最悠久“名号,显然是西太平洋大学授予的。
大董是王义均先生的弟子之一,因为勤奋加上眼界开阔,在鲁菜的菜式结构和经营方式上做了大胆的革新,成为本土餐饮界独占鳌头的明星。或许有一天,等我们不那么忙着“求发展”了,像 海参王 这样抱受传统的“不时尚餐厅”才能被大家珍惜和喜爱。
留住手艺
多年前北京最热闹的地方——大栅栏,汇聚了京城最著名的小吃,也代表了京城高端餐饮的发展水平。以爆肚冯为例,这家小店光绪年间开始营业,选料精,刀口准,火候恰当,佐料齐全——凑齐这四样可需要多年的功夫训练。
我不是北京人,吃爆肚儿完全是《雅舍谈吃》勾起的馋虫。梁实秋对北京小吃怅惘的深情,曾经让我二十多年前很冲动地跑到爆肚冯吃过一次。前些日子居然有机会采访爆肚冯当家老爷子冯广聚,当面听他讲过去的事情,白莲花般的云朵就在窗外。。。
曾发誓与祖传手艺绝缘的冯老爷子,目前是官方指定的“非遗”传承人。回顾自己的一生,读过高中的他,用了“造化弄人”四个字来评价。
三里河东三里河西
上世纪80年代,三里河附近应该是北京最像模像样的地方,临街整齐的住宅,精致绿化的街道,道路两旁经常刮着彩旗和不知什么国家的国旗。
曾经的“东富西贵”,现在已被拆迁地边缘化了,但 优越感还硬硬地在。附近吃饭约局的大多是 “国家工作人员”,谈业务肯定比吃东西重要,就餐环境和就餐风度还是讲究的。万一走错包间,你往往能看到很多气质相同的人,他们统一带着丝边眼镜,有领T恤束在西裤里,面带慈祥和坚毅,温文尔雅。。。。我太相信他们会是将来总理的人选。
机缘碰着师兄,请他来三里河吃饭。那天晚上,穿过面无表情的师兄,看着窗外满街乱跑的各地牌照,我悲欣交集:哇塞,不会是计划经济又要回来了吧?
台北一条街
叫台北一条街,不是因为在台湾,也不做台湾料理。而是因为在中央电视台的北侧,被同事们粗暴地约定俗成为现在这样。
以厨艺来讲,这边小店大多属于家常菜的路数,每家只能点三四样——厨师拿手的招牌。如果你好奇心重,多点了几样,只能自取其辱。和一位大连籍同事去东北菜馆,加了道“酸菜炒粉条”,结果后厨捣鼓半天,上来一道“蚂蚁上树”。这位大连籍同事十分上火,撸着袖子就进了厨房。老板娘菜做的一般,但口才绝对一流,同事前后来了几次就被训练成了著名主持人。
不一样的怀旧
干瘪的味蕾
拮据的年代,干瘪的味蕾,残酷的暴饮暴食渴望。。。大学时代的回忆,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事物。
广院食堂在高校食堂评比中是数一数二的,鱼香肉丝,辣子肉丁,明月肉,都是拿得出手的招牌菜。同学们吃腻了,开始从家乡带特色口味来调节了。
贵州同学,家里经常稍来肉丁辣椒酱,热馒头上抹上一点,或方便面里搁一勺,足以让食堂大师傅失业。北京同学每周带姥姥炒的榨菜肉丝,极咸,但到星期二永远是空瓶子。
有几个宿舍批发方便面,门上经常变换着“方便面售完”或是“酸奶来了”的告示。后来交易方式从饭票粮票不限变成只收现金,顾客们愤怒了,有一天,牌子就被改成“酸奶奶来了”。
田螺往事
在我眼里,饭馆分为两种:做菜的和做买卖的。重新装修后的陶然居显然属于后者。吃四川菜的地方,环境弄得优雅娴静,所有盘子小巧而精致,处处凸显“巴文化”。
那道我印象中充满豪放DNA的辣子田螺,也披上了文化的外衣,装在紫砂壶里,乖巧地聚一小撮立在转盘上。“真正的爆炒田螺,螺肉有强烈的弹性,咀嚼起来像是遭遇到了反抗,瞬间唤起你的征服欲,朵颐不止。”陶然居的螺肉,显然烧得过于绵软,更像奸尸。”
他乡滋味
其实这种大规模移民在1949年之后的中国有过很多次。那是个理想主义的时代,人们总是怀着满腔的热情,毅然决然地和自己的亲人诀别。
远离故乡,需要适应的不仅仅是陌生的生活环境,更重要的还有自己多年形成的味觉和肠胃分泌习惯。
最后的吴江路
吴江路东段,长不到一公里,大约二十年前,因为靠近南京路商业区,慢慢聚集人气,逐渐演变成一条堆满小餐馆的小吃一条街。
吴青饭馆虽小,人气绝对旺,在这家你可以看到吴江路上任意一家店的端来的菜,都不会遭白眼。沈宏非:由皮及馅讴歌过的生煎馒头。每桌上都有街坊邻居的主打菜,这需要多么宽阔的心胸呀?相信饭馆的大厨,每天都会在灶边咬牙切齿地怨天尤人。
上海这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城市,我亲耳听过一对公务员之间的谈话:“你这样是standard第,不这样就something wrong 啦。”
应该说,吴江路是低端消费的平民美食聚集地。所谓城市形象建设和草根饮食文化永远是一对天敌。
辑六 吮指之欢
连吃大骨棒这样从形式到内容都很彪悍的食物,还要带手套,吃完两手清白,多遗憾啊。
一人分饰两角
每个人在选择吃食都会扮演两个角色:本真的自己,吃饺子只吃馅,吃蟹只吃膏;而大多数请客吃饭的场合,还是要收敛而恭谦,社会属性战胜自然属性,往优雅里说叫“克己复礼”。朴实的大众给这种做派一个非常贴切的形容——装B。确实,你在扮演自己的B角。
可能对广西人来说不算地道,但糊弄北方人已经绰绰有余了。我经常在那兰酒楼宴请北方的客人,比如名菜螺蛳粉。其实,螺蛳粉只是用螺丝熬汤,舀到碗里几乎是见不到螺丝本尊的。领班无奈的说,“往螺蛳粉里加肉,都是首都客人的要求。”此谓“活要见螺,死要见蛳”。
请客总是这样,要找到大家口味上最大的公约数。而螺蛳粉经常因为“异味”不能在桌上出现。其实,异味和鲜香是那么的密不可分。
挑剔的幸福与烦恼
挑剔,是每一个美食城市的特点。在广州,南方报业的朋友们为了招待我,讨论就餐地点讨论得水火不容,引经据典加个人独到见解,洋洋洒洒能发表万字论文。晚饭辩论成了宵夜。。。。完全无视饥肠辘辘的我,可见太民主了效率就容易低下。但也正是这些挑剔的食客,才能催生出这么多美味吧。
跟着重庆地主,去一条叫不出名字的小街吃燃面,舌头还没打结就消灭了。随后,我又被推荐了这家的拳头产品“姜鸭面”,抹抹嘴,仰天看了下夜色,坚定地说,“必须再来一碗”。扑面而来的,是一片同情北京人的叹息。
出美味的地方,人总会有优越感。对付北方佬,成都随便一个饭馆都能把他打发得消消停停的。
重庆的小面馆,也是随便一处就能让人惊喜。在小店里聊面条,若聊得风生水起惹得老板看顺眼,还可能从砂锅里给你加两块小牛肉,“那感觉不亚于被皇上赏赐。。。。”
从此站起来了
日本人很安静,西服革履目不斜视,在拉面馆外的露天排队,竟也极其虔诚,仿佛等着活佛摸顶。我拿到眼前的这碗面,三下五除二就把肉,面,汤都解决了,起身再看旁边的日本人,讲究!他们总是放下面碗,在拿起筷子前,把领带松一下,再把下面一端塞进纽扣里面。开始吃面后,坐的笔直,所有对于面的赞美只能从表情丰富的脸上阅读到。
我很喜欢这样的场所,它抛除了一切和食物没有关联的环境、交谈、面子等等前戏,直奔食物的高潮而去。吃东西,能在路边摊就不去馆子里,能在大厅就别弄包房,能站着撸进去就别坐着往嘴里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