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完简书曦姐写的所有关于编剧写作的内容,收获不是一点两点,如果你也想学习,可以去她的主页看。这篇笔记之上,我就不过多赘述她所表达的写作技巧了,更多的这篇还是我自己从她的文章里所吸收的东西。
1.10个月成为编剧。

曦姐列了一个表,同时也讲述了许多关于编剧的焦虑和遇到的事儿,投资方和编剧之间总是有矛盾的。投资方是大局意识,他要考虑明星签的时间、整体投资、如何回本等问题,编剧就是,我自己写出来的东西,我会舍不得删舍不得改,就如同自己的孩子,没有办法接受变了样子的他。
于是投资方为了大局,要求编编去做修改编剧拒不从,或者消极应对,两边都做不到好的合作。
有的编剧一边写一边改。有的跟组编剧在剧本开拍了,还在写,还在改,就是要根据现场情况、资金、场地等特殊情况进行修改。这才是称职的,但是他也很可能因此被逼疯。
曦姐说的十个月也就是100万字,一部30集的剧修修改改,按照收集素材、设立主要人物、故事线大纲、大结构、人物关系内在矛盾。
2到3万字的大纲,6万字的分集大纲,30集台词本,一共是54万字,这是初稿,相信能做到这一步的能力也算是迈出了编剧创作的第一步。
2.关于素材。
从前去过的地方,我都是将它们收入我的素材库,没有明文整理,可我脑子里一直记得。有怕自己会忘的,我也在草稿上记了三言两语。曦姐说,我们的生活处处是素材,请睁大眼睛看。
我想想也是,就像我们原来的摄影老师说的,我真不明白你们为何学编导,学编导要学的东西太多了,编导的逛街不是逛街,就算是单纯的逛街,也要以一副福尔摩斯的眼光去看待身边发生的一景一物。
比如我想去苏州,就有强的目的性,娄烨的电影《苏州河》让我想去看看苏州河,同时我还想看看香雪海的梅花。
费了很大的周折,香雪海看了,苏州河还是没去成,二月份的香雪海,梅花还只是花骨朵。虽没看见震慑之景,但也无憾了,一路发生的见闻都是我的素材。
比如去贵州支教,是为了完成拍纪录片的作业,又刚巧因为这认识了一群可爱的人,还有可爱的孩子,这些在我生命中又占了一些比重。所经历的都是素材。
还有去上海。因为兼职赚了钱,然后去了西塘,古镇情怀也满足了,再有就是兼职服务员、发传单、导游、小学摄影兴趣课老师、记者、剪辑、西部志愿者等行业,光行业就有十来个。结合这些,还敢说没什么素材吗?
3.剧本中功能性人物的重要性。
4.给主角找个伴。
让她有可以倾诉的对象,者遇见困境怎么解决?需要什么样的人等。要爱护自己的主角。
5.要有改一万遍的毅力。
如1.所说投资方的修改建议,自己的完善等等。
6.编剧酬劳。
电视0到40万/集不等;电影零到几百万不等。
若想当编剧,就不要只看这个数据,有很多人入行做编剧,写了一辈子都是在给自己的老师当枪手,拿的也是最少的钱,但心态不一样,有人放弃,有人继续当枪手。也是考虑的,这是个提升自己的机会。
如果能拿出别人问你一集多少钱,你只回答:没关系,我先写,你定价的魄力,我想也是不错的了。
钱再多都会用完,你自己本身很厉害,就真的很厉害了。所以这是我最近学习以来最大的感悟了。
还有就是想到周老师之前上课教我们的,关于人物要有人物弧,人要通过所经历的事件来转变。像《釜山行》那里面有个坏人从头到尾都是坏的,虽然他在剧中有关键性作用,但这样的人物塑造还是挺失败的,他没有转变,我们看不到人物弧。
然后就是一个剧中的两条线,一个是动作线,一个是情感线。当动作线发展到至高点,情感线就在至低点,反之亦然。如果画成图形,会有点想正弦波。
其实很有意思的,在第一做视听语言作业时,拉片将镜头挨个分析,还是能发现好多有趣的点,最明显的可以看到特写镜头的比重偏多,两极景别的运用在视觉冲击上很有效。

总之一句话,多看看书,多学习一些自己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知识还是好的,虽然我没有时间整理出来。
简书大学堂无戒90天挑战训练营
网友评论
对写连载的作者,确要学习编辑技能。
祝你成为一流编辑,顺带给我改编《知心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