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旅行,边思考—巴黎

作者: 阳光心程 | 来源:发表于2018-11-22 10:07 被阅读7次

    这趟独自巴黎旅行,看似极为平常:住hostel、坐地铁、看博物馆和自然风景,就是这些事。然而,在我心中,这却是一趟特别的旅行,与之前的旅行截然不同。

    每去一个地方,每经历一些事情,大脑都在观察和思考,然后提问,接着带着问题探索并寻找答案。

    (1)从看罗浮宫和凡尔赛宫艺术品思考旅行看什么

    在罗浮宫和凡尔赛宫的时候,看到很多漂亮的艺术品,只是很多作品由于不懂得如何欣赏,也没有丰富的背景知识做支撑,就只能看到这些作品外在的美。要是以前,拍拍照片就走了。

    凡尔赛宫里的壁画

    然而,这一次,提醒自己不要只是拍照,要学会欣赏,学会了解作者,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了解时代背景。因为当这些碎片知识,累积达到一定量时,就会慢慢在大脑形成体系,从而帮助自己看懂更多的艺术作品。

    看到漂亮的东西,假如只是用拍照的方式来留住它,你只会很快的忘掉它。因为人的一生会看无数好看的东西,而在旅行中看到的只是你看过的其中一部分而已。

    但假如好看的东西,仔细去了解它,读懂它,并记住它带来的感觉和新的视角;观察它让我们想到了什么,思考了什么;然后,我们又学到了什么,突破了什么。这个过程会牢牢的把这个好看的东西记在心里。

    边旅行,边思考—巴黎

    这次巴黎行,三天的时间,我并没有去很多地方,没有看很多景物,博物馆里的艺术作品也没有看懂多少。

    然而,却记住了一些东西,并在心里默默的对它们产生了感觉。例如,感受到了裸体是一种人体艺术,看到了它们美的一面,而不是带着以前的观念,看到裸体就反应成色情;感受到了艺术空间的宽广,艺术家在尽情的借助于艺术展现自己的才华,大胆用艺术作品表达自己。

    Paris Bordone的作品

    还发现旅行的收获跟看多看少,没有直接的关系;跟看到的是一个有名的景点还是一个普通的地方也不是直接挂钩。而更多的是,在旅行中,经历、感受和思考的东西。

    (2)巴黎圣母院——宏伟建筑的背后

    坐在巴黎圣母院时,被宏伟的教堂建筑深深的吸引,上面的一砖一瓦都是那么的精致,那些图案和雕刻又是那么复杂,变幻无穷,无法想象设计师是怎么想象出这个设计模型的。

    巴黎圣母院外墙的一部分

    还有这座教堂散发出来的力量让你瞬间变得平和与宁静。你会觉得它就是一个圣地,当我走进去时,脚步自然放慢,加上当时刚好在播放的圣歌,顿生一种神圣的感觉。

    巴黎圣母院

    脑袋里突然冒出一些奇怪的想法:修建这座建筑不知道要花多少资金和时间,当时为什么会花那么多精力去修建教堂呢,是单纯为了宗教信仰吗,宗教的力量究竟有多强大。

    巴黎圣母院

    带着这些问题,我开始搜索人们对它的解释。据记载,欧洲的很多教堂都建于中世纪,那时候正是欧洲封建时代和政教合一的时代,教会有着重要的社会地位,教堂建筑的建设直接体现了教会的权威。

    从经济角度上来说,教堂是国家彰显财富实力的方式之一,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教堂都是洪大的,具有高耸挺拔的气势。

    据维基百科记载,巴黎圣母院修建于1163-1250年间,是在之前的教堂上重建起来的,由当时巴黎主教Maurice de Sully发起;它经历几代王室和设计师才完工成现在的样子。有说法是王室对巴黎圣母院的建设有一定的贡献,但是主要财务来源是一般民众的捐款和教会分会的资金募集。

    巴黎圣母院

    宗教对社会影响深远,教堂聚集着众人的信仰,教堂就被建设成为城市中独一无二的建筑。

    这次的旅行,有很多的体会,并不是哪个景物突然的触动产生,而是在默默的感受和思考中得到的。如在埃菲尔铁塔登顶时,由害怕到放下恐惧,感受到飞翔的感觉;还有坐在圣心大教堂前面观看巴黎城时,慢慢产生的平与喜悦之情。

    埃菲尔铁塔

    没有过多的期待,就只是大胆的经历,感受当下,慢慢却看到了力量和宽广。

    再回看这趟旅行,这次经历,它变成了我宝贵的财富。

    它让我改变了旅行的思维,不盲目的听从各种建议,而是用眼睛用心去观察和辨析;让我学会在旅行中自我探索,从中找到新的视角看自己;让我在旅行中学习和认识了新的事物,并引领我对它们进行更深的探究;让我看到,看事物要全面,而不是看一面就下结论,就像欣赏艺术品一样,不仅看外观,而且要了解背后,了解作者借助作品在向我们传递什么。

    这就是我在巴黎的旅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旅行,边思考—巴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pk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