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想法简友广场
漫谈《道德经》第十章:大道至简,道即玄德,明白四达,承认无知

漫谈《道德经》第十章:大道至简,道即玄德,明白四达,承认无知

作者: 王明鹏 | 来源:发表于2023-06-03 09:09 被阅读0次

《道德经》第十章曰,“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这章出现“明白四达”这个词语,曾经有朋友给我留言,发了这段话,并说知道我的微信公众号名字来源了。的确,当年给微信公众号取名字时候,斟酌了一番,当时在读《道德经》,觉得这个词不错,就大言不惭用了它。

这个“明白四达”就此伴随,但我知道这是反向形成防御机制,因为自己真的愚昧无知,对人事不明白,稀里糊涂看不透人心理,更不用说四达了,因此真正想表达的在于下半句“能无知乎”。

老子在经典中,始终强调主动示弱,以柔克刚,道法自然,后发制人,“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就是典型代表,我个人解释为“自认为懂得很多时候,就要反思接受自己其实无知”。

因此,个人微信公众号的名字“明白四达”,其实完全可以替换为“能无知乎”,作为自我警醒心理反思使用。

简单翻译这章意思:精神和物质是一体两面,能做到没有区别心吗。专心修养达到柔和程度,能达到婴儿这种水平吗。去除杂念用镜子内观自己,能做到没有瑕疵吗。管理人事物,能做到不妄为不折腾不干涉吗。感知世界变化,能保持安静自然吗。明白很多道理时候,能承认自己实际无知吗。心理和行为要匹配好(会生会养),有点心得不自以为是,有点成绩不得意洋洋,有点权力不发号施令,这才是奥妙之道。

玄德这个词很有趣,三国时期蜀汉昭烈皇帝刘备字玄德,估计就此从这里取的名字。纵观刘备一生,宽宏大量,礼贤下士,百折不挠,终成霸业,倒是印证经典出处这个说法。

《道德经》谈论道“玄之又玄”,是因为老子知道这是谈理念,谈思维,谈心理,谈玄妙,虽是心动行动指南,却看似虚无缥缈,一般人不理解,甚至会遭到嘲弄,故此不厌其烦,一再反复强调。

这章就是用6个词语反复强调“柔和”,不固执的分别心,学习婴儿柔顺,内观照镜子,无为之治,冷眼静心看世界,接受并承认自己普通平凡无知。大道至简,道即玄德,玄德为何,玄德即道,承认无知,虚心柔和,功成不傲,戒骄戒躁。

相关文章

  • 10-6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10-6“明白四达能无知乎?“出自《道德经》第十章,意思是说:通晓天文地理,仍然可以保持愚钝吗? Can you ...

  • 德是道的体现,道是德的本体|书法家杨凡采风路上

    《道德经·第十章》:“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思是说:“道”...

  • 能无知乎

    能无知乎 图文 / 许健 题目中的“无知”并不含贬意,更不是谩骂,而是出于《老子》第十章,原句曰:“明白四达,...

  • 《玄门散识》教义卷☯玄德

    道家称万物有得于"道"者为"德","玄德"即幽渺深远之德。老子在《道德经》中指出,长养万物而不自居有功,不作主宰,...

  • 道德经学习作业汇总(二十六、二十七)

    这次是我们第十章的最后两段:明白四达,能毋以知乎;生之畜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 余方勇 “载...

  • 大公无私

    听完《道德经》第十章:修养玄德后,从译文中看到解释的玄德:生养万物,造化万物但不占为己有,推动万物成长却不去主宰,...

  • 百字瞻瞻27: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道德经与孩童生长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道德经 . 第十章》 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

  • 《道德经》第十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随着人的不断成长,开始对周围的事物有了辨别,产生了自己的认知体系,逐渐学会了分析思考,最后形成了固化的观念。然而,...

  • 老子每日六问之六

    第六、“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四达,通晓事理;明白四达,真理实相,无不通达;知,读zhì,同智,智慧。 自我催眠...

  • 道德经是一本怎样的书

    道德经是怎样的一本书? 道德经,说了道,说了德 让人们明白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让人们行德,回到道的一本书。 如何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漫谈《道德经》第十章:大道至简,道即玄德,明白四达,承认无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czp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