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个女孩在四川峨眉山跳崖的新闻,上了微博热搜。
后来的遗书曝光出来,原来女孩是抑郁症患者。不堪承受生命之重,她选择了告别世界。

遗书被媒体曝光后,这次网友的评论冷静、客观,充满了对女孩的理解与体谅,以及对抑郁症患者的关注与包容。
其中点赞量上万的是这样一条评论:抑郁症是一种病……虽然你没战胜它,但我祝福你,并且对你说声,辛苦了。

暖心的安抚,透着对个人选择的尊重。
这次再没像以前那样,一看到有人自杀,网友们就自当审判官,说些“懦夫,死都不怕,还怕活着嘛”的风凉话。
虽然为女孩的逝去难过遗憾,但网民态度的集体变化却让人在冰冷中感受到了一丝暖意。
如果说,世道变坏,是从不明真相人群的集体狂欢缘起的,那么,世道变好,则是从不恶意评价别人开始的。
—01—
民国1935年,阳春三月,万物复苏,到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然而一个年轻貌美的女子,却选择了在这美好春日告别人间。
她已熬过了寒冬,眼看着春天即将来临,没想到却被最后一根稻草压倒了。
她深爱的初恋恩将仇报,去法院状告她伪造文书罪和通奸罪。
她主演的电影《新女性》马上就要上映,大批记者却连篇累牍地报道她和两个男人的“风流”故事,真假掺杂,绘声绘色,诬蔑、攻击、谩骂……一盆盆脏水正泼向她。
她有口难辩,有苦难言。
她才只有24岁,正是诗一样的年华。
然而这首诗留下的最后遗言是“人言可畏”。
她是民国最红电影明星阮玲玉——一位被流言杀死的美丽女人。

鲁迅先生在她死后写下《论人言可畏》,激愤地指出:
“……不过无拳无勇如阮玲玉,可就正做了吃苦的材料了,她被额外的画上了一脸花,没法洗刷。”
是的,当所有不分青红皂白,恶意评价的人潮齐齐涌上来,任何人都没法洗刷。所有的唾沫星子就是要过来淹死你。
他们根本不管花有花的美丽,草有草的坚韧,尊重世间万态,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他们只会一刀切,只会跟着狂欢,他们吃着人血馒头,最后还不忘吧唧嘴。
孔夫子的学生子贡曾经喜欢评论他人的行为、品德是否合乎规范,若有不合的他就教人改正。
孔子知道后,就对子贡说:“你自己难道就做得很好吗?我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评论他人,有那时间我用在提高自身修养上了。”
孔夫子的这番话,在今天我们更需要去践行。
不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质疑他人,不给别人贴标签。在评价别人之前,先看看自己做到了多少,律人先律己。
—02—
微博上有句这样的独白:
请你不要冒然评价我,你知道我的名字,却不知道我的故事。你只听闻我做了什么,却不知道我经历了什么。
这让我想起了前不久看过的一个小故事:
美国著名慈善家肯尼斯·贝林有一次路过旧金山,突然发现自己的钱包不见了。
他的助手就和他分析说可能是掉在了他们上午经过的贫民窟,不过被还回来的可能性不大了。
贫民窟的人若是捡到了,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发了一笔横财,谁还会那么傻来找失主啊。
但肯尼斯·贝林坚持要等下,他相信若是真被人捡到,钱包里有片名和电话,会有人找来。
后来电话响了,果然是捡钱包的人打来的,要他到一个地方过去取钱包。
这时助手提醒他这会不会是一个圈套,想趁机敲诈或者勒索。
但肯尼斯·贝林只说了一句话:真相未揭晓,不要凭空猜测。
他们来到约定点,一个衣衫褴褛的贫民窟小孩正在等待,而他手里拿着的正是肯尼斯·贝林丢失的钱包。
助手接过钱包,清点后发现里面的钱居然一分都不少!
这时助手为自己的先前猜测羞愧难当;肯尼斯·贝林则给了男孩一个大大拥抱。
这个拥抱传递的温暖是不以环境定义人,坚信人性本善。
后来贝林改变了之前的慈善计划,转而出资在这片贫民窟建了几所学校,为没钱上学的孩子提供教育。
在开学典礼上,肯尼斯·贝林地说:
“不要妄自揣测、评价别人,我们需要腾出空间和机会,迎接一颗纯洁和善良的心。而且,这样的心最值得我们为之投资!”
根据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衣着打扮,凭借自己主观臆断,轻易给他人下结论,贴标签,是一个成年人再幼稚不过的行为。
一个理性的人,应该做到即使我不认同你的做法,但我依然选择尊重你。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属于自己的一幕剧,活了几十年,我们应该谨记:
不要去评论他人的那幕剧,因为我们不在剧中;
不要去评论他人的那幕剧,因为我们有可能也在剧中。
—03—
对于自杀的人,我们常人的常规思维难免都爱以圣人的姿态,居高临下地去质问他们:“活着多好啊,有什么想不开呢?”
但有一个网友给出的回答却透着超脱悟透的智慧,她说:自杀的人,是对死想开了,对活想不开。

这个评论出现在近日温州一男子在一风景区跳缆车的视频下。
据报道,该男子也是自杀,在事发前已给家里留好遗言。至于自杀原因目前还在调查中。
柴静说:
“真相常流失于涕泪交加中,当我们追寻到全部真相,其实早就被那般真实震住。每个人都有不可与人言说的苦楚,他只是以一种顽强的生命形态展现在你眼前,这就够了,唯有去理解,宽容、原谅、支持。”
千人千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所做出的行为,都有着自己的出发点和原因,不知真相,就不要轻易去评价。
你要知道,你看到的不是全世界。
就如年少时我们会觉得自杀很不负责任,对不起生养自己的父母。
但人到中年,我们却已经明白,没必要去苛责自杀的人,若有一线生机谁不愿好好活着,只是太累了,撑不住了,那么离开也是可以理解的。
这次无论女孩跳崖事件还是男子跳缆车事件,我们已经看到越来越多的网友开始换位思考,开始试着去体谅,开始去关注抑郁症患者这个庞大群体。
这大概是这两起悲剧中的唯一欣慰点。
毕竟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给大部分人生的福利,也不剥夺小部分人死的权利。
最后,愿你我都明白,世间所有一切生死皆有原因,皆是命数,每一种生命状态都值得被好好尊重。
所谓成熟,就是允许生命参差怒放。
三年学说话,一生学闭嘴。世道变好,是从不恶意评价别人开始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