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家有儿女亲子教育
谢谢您养我长大,敬请跟我一起成长

谢谢您养我长大,敬请跟我一起成长

作者: 回声520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10:17 被阅读20次

各位书友好,今天开始共读《父母的觉醒》。建议今天读第01页至95页。

请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日的阅读,并记得在评论里跟大家一起讨论哦!

谢谢您养我长大,敬请跟我一起成长

1.     孩子是TA本身,还是是父母的附属物?

2.      自负的人离幸福有多远?

3.     怎么把痛苦的经历解读成人生的精神财富?

一天早晨,作者的女儿把一美元撕成两半分别放在爸爸妈妈的枕头下面,兴致勃勃的推醒作者并说:瞧瞧仙女送了什么惊喜的礼物?

这事放在诸位家里,你们会怎么做呢?

一边骂着熊(傻)孩子吵醒自己的好觉,一边指责不能浪费钱啊,撕了两半都不能用了。

作者一时间脑海里也是这样的念头,但是马上意识到,自己做出的反应有可能让孩子精神大振,也有可能伤了她的心。

所幸的是,那一刻作者觉得把问题搁置起来,不忙给她“上课”,只是告诉她,很为她自豪,因为她那么慷慨地贡献出自己仅有的一块钱,还感谢“仙女”一碗水端平,明察秋毫的把钱平分了爸爸和妈妈。

作者的女儿听后眼中放出了光芒,整个卧室好像为之一亮。

01

孩子也有独特的灵魂

父母的不觉醒是枷锁

有人会说这也太溺爱孩子了,这都不管管,钱不是钱啊?还纵容乱撕钱。

是的,我们的孩子只会忠于自己的角色,她所表现出来的仅仅是真实、美好、自主的创造力—欢欢喜喜的展示自己的感慨大方,然后看着父母因为“仙女”的意外访问而高兴,她自己也跟着高兴,全然不关心我们这些家长揪心的事情。

他们像成人一样,具有一整套同大人一样的经验和感受-期盼、希望、兴奋、想象、天才的创意、疑惑的感觉、体会喜悦的能力,而大人却几乎忽视掉面对的孩子,不是一个迷你版的“我”,TA是TA,一个完全不同于父母的另外一个具有独立特征的灵魂,更不是父母的附属物。

小小娃崽狗屁不通,能有什么自己的想法?

作者总结了无数的临床家庭案例:父母总是期望孩子按照既有的想法去表达他们自己,父母们也不会意识到,把自己的思维强加给后代对他们的精神其实是一种桎梏。

而孩子对这种桎梏依靠本能不听话反抗,去叛逆,然而父母却依然执着于不按照父母的期望想法行事而打骂吼叫,本身强迫孩子做不是他自己想做的就已经是一种精神桎梏,还要承受父母被挑衅后的以大欺小的打骂吼叫的精神伤害。这双重伤害即破坏了孩子享受身为自己的权利,也极大的破坏亲子关系。

这和刑讯逼供罪犯的画面似乎有点相像,“你到底招不招”,“不招是吧,大刑伺候”……细思极恐,可能比喻情境有点夸张,但伤害不夸张。

然而可怕的是,很多父母对这种看不见的精神虐待几乎没有觉知。

是因为父母往往无法与孩子的心灵达成同步,因为父母连自己的心声都没有倾听过,自然无法倾听孩子,父母同自己的内心世界失去了联系,我们教养孩子的能力就会大为降低,最本质的力量就难以发挥。

这就是父母的不觉醒。

父母没有寻找真实的自己,更不会发现孩子的本真,更不知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们自己独特的生命规划图。

为什么父母会把孩子视如己出,为什么父母很容易因为孩子生气愤怒,事实上是因为此时的父母是带着自负感的假面具对孩子横冲直撞。

而自负感装扮成真实的自我,这种伪装破坏了父母守住快乐的能力,失去了和内心的连接,也破坏了完整的人格。也即很难活在当下。总是盼望着自己或者孩子能实现理想中“应该”的状态。

庆幸的是孩子总是能活在当下,无忧无虑,孩子用童真把父母带到真实的本真状态,帮助父母,实现转化,获得挖掘真我更大的潜能,享受更真实的自我。

孩子映射出父母的心灵。孩子也用与父母回环式的互动关系,刺激父母由不觉醒到觉醒,进而探索生命的本真,让父母获得更深刻的体验,发现一个崭新的自己。

但是往往很多父母意识不到,如果把孩子的挑战看作拓展父母生命宽度和深度的契机,以此觉察自省内心获得有益的成长,那将是双赢,否则父母一味的用僵化的思想控制孩子的自我生长,那对双方都是一种煎熬和痛苦。

认识到这一点父母就从不觉醒中开始走向觉醒,孩子不断制造机会,让我们获得深刻的觉醒,真正有能力的孩子把父母教养成他们所需要的父母,最终达到孩子和父母一起共同跳幸福之舞。

02

觉醒打开幸福之门

只属于勇敢的灵魂

觉醒的父母能给孩子的一生带来什么帮助?

觉醒可以促使我们面对孩子的行为时采取合理的方法,能看到孩子的内心,不伤害孩子,反而能够让他们更加振奋。也不执着于控制孩子,进入一种回环式的长幼互动,不再受到冲突和挑战的羁绊。长幼之间进入一种完整的、觉醒的心灵互动交流的精神体验中,也即真正的心心相印。

觉醒的教养方法不仅需要给孩子提供基本的居住、饮食、教育,培养他们的规则意识和现实生活中的技能,更需要我们善于倾听孩子,尊重他们的精神,时刻同他们心心相印,同样需要我们重视纪律和约束。

前者几乎大多数家庭都能做到,后者能意识到做到的就少之又少了。然而后者是培养孩子内心有力量,一生具有幸福能力的必要因素。

觉醒之路只会是一条幸福光明之路,然而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有福气拥有这种能力。

觉醒之路只属于勇敢的灵魂,他是有了孩子之后,对之前的自我的一个全新的转型,并认清自己过往的心灵创伤,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反复提供给父母各种各样的觉醒机会。孩子也会把我们带回残留的记忆之中,体验过去的情感波轮,唤起我们深埋内心的情感,从而帮助我们看到最本真的自己。

为什么很多孩子青春期之前很听话,之后叛逆?

当父母和孩子发生冲突时候,到了青春期孩子的心都在呐喊:醒醒吧,要知道我是个完全独立的人,我所需要的和你不一样,我再也不能任由你掌控了。

这是孩子对父母建立亲密关系的最后号角,错失了,几乎就是一生,真是很遗憾。

觉醒之路是一整套人生哲学,需要在和孩子实践过程中反复学习,每个实践活动在本质上同其他都有关联,全都是密不可分的,是家庭构造中不可孤立的元素。

觉醒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越早觉醒,家庭幸福之花越早开。

03

扫清觉醒之路障碍

向自负感发起冲击

 

做个觉醒的家长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为我们身上都存有上一代人留下来的不觉醒因素,也有它的活动节律,不知不觉的渗透到我们的习惯、思想、情绪以及以表之中。

觉醒之路说容易也容易,说难也难。

我们接纳孩子的能力与接纳自己的能力密切相关,我们尊重孩子的程度取决于我们尊重自己的程度。接纳孩子就是接纳孩子的本真,哪怕孩子是同性恋等被社会大众所不接受的东西,这样孩子才能无条件的发展最真实的自我,而无需背负任何愧疚感。

健康而相互独立的人际关系预示更成功更亲密的情感关系。那些依赖绑架的情感只会给彼此套上沉重的枷锁。

一个孩子如果伴随着与生俱来的“正当感”成长起来,也就是被周围接纳的程度,也就是让TA做TA自己,那么成年以后也会带着幼年的印记,获得强键的情感世界。

此处可以理解那些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成长起来的女孩子,好像不该来到这个世界上一样,还有那些始终活在父母意愿中的人,他们未来的生活基本不很幸福,没有存在感,低自尊,活不出真实的自我。

容易的是只要父母把自己调整到一种好奇而愉悦的状态,每天在心里为孩子开辟一个空间,他们引领父母走出自负感,拓展真实的自我,充分享受当下的生命,最终进入觉醒的境界。

在觉醒之路中最大障碍就是父母的自负感,有形象的自负感,完美主义的自负感,身份的自负感,规范的自负感,渴望控制的自负感。

自负感是一种思想驱动的行为,本真坦白是一种真心驱动的行为。前者是“应该如何”后者是“接纳现实”。

消除自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作者建议一个办法是每天写日记,容许自己的思想与情绪和谐共存,不会作不必要的妄想,也不会滋生过多的情绪,逐渐触及想法与情绪下的本质。也可以通过静坐可以摆脱压抑实现自由的释放,当消极的想法出现时,先问自己为什么?也许就会发现,这些想法源于我们自己,同为人父母之道并去联系,而孩子只是偶尔触发了这些情绪,孩子激发出来的无助感和无力感源于我们的童年,意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再孩子面前把这些情绪和感觉表现出来,而是会从更加公允的角度做出回应,即使孩子需要被纠正,我们所采取的方法也不会那么盲目和主观。

当我们总是幻想“应该如何”时,很不幸就无法应对生活的本来面目时,很可能会作出伤害别人的举动。比如失控或发怒;也有可能作出自暴自弃的行为。

现在自媒体很多的鸡汤文字和商业营销给人无底线的洗脑,激发人的欲望,失去了人的本心。错把欲望当做本心,使人们在找寻自我的环境里是难上加难。

04

觉醒总在痛苦后

自由只青睐智者

作者直言:我们的不少痛苦都是“自找”的,除非我们打破自己消极解读的心理。好消息是,我们的孩子具有无限的可塑性,会在各个层面上帮助我们,陪伴我们走向觉醒的艰辛旅途,并坚信会带来积极的帮助,带着这样的理念去教养孩子,将会传递给他们这样的信息,生活本身富有各种形态、色彩、类型的智慧,无需惧怕,也无需抵抗,我们要引导孩子接受各种境遇,即不要抗拒,也不要斗争,学会心平气和的创造自己的生活。

当我们不知如何面对自己,不是因为那些情景刺激了我们,只是因为我们没有能力理解与掌控自己心里的阴影,最为有益的回应是将情感冲动视为一种信号,它标志我们自身所缺乏的东西,情绪反应性是对内心成长的一种关注。

父母有多大能力摆脱过去的阴影,就能替未来争取多少自由。

逆境和严酷的现实是生活中固有的节目,我们可以从中受益,获得成长的参考。这也是我们能给予孩子最有价值的教益。

即使是其中最糟糕的经历也能化为实现最高自我的动力,如此,我们最脆弱的时刻就变成了最具转变性的时刻。

如果我们把生活看作一位智慧的向导,那么每一次经历都有可能对孩子有所教益:给予、接受、谦逊、耐心、勇气、爱情。我们要做的只是拨开尘垢,把有益的寻找出来。当我们引导孩子从每一次经历背后寻找情感教益的时候,都是在教他们用热情去拥抱生活,于是他们不会再把自己视为受害者,相反,他们会获得一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这样深刻的教养之道不仅将孩子身体、思维、心灵的培养融为一体,也让父母得到完整的成长。在这个历程中会遇到什么样的触及心灵的情感体验,是渴望获得觉醒父母的最高奖赏。

看着是父母在养孩子长大,岂不知是孩子在引领父母长大?相信心中顿然醒悟之际满满的爱溢满心间。

相关文章

  • 谢谢您养我长大,敬请跟我一起成长

    各位书友好,今天开始共读《父母的觉醒》。建议今天读第01页至95页。 请带着以下问题完成今日的阅读,并记得在评论里...

  • 给妈妈的一封信

    妈妈您好 妈妈谢谢您抚养我长大,谢谢您,教会我走路,谢谢您,教会我拿东西,谢谢您教会我这样礼貌做人。妈...

  • 2016年12月28日感恩日记

    一、 感谢我的妈妈,生我养我最爱我的人,谢谢您!谢谢您!谢谢您! 二、 感谢我的爸爸,和老妈一起生我养我也很爱我的...

  • 2016年12月29日感恩日记

    一、 感谢我的妈妈,生我养我最爱我的人,谢谢您!谢谢您!谢谢您! 二、 感谢我的爸爸,和老妈一起生我养我也很爱我的...

  • 2016年12月27日感恩日记

    一、 感谢我的妈妈,生我养我最爱我的人,谢谢您!谢谢您!谢谢您! 二、 感谢我的爸爸,和老妈一起生我养我也很爱我的...

  • 2016年12月22日感恩日记

    一、 感谢我的妈妈,您是生我养我最爱我的人,谢谢您!谢谢您!谢谢您! 二、 感谢我的爸爸,您和妈妈一起把我养大,谢...

  • 2016年12月23日感恩日记

    一、 感谢我的妈妈,您是生我养我最爱我的人,谢谢您!谢谢您!谢谢您! 二、 感谢我的爸爸,您和妈妈一起把我养大,谢...

  • 母亲节2018

    妈妈,谢谢您生我 妈妈,谢谢您抚育我 妈妈,谢谢您温暖我 妈妈,谢谢您滋养我 妈妈,谢谢您离开后把爱留给了我 当身...

  • 妈妈

    是您用青春孕育我 是您用双手呵护我 是您用精血哺养我 是您用行动教养我 妈妈呀妈妈 谢谢您生下我 谢谢您养育我 为...

  • 520

    致我的父母, 谢谢您们养我长大, 给了我生命, 给了我一个完整的家, 不管我在外面多风光潇洒, 家,永远是我牵挂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谢谢您养我长大,敬请跟我一起成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lbt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