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自媒体的兴盛,很多的知识二道贩子、三道贩子,纷纷站出来充当人生导师的角色,张口弗洛伊德、黑格尔,闭口巴菲特、查理-芒格,择取只言片语、断章取义,心灵鸡汤熬了一锅又一锅,导致很多人一提到“心灵鸡汤”和成功学就敬而远之。
直到韩寒那句“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替大众问出了这个郁结心头许久、又不知如何遣词造句说出口的问题。
但其实,这个问题早在500年前的明朝就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知行合一”。
在那个以虚伪求发迹的年代里,读圣贤书只为“货与帝王家”,对修身治国的理论认知真的只是从书本到书本,其后则暗藏着追名逐利、声色犬马的嘴脸。而王阳明所谓“知行合一”最现实的意义是给当时天下读书人和做官的人提出了一个极尽天真的问题:“被你们口头上奉为圭臬的那些书本知识,你们真的相信吗,真的做到了几分呢?”
同样的,听过的那些道理我们真的信吗?真的按照要求的在做吗?
知行合一,即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一言以蔽之,就是“真知必能行”。
但是没有人能够在做一件没有经历过的事情的时候能预先知道其包含的所有内容,因此一个人不应该想着做好万全的准备之后才开始做一件事,因为只有躬身入局之后才会抽丝剥茧、从细微处了解到事物的本质,对具体的挑战制定出特定的解决方法,对做的不好的地方及时复盘,弥补缺陷,提升能力。
这个过程其实暗合了“客观唯心主义”大家朱熹提出的“格物致知”理论。
所谓格物,就是以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探索事物的终极原理;所谓致知,就是讲已经通过格物获得的知识向外类推,触类旁通,渐次由一事一物背后的终极原理而掌握万事万物的终极规律,达到一种近乎无所不知的境界。
把从“格物”到“致知”的过程仔细剖析一下可以知道,两者之间的“距离”并不远,今天“格”了身边一个细微的事物,晚上就明白了它所蕴含的道理,跟之前明白的道理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这样就“致知”了。
而要达到无所不知的境界,并不是先“格”完天下之物,再进行“致知”,而是“格物致知”这整个流程的不断重复、高频迭代。
当一个人触类旁通、探明了一件事的真理,因为“真知必能行”,所以可以说他做到了“知行合一”。
甚至可以这样理解,“格物致知”就是我们常说的“复盘”,而“知行合一”就是复盘之后得到的成熟理论开始指导实践。
最终可以发现,“知行合一”与“格物致知”竟然可以互为表里。战术上“格物致知”,战略上“知行合一”。而随着前者的积累,后者也会随之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