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典】
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
简单翻译下:臣子侵害他们的国君,就好像走路时见到的地形那样,逐渐发展变化,使君主失去头绪,东方和西方完全颠倒了自己还不知道。所以先王设置司南根据太阳来判断方位。
故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
简单翻译下:所以英明的君主,能够使使他的群臣不在法度之外打主意,不在法度之内私施恩惠,行为举止没有不合法的地方。
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威不贷错,制不共门。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
简单翻译下:法度,是用来禁止过错、排除私利的;严刑,是用来贯彻法令、惩治臣下的。君主的威势不能由臣子分管,权力不能由君臣双方共同掌握。威势和权力由君臣共有,那么邪恶就会出现;推行法度不守信用,君主就处于危险之中;执行刑罚不果断,就无法战胜奸邪。
故曰:巧匠目意中绳,然必先以规矩为度;上智捷举中事,必以先王之法为比。故绳直而枉木斫,准夷而高科削,权衡县而重益轻,斗石设而多益少。
简单翻译下:所以说巧匠用眼睛估量能像绳墨一样准确,前提是要有标准做度量;高智慧的人行动敏捷合于事理,前提是用先王的法度作准绳。墨绳拉直了,弯曲的木头就会被砍直;水准器放平了,凸出的地方就会被削平;权和衡杆悬挂起来放平衡,才能知道轻与重;用斗、石等量具来测量,才能知道哪些多哪些少。
【谈心得】
韩非用一个比喻“夫人臣之侵其主也,如地形焉,即渐以往,使人主失端,东西易面而不自知”来说明臣子对君主的侵害,如同走路时的地形,不知不觉的变化使君主失去方向,这是一个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过程,君主不知不觉的受臣子的诱惑而改变了方向
所以“故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韩非用判断方向的司南,来说明只要法度,才能是君臣都能认清方向,臣子也去花言巧语的诱惑君主;君主也不会偏听偏信,看不到全局。
“明主使其群臣不游意于法之外,不为惠于法之内,动无非法”,明君要站在全局的角度看问题,将臣子的言行与利益放在法度的框格内,甚至君主的言行也应方在法度的框格内加以规范与限制!
因为“峻法,所以凌过游外私也;严刑,所以遂令惩下也”,只有严峻的法令才能禁止犯罪、排除私欲,遏制人性的阴暗面;只有严厉刑法才能贯彻法令、遵守秩序,建立规则和谐的社会。
这就是法与刑在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韩非还提出“威不贰错,制不共门” 就是说君王的权柄不可外借与共享。法与刑是一整套的管理制度,有法无刑,法就没有了权威性与威严性;有刑无法,刑就失去了依据与法理。
韩非还告诫君主“威、制共,则众邪彰矣;法不信,则君行危矣;刑不断,则邪不胜矣” ,提出威制共有,不法臣子就趁机作乱;法令不坚定,君主的行为就危险了;刑罚不果断,就不能战胜奸邪。
最后韩非用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律法的作用,“绳直而枉木断”有了墨线依据,曲木才能砍直;“准夷而高科削”有了测准依据,高坛才能削平;“权衡县而重益轻”,有了称具依据,才知道减重补轻;“斗石设而多益少” 有了量具依据,才知道减多补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