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想了解心理学的人来说,除了推荐读弗洛依德的、荣格、阿德勒外,还会有另一个存在-弗兰克尔。虽没前面三人耳熟能详,他却在心理学上占据着另外形式存在。因为他是一名犹太人,从臭名昭著奥斯维辛集中营里走出来的心理学家。
弗兰克尔的自身经历堪称绝处逢生奇迹,也为他后期理论提供了强大的现实支撑。1942年至1945年期间他被关押在纳粹集中营,弗兰克尔在人间炼狱里证明人可以超越环境成为自己存在的可能性。被拯救后的他未像其他有些身份地位的犹太一样前往美国。反而留在了故土开始以精神治疗为职业,总结巩固集中营生活经验,并开创意义存在精神分析领域。
弗兰克尔仅用9天的时间写出《活出生命的意义》,从刚开始试图匿名写作到后期决定公布真实身份,他认为如实公布自己姓名和经历更具有现实意义。《活出生命的意义》一书整体分为两部分,上部分为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经历,下部分是意义疗法的介绍。这里主要关于纳粹集中营经历。
二战期间纳粹在执行种族灭绝政策的同时,对于大规模杀害犹太人、政治犯、吉卜赛人等一直遮遮掩掩,封锁不为外界所知。其所犯滔天罪行也是盟军部队进驻后方才逐渐揭开。
当纳粹觉得大势已去,失败即将到来之时下令各地集中营销毁档案。因此当时大量关于集中营的资料数据也未留下,后来根据战后统计,仅奥斯维辛集中营大约有110万人在被杀害,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提到纳粹集中营,在我们印象里是大规模的屠杀、毒气室、焚尸炉。而活下来的人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存在?
集中营,将大量人士集中到一个地方关押或劳动,还有杀戮。居住纳粹占领区的犹太人们,一直关注着国际政治以及纳粹德国对于犹太人政策,从刚开始强行集中到某个地区居住,到犹太人必须在袖上挂着标识。人们还幻想着生活,但周边的人陆续在减少,感受到了未来的渺茫。
当坐着火车,带着少量行李到了纳粹集中营里。弗兰克尔回忆到有个军官漫不经心的用手往左指往右指,往右指的此次多一些。然后刚来到集中营的人便被分为两批,当晚弗兰克尔问前期被囚在这里的人们,其他人呢。那个人指了指远处的天空,他们此时在天上漂荡着。
在集中营的生活从今天开始了,在这里最优秀的人很难活下来,他们抗争、试图用平时里的精神对抗纳粹,被视为早些消除的对象。而多数人在这里某为平庸,沦为群体一员来保存自己。
每个人都在算计着自己活下来的可能性,每个人在这里没有了名字,都是数字代号,而在花名册上的代号也在减少。不是这些数字便是那些数字,身为数字的人们,都在尽量让自己的数字不被划去,他们也知道这就意味着其他数字会消失。
早先来的朋友教弗兰克尔生存的本领,每天要刮脸,显得自己有精神些,干活时如果身体不舒服、腿脚不便,千万不要表现出来,否则很容易被监工记下。
现实如此现实,这里只有真实。从进集中营开始,面临着三种精神状态。第一层恐惧,刚来时从原生熟悉的环境,到这里的一无所有。剃光头后像猪一样被塞入沐浴房冲洗,只留下鞋、衣服和腰带。先前的身份荣耀成绩都已过去,到这里后变成一个个数字,等待做工或者送往毒气室。
在这里,一天夜里弗兰克尔看见一个挥舞着双手挣扎的人,在做噩梦。但他并未试图喊醒对方,因为从噩梦中本来的人会看到更为噩梦的世界。
我们否定了前半生。在这人间地狱里活着,像僵尸一样看不到阳光,在阴暗潮湿下腐朽。
第二层是冷漠、无视和漠不关心,开始对周边事物麻木迟钝。昨天以水为食充饥一起聊天的囚友,今天不见了,再也见不到了。弗兰克尔想了下,便不在想了。那个孩子由于鞋尺寸不合无法做工,被罚站在雪地里一夜第二天送去医务室时,用刀剥去一层层死皮。看见了,又忘了。
在这里,每个人抛去一切重归原始。像野兽一样的搜寻着食物,为了能够见到明天。这里的规则具体来说没有具体规则,除了生存。一些人被选为囚头,有主动也有被动,有为恶也有心存善的。在高尚和丑陋之间,不分群体只看个体。
精神生活的重点重新回到对食物的渴望这样的原始本能。文化也冬眠,政治宗教除外。做完工衣衫褴褛、瘦骨伶仃的人们集聚在一起,祈祷着。而政治消息流传最快最广,关于盟军的消息一而再的被传播着,而关于日期也一次次到来和过去。
当盟军到来的时候,多数已被历史淹没而弗兰克尔被拯救,他又重归到那个多次梦里的世界里。
第三层释放和解放,从高度精神压力中走出来的人们,一度无法适从这个熟悉又陌生的世界。一次弗兰克尔和朋友在走路,路过田地时朋友直接从中走了过去。我的一切都失去了,遭受到迫害,踩些这个算什么?这个朋友曾经与弗兰克尔一起共度艰难时刻相互取暖。
既然提到这一本书,不由得联系到莱维的《被淹没和被拯救的》。他们有着共同的经历,而莱维终归没有在心灵上走出奥斯维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