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人的生命之初,母爱的光辉就照耀着我们。母爱是慷慨的,没有陌路地域种族的界限,是体贴、慰藉、宽容、理解、善良、慈祥的源泉。母亲不仅给了我们生命,也是我们的第一个老师,给我们的人生打上了基本色。我们身边同样有很多这样的母亲。她们不止为自己的儿女奉献了母爱,还慷慨地把这种慈爱奉献给别的孩子,甚至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位现已九十多高龄的信士宋奶奶,用她的一生诠释了这种宝贵的感情。
宋奶奶,出生于民国时期的小地主家庭,家庭条件还不错。她的父亲读过些书,同时信奉道教,家里供着天师像。母亲心地善良,经常接济穷亲戚,敬神也很虔诚。宋奶奶从小就很懂事,也能吃苦。出嫁前,她早晚跟着母亲焚香诵经,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当做一生的行为准则。
后来嫁人后,宋奶奶有了两儿两女。要说她有什么过人之处,那就是在村里,从来没有和任何人红过脸。别小看这个评价,诸位扪心自问,能做到的有几个人。她性格和善,不急不躁,对人总是笑咪咪的,谁家有什么困难都愿意伸把手。新中国成立,当时农村医疗条件差。宋奶奶跟着卫生队学习了接生的技术,成为了一个接生员。接生这个事,说着好像挺简单,但是有经历的都知道,很多时候,生小孩都是半夜产妇疼的厉害,往往要折腾一晚上,才生下来。整个过程中,产妇受煎熬,接生员也要半夜醒来,集中精神来迎接新生命的诞生。寒冬腊月,急促的敲门声中,宋奶奶从温暖的被窝里起来,背上装着接生用品的小包袱。她跟着产妇的家人,打着手电,冒着寒风,奔赴产妇身边。这样的情景不知道在宋奶奶的几十年接生员生涯中重复过多少次。
那时候医疗条件差,很多接生员遇到难产的情况处理不当,就会面临保大保小这样的问题,甚至更不幸的会一尸两命。妇女生孩子始终是在鬼门关徘徊,十分凶险的。不知道是不是神明保佑,凡是宋奶奶接生的孩子,总是母子平安。后来,临近村的都找她接生,产妇和家人一听宋奶奶来了,紧张的气氛都能缓和一半。以至于附近村庄一代多的村民都是宋奶奶接生的。当地有个风俗,小孩要摆满月酒,村里人都来主人家庆贺添丁进口。村民都汇集到一起,场面喜庆又热闹。宋奶奶在村里辈分又长,总是被请到上座,临走的时候,主人家还会用手帕给包几个染红的鸡蛋,做为谢礼。有的孩子腼腆,见了宋奶奶不知道打招呼。家里的大人就会告诉他:“要叫奶奶,你还是她接来的呢。将来你娶了媳妇生小孩,也得请她嘞!”惹得大家一阵大笑。别说,这样的事,还真不稀罕,宋奶奶就是这样看着孩子长大,结婚,再给他媳妇接生。
(图片来源:网络)宋奶奶对小孩尤其的好,对这些经自己的手来到世间的生命格外珍惜。年轻些的时候,她记忆力非常的好,能清楚的记得谁家的第几个孩子是什么时候的生日。那时候小孩出水痘,宋奶奶家传有一个方子,效果很好。她常备着配好的药材,谁家需要就去她家取,从来没有收过钱。她还教给大家,到晚上把生病孩子的名字,贴在村头,路边的大树上。第二天一早经过的人念念他的名字,孩子的病就会早早的好。大家照她说的去做,结果也像她说的一样,孩子们都好起来了。
时光如水,这一年,宋奶奶自己的小孙子毛毛也出了水痘。这毛毛,平时敦厚懂事,长的粉雕玉琢,谁家都乐意自己家孩子和他玩。这天傍晚给孩子吃了药,宋奶奶就吩咐儿子写了小孙子的名字,准备贴出去。她儿子拿着浆糊纸条出了家门后,觉得今天晚上出门的村民格外的多。农村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晚上都没有什么人出门。一路不断遇到人打招呼,有的还关切的询问:“毛毛好些了没?”等他到了村口的时候,远远看到很多树上都贴着纸条。他还在疑惑着:“最近这么多小孩子生病吗?”等他走近一看,发现纸条上写的全都是毛毛的名字。材质不同的纸张,各种各样的笔迹。不光村头的大树上贴了一圈,周围的一些小树上也都贴了三张两张的。还有些让家里小孩出来贴的,沿着出村的路,挨着一棵树一棵树的贴了一路。微风拂过,月光如水,画面可谓十分感人。他这才明白过来,原来刚才遇到的村民,是贴完纸条回去的。在整个村庄,全部村民的祈祷下,宋奶奶的小孙子第二天上午就退了烧,下午就欢蹦乱跳的玩耍了。从来没有病程这么短的,大家都啧啧称奇。可惜我们无法复原那天晚上的情景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像电影里拍的那样,众人的精神力量汇聚成一个光柱之类的奇幻景象。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近报则在自己,远报则在儿孙。也许就是这么一个朴素的道理吧。
宋奶奶在村子里经过,遇到她的每个人都主动热情会和她打招呼。再后来她年纪已经很大了,记忆力和眼神都不太好了,已经不能区分和她打招呼的是谁家第几个孩子。但这种发自内心的礼遇,就是花钱也买不到的。现在她已经快一百岁了,除了眼神差点,身体还挺好。最大的孙子还成为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儿孙们也都很孝顺。
除此之外,她就是一个普通的信士,普通的农村老太太,说好听点就是老百姓讲的“有福气”的老太太。她的福气从何而来,值得我们思考和学习。很多人四处打听这样那样的转运方法,风水布局,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有福气的人。切记“欲广福田,须凭心地”,能救人之难,济人之急,悯人之孤,容人之过,就不用刻意的去求。长此以往,自然常有吉神拥护,百福骈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