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道德经》六十四章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极为推崇的处世哲学,此柔弱,并非指力量、智识不如人,反而能够战胜敌人。
《道德经》四十章说:“弱者道之用”,道的作用是柔弱的。比如一棵树和一块石碑,树是柔软的,但天长日久,石碑竟然被树所“吃”掉。“柔弱胜刚强”,意指“居柔守弱”反而符合道的运作规律,反而胜过雄强。
“合抱之木,生于毫未。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里的毫未、累土、足下皆是柔、弱、小,却具有无限发展之前途,但一旦长成合抱之木,累成九层之台,行致千里之远,反而就趋向停滞与消亡了。这是老子的辨证法,强大与弱小不停的发生转换,这个转换的过程尽管是不经意的、渐进的,但是,从弱小趋向于强大是事物发展的规律,你想永远处于毫未、累土、足下的状态也不可能,时间会推着你走。
就像一个婴儿,他总会经历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的发展阶段,你不能说我不愿意老,我干脆永远停留在婴儿阶段得了。但是,虽然身体一天天在成长,过了转折点之后却是一天天衰老。
身体会衰老,但心理却可以停留在婴儿状态。“柔弱胜刚强”,就是告诉你不管外在的境遇如何,不管此生事业或大或小,皆不足道。你的心理都可以很柔软,可以保持宁静、淡然、平和。
“慎终如始,则无败事。”一般的解释认为:事物终了,应抱持事物开始时的谨慎态度,就不会有失败的事了。此言不谬,但此话仍有深意在。前句言之,“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圣人有何可为?有何可执?因有可为之事,可执之物。人之初,有何事可办,有何物可执?时间推移,因应故事,便积有待办之事,钱粮之资,一旦拥有,即是被拥有,你不得不为事之圆满殚精竭虑,钱粮之保有和增殖费心伤神。成就愈大,愈易长虚骄之气。劳神苦思过多,伤身,虚骄之气过盛,易败。所以,“慎终如始”,事物越成功,越要保持无为、无执的心态。
无为是什么状态?首句言之在理,“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安、未兆、脆、微都是事物处于柔、弱、小的状况,但是,由于柔、弱、小,容易造成两种失误。
一是一棒子将其打死,这种简单粗暴的作法看似有效,实则积累矛盾,被打死的柔、弱、小不会消失,它会重新出现,而且力量会越来越强大。
另一种是放任,听之任之。有人认为这就是无为,任其自由发展嘛。但是,这种态度可能会使其生长超出边界,凭借其日益强大的力量视其越界的行为为当然。第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无名之朴,夫亦将不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正。”有道的侯王以无为治世,万物将自我化育。自我化育的时候有私欲澎胀的话,侯王将会教化他,使他恢复没有私欲的纯朴状态。由此可知,对过分的行为还必须因势利导,不使洪水泛滥发生。
无为里有包容的情怀,不会因柔、弱、小而加以凌虐,无为里也有慈爱的情怀,不会因生长中有越界而简单否定。
无为亦有原则,“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从这句话来看,无为至少有三个原则。
第一,“不欲”,没有私欲,“不贵难得之货”,不以外物为累。
第二,“学不学”。圣人学的内容,就是老子的“道”,道幽隐难识,常人所难学,所以圣人习之,以补救众人的过失。
第三,“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帮助万物自由成长,自我作为,自然成就,而不能以已意替万物为也。
由上观之,“柔弱胜刚强”与“无为”实为一意,柔弱胜刚强,顺其自然也,居雄守雌也,居白守辱也,居高如下也,清心寡欲也,见素抱朴也。
柔弱胜刚强,实乃老子处世智慧第一义。
网友评论